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几丈外,一道道绣着龙纹的旗帜以及红罗纱帐随风招摇,数百名銮仪卫护卫着皇上的銮驾朝皇城而去,皇上乘坐的马车由六匹骏马驾驭,车身镶嵌有金银玉器,宝石珍珠,而且车身上还雕刻着只有皇室专用的龙凤图案,无处不彰显皇家的尊贵与气派。在皇上的銮驾后面还跟着两股战战排列整齐,正不急不缓的朝前方驶来。除此之外,那些骑在马背上的年轻公子们,个个皆是锦绣华服,脸上神采飞扬,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十分惹眼。
皇帝的仪仗进城,守城的兵马司指挥使张廷早已派了侍卫去前边开路,以确保不让人惊扰了圣驾。
然而即使是这样,也挡不住有心人的蹲守与算计。
周围围满了围观的百姓,大家都想一睹他们大周帝王的龙颜,看看传闻中的九五至尊是否如众人口中形容的那般威严。
“求皇上为草民做主!”不知是谁在人群中高喊了一声,声音高亢激昂。
原本百姓们看见皇帝的仪仗只敢跟身边的同伴窃窃私语,所以那声音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包括那些坐在马车里的贵人们。
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声音来源的方向,旁边的人纷纷主动向旁边靠去,将那喊话之人暴露在了视野下。
“外头是何人在高声呼喊?”永康帝头一次出行遇到有人求他做主,不由得升起了一丝兴趣。
“奴才过去看看。”永康帝身边侍候的张公公适时回答道。
很快张公公就了解了情况,过来回禀永康帝:”是有一中年男子在前面拦车,想要求陛下给他们做主。”
“可是有什么冤屈?”闻言永康帝来了几分兴致,自太祖皇帝建国至今,大周的律法愈加完善,各地区设有处理案件的知府衙门,他在位的这些年一直励精图治,每年各地方官员呈上的卷宗当中很少见到有冤案发生,更何况这还是在天子脚下的京城。
永康帝首先想到的是,是不是京兆尹王涛办案不力,造成了冤假错案,这才让人在他回宫的路上跑来申冤。
“回陛下,那呼喊之人并非是有冤屈要申,而是与武宣侯府有关。”张公公说这话时脸上露出古怪的神情。
自古以来只听说过有千古奇冤,才会有人敢冒险拦截圣驾,还没见过为这种小事告御状的。要知道,告御状闹不好是有要掉脑袋的风险,没有被逼到那个份上,一般人也不会冒这么大风险告御状,因为这些趁着皇帝出巡机会在道上告御状的人,多半都会被当成是阻拦圣驾的刁民,又或是被冠以行刺者的身份,被御前侍卫驱赶或者是直接就地正法了。
“咦,竟是与子恒有关。”永康帝兴致更浓了几分,吩咐张公公让侍卫将人带到他面前来说话。
那喊着让永康帝做主的人正是李大海,此时的他被那些銮仪卫押着动弹不得,整个人吓得两股颤颤,没了一开始高喊着让皇上给他做主时的魄力。
“皇上,就是此人在人群中大声喧哗。”两名銮仪卫将人带到了永康帝跟前恭敬回禀,转头对着李大海大声呵斥道:“见到皇上还不快跪下!”
“草、草民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李大海闻言浑身打了个激灵,双膝着地重重跪了下来。
“便是你要求朕做主?”永康帝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冷声开口。
李大海偷偷抬头撇了一眼高坐在銮驾上的皇帝,随即又迅速低下头,嗫嚅道:“正是草民。”
李大海只偷偷瞧了一眼,其实并没有看清楚皇帝的模样,只觉得身形高大笔挺,气度高贵,不笑时只有一股威慑的天子之威。
李大海被皇帝盯着,只觉得心下惶惶不安,额头上浸出了豆大汗珠。
“你有何事求朕替你做主,你不必紧张,但说无妨。”永康帝的声音低沉浑厚,富有磁性,在李大海的耳边回响着。
“我要告我那女儿嫌贫爱富,不孝不忠!”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到这一步了,李大海鼓起勇气,终于将话说了出来。
“子女不孝,可到官府衙门去告,衙门会审理此类案件。”永康帝闻言顿了一下,随即幽幽道。
原以为会是什么大事,没想到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案子,若不是张公公说了与武宣侯相关,永康帝都不想再听李大海多说两句。
“草民也想到官府去告,但是我那女儿如今住在武宣侯府,背后有武宣侯撑腰,草民不过一介平民百姓,哪里斗得过他们。”李大海心里虽还打着颤,但是一想到要是能得皇帝做主,日后他们一家不用再辛苦劳作,可以过上吃喝不愁的好日子,他心中一阵火热。
“竟然还有这种事,为人子女孝顺父母长辈乃是天经地义,你女儿这么做的确不对。”永康帝微微点头,似是十分赞同他的话。
闻言李大海心中一喜,觉得皇帝不愧是个好皇帝,十分平和宽厚。
然而下一秒永康帝却是话锋一转,倏而道:“不过凡事不能只听你的一面之词,还要将事情了解清楚,朕方能断绝。”
“这……”李大海想说这有什么好问的,他身为李安安的爹,她不认他是事实,昨日那些围在武宣侯府门前的百姓都看见了,他还能说假话不成,就是借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当着皇上的面胡说啊。
不知为何,李大海心中升起了种不祥的预感,强烈的不安感萦绕心头,令他心神动乱。
有内侍去请了魏崇勋,不到半刻钟的功夫,魏崇勋就过来了。
“参见皇上。”魏崇勋同永康帝行了礼,这才看向跪在前头的李大海,目光深邃,如沉寂千年的潭水,无波无澜。
早在过来前,魏崇勋就已经了解了事情的始末,知晓面前跪着的人正是李安安的父亲李大海。
李大海被对方的目光注视着,身体僵硬的一动也不敢动。
眼前之人便是传说中的武宣侯么?不愧是从尸山血海中走过的武将,通身的气势一点也不输旁边的皇上,对方只冷冷的扫视了一眼,就让他感觉似被一头凶猛的野兽盯着,让人浑身不自在极了。
“侯爷不必多礼。”永康帝看见魏崇勋,神情明显轻快了几分,他指了指李大海道:“这人告到朕的跟前,说他是你府里小妾的父亲,那小妾不认他这个爹,不愿意赡养老人,还说你们武宣侯府包庇那妾室,侯爷可知晓此事?”
“臣这几日不在府中,不知晓发生了何事,不过臣倒是知晓一些内情。”魏崇勋收起了落在李大海身上的打量,这才开口回答了永康帝的问题。
“哦,不知是何内情?”永康帝饶有兴致的看向魏崇勋。
“你说你女儿不认爹娘,不赡养父母,那你可说了是什么缘由?”魏崇勋的目光重新落到了李大海身上,说话的语气平淡,但提出的问题且却无比犀利。
“不论怎样,草民总归还是她爹,就算有些地方做得不对,但父女之间哪有什么隔夜仇。”李大海嗫嚅道。
然而魏崇勋却不是他这么轻易糊弄过去的人,更何况当初李安安来到他身边时,他就已经让魏青去查过李安安的身世,自然就知道了李家人对李安安做过的事,当下也不做任何隐瞒。
“本侯初遇安安时,她正被几人追赶,是本侯从那几人手中救下了她……”魏崇勋一字一句的娓娓道来,字字铿锵有力,让人忍不住想要驻足倾听他说的叙述。
所有人都在认真倾听着,而李大海越听却越是胆颤心惊,他张嘴想说些反驳的话,但对方说的基本都属实,他只得讷讷的说着:“我是她爹!”
他是她爹,他生她养她,她的生命是他赋予她的,只要她身体里流淌着他的鲜血,那她就得认他这个父亲。
李大海在心中默默安慰着自己。
然而魏崇勋似乎猜到了李大海心所想,对着所有人高声说到:“按照我大周律法,一但签了卖身契的,那就与父母亲人无关,而是属于买家的所有物。”
魏青早在知道了李大海的意图,便派人回侯府取了李安安当初的卖身契,听了魏崇勋的话,忙将那卖身契拿了出来,递到了魏崇勋的手上。
当初那个婆子将卖身契交给魏青后,魏青就将其收了起来,原想着交还给李安安的,但是李安安并没有要,说是不能让侯爷白出了那五十两银子,等她日后有了银子,再从他手上将卖身契赎回来。
魏青见她坚持,就将这件事禀告了侯爷,侯爷听说时虽然表情一如往常的平静,但是从他话里看得出来,他对李安安是极为赞赏的。
“是个知恩图报的。”魏崇勋评价了一句,让魏青将李安安的卖身契收了起来。
没想到如今竟然派上了用场。
永康帝也扫了一眼那张卖身契,点了点头道:“这的确是张卖身契。”
魏崇勋将手中的卖身契又还给了魏青,魏青从他手中接过后直接凑到了李大海眼前给他看。
“这上头可是你摁的手印?”
李大海看到这张卖身契,脸色不由得变得难看起来,他怎么忘了还有这东西!
李大海不识字,但却认识上头的那极为显眼的红色手指印,那的确是他亲手摁上去的。
被阻挡在街边的围观百姓离得远看不到那纸上的内容,但他们交谈的声音并不小,且从那跪着之人的神态看,那卖身契想来不会有假。
“唉,这人都卖了,银子也收了,还来寻做什么?”
“若是真心疼爱孩子,就不会将孩子卖掉了!”
大家伙议论纷纷,对李大海的这种行为不敢苟同。
若这事是发生在前朝,或许李安安这种行为会被扣以不孝的罪名,前朝以孝治国,对于不孝之人的刑罚极为严苛,一旦有父母状告子女,不管什么原因,不孝的罪名自是跑不了了。
然而前朝覆灭,那些刑法虽仍沿用,但大部分都有过修改,其中就有这一律法。
为父母不慈,莫怨子不孝!
更何况李大海这样的,将女儿给卖了换银子,跟断绝了父女关系没什么区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