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烟雨??鳎?∮炅ちぁ
行人手撑油纸伞匆匆前行,街边翠绿的柳叶上晶莹的水珠流转,更显葱郁。远处低矮的屋檐下风铃随风呜咽,无不充满了诗情画意。
此时朱雄英正站在坤宁宫的门口,踮起脚尖,略过雨幕向远处眺望着。
“英哥儿,别看了,你爷爷和你爹估摸着中午不来了。快些吃饭吧,吃完睡一会儿,还要进学呢。”马皇后正坐在软榻上做着平安符,这是给儿子朱标做的。看样式和前几日给朱雄英的一模一样,都是一个明黄色的小口袋,上面绣着复杂的纹路。照这样看,里面应该也会放入朱砂或者其他可以辟邪的物件。
回头看了奶奶一眼,下意识的摸了摸胸口,里面贴身的就是头几天从宫外回来后马皇后给的平安符。还特意叮嘱他,一定要贴身佩戴,万不可弄丢了。
“奶奶,这都过了晌午了,爷爷又没派人知应一声,我去寻寻,看看是不是忘了时间了。”
“去寻他们作甚,你啊,赶紧吃饭。你看你弟弟早都吃了,现在都睡着了。”
“听奶奶的,先吃饭。”马皇后慈祥的看着他,眼中是无限柔情,大孙儿从小在她身边长大,可不敢让他饿着。
“不打紧的,我去去就来,正好饭菜也冷了,让人热热,一会儿和爷爷一起吃。”
朱雄英笑嘻嘻的说道,然后又是大喊一声“王喜儿,跟孤去谨身殿!”说完,又是跑过去“吧唧~”在马皇后脸上亲了一口“奶奶,我去了~”撒丫子就向着门口跑去。
“?~你慢点!别着急忙慌的,再摔倒了!”
“知道啦…”随着声音传来,门前已经空无一人,看样子是跑远了。
“你说这孩子,就是急躁。这要他爷爷知道了,又该得意英哥儿和他亲近了。”
“对了,今儿初几了?”
旁边伺候的侍女莺之闻言忙开口笑道,“娘娘,今儿初一呢,黄历写了,今天啊宜出行、迁居、婚嫁、动土、起基、上梁、开张大吉呢。可是顶好的日子哩。”
“日子好甚!要俺说啊,这黄历可算不到今日下雨。这一下雨啊,做啥都不方便,你瞅瞅,这雨又大了。”
果然,随着“轰隆隆~”的一声雷鸣,雨大如豆。
…………
………………
由太监和护卫组成的队伍将一顶软轿护在中间,冒着大雨,正在狭长的甬道中前行。所到之处,水花四溅。只能隐隐听到一阵“快快快,再快些…”的声音传来。
朱雄英的身子随着轿子轻轻摇晃。从他出来以后,这外面的小雨便和瓢泼了一样,是又紧有密。前几日还暑气蒸腾,现如今却是有了几分凉意。也多亏他身子好,否则这天气突变得个风寒也说不定。
队伍速度很快,没多久便来到了谨身殿。不过还未等他下轿,旁边撑伞随行的王喜儿便掀开轿子的侧帘大声禀告“殿下,陛下不在谨身殿,据仪鸾司的护卫说,还在奉天殿。”
“去奉天殿!”
随着侧帘的放下,轿外隐隐传来王喜儿的声音“殿下有旨,前往奉天殿,快些,快些,雨又大了。”抬轿的力士太监不敢怠慢,迈开大步,向前飞奔。所有护卫无人开口,就连踩水声都被这雨所遮掩。
等行至奉天殿,在王喜儿的指挥下,力士将轿子放到了大殿的廊下。原本那些身着铠甲,腰跨长刀,手拿兵器的殿前侍卫还想过来驱赶抓捕。因为轿落殿前,一律被视为藐视皇权!这是大罪!这些“大汉将军”作为陛下的护卫,定拿不饶!不过还未行动,就见那撑伞的太监,拿出一块令牌晃了一晃,他们便停了脚步,继续原地杵立,目不斜视。这太孙落轿,合情合理合法,他们管不着……
朱雄英从轿中走出,狗腿子王喜儿见了连忙将伞撑了过去,丝毫不在意自己整个身子都暴露在雨中。抬头看了一下远处的天空,漆黑如墨,颇有一种压抑的厚重之感。头先因为雨势的缘故,倒也不曾太过注意。
“把伞给孤,你在这里侯着,就在廊下吧。雨太大,别淋着了,如果得了风寒,你就别伺候孤了。”
“谢殿下关心,奴婢遵旨。”
不理会在那感动的狗腿子,伸手接过油纸伞,顺着大殿突出的廊下迈步而行。奉天殿是上早朝的地方,他都很少进。这一直到晌午都不下朝,说明必有大事发生。
行了一会儿,便见奉天殿门口的广场上那些没有资格进殿的低品官员,整齐的在雨中跪着。看官服样式,左边的是文臣,右边的则是武将了。所谓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就是这个规矩了。
和守门的侍卫示意了一下,不顾侍卫的面色纠结,自顾自的将伞收起立在门边,然后小心翼翼的从敞开的殿门一边探头朝里看去。
好家伙,只见殿中,群臣跪倒,就连爷爷下方站在御阶上的老爹,都在那跪着。看样子,这真的是出了大事了!
爷爷冷着脸,坐在龙椅上,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可精神饱满。偶尔眼光流露,锋芒尽显!如今看样子怒气上涌,整个人更如利剑出鞘。
“怎么没人给咱解释!?”
朱元璋从龙椅上站起来,双手叉腰,来回踱步。而后眼神冰冷的看着下面一众大臣,略微停顿一下“还是说,这其实是你们一直在欺骗百姓,轻视于咱!”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那些大臣们以头触地,有胆小的身体更是在微微颤抖。这时左排最前方有人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行礼“陛下!臣有话说。”这人正是文官之首,韩国公李善长!
朱元璋斜撇了他一眼“讲!”
“从我大明开国以来,其实从每个布政使司所管辖的府州县下面的计吏,每年都会手持空白盖印文册来户部核对。”
“这一做法从前元一直延续到今天,户部也只是依照惯例行这便宜之事。不过却是大大方便了我朝的吏治,节约了时间。使朝中与地方之间的运转更为方便快捷。”
“所以臣以为,虽有错,但也有功。为臣,他们私自行事,未禀告皇上。为国,他们在其位,谋其政,使我朝运转更顺畅。请陛下裁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