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皇宋无敌 > 179、宿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司马光既然不可担任青州府尊一职,便只能再次另选他人。

    接着,便是富弼推荐的沈括。

    沈括,字存中,是嘉?八年,也就是公元1063年的进士及第,沈括担任的第一个职务是扬州司理参军,负责一州刑狱,和王韶类同。

    到了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经淮南路转运使张?推荐,沈括才被调入京师,编校昭文馆书籍,参与详订浑天仪,并在闲暇研究天文历法之学。

    按理说,沈括还没有到足以担任一州府尊的资历,可是,富弼仍旧选择推荐了沈括。

    赵曙问道:“那沈括可是有何过人之处,竟然让富卿家你如此推荐?”

    本来,赵曙想着富弼推荐的是晏几道,没想到,富弼竟然推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

    真是……避嫌的好臣子。

    富弼道:“在皇?三年到至和元年,那沈括以父荫入仕,初任海州沭阳县主簿,治理沭水,开发农田,颇有一番政绩。嘉?六年,沈括又主持芜湖万春圩工程,是一个有着真本事之人。”

    “何况,在汴梁臣与那沈括有过一面之缘,看得出来此人颇有真才实学,便推荐了他。”

    哈哈……

    赵曙一乐,富弼推荐人真是别致,一面之缘,凭借先前的政绩,就推荐到了自己面前,胆子也够大的。

    也罢,这个人朕记下了。

    最后,赵曙让欧阳修说出他推荐的是何人。

    欧阳修本来想推荐范纯仁,让他外出历练一番,可是一想不妥,范纯仁不适合去担任青州府尊,倒不是欧阳修有其它心思,而是范纯仁太过刚正,意气用事,欧阳修怕到时候范纯仁做不来。

    “启奏官家,臣推荐苏轼。”欧阳修道。

    苏轼才学自不必说,其父苏洵就是一位传奇人物,其弟苏辙也是才华横溢。

    苏家一家子都是才人,在文学造诣这块牛气的很。

    而且,欧阳修对苏轼的印象一直不错,此子彬彬有礼、谦逊为人,又是一表人才。

    很是让欧阳修喜爱。

    再者一来,现如今,这苏轼就在汴梁城中,可随时出发,亦可让官家喊来考究一番。

    欧阳修也是经过了一番细细的考量才说出苏轼的名字来,不敢胡乱给官家推荐无用之人。

    赵曙静思片刻,目前,也就沈括和苏轼两人适合去担任青州府尊一职,替他去治理好纷乱的青州城。

    可是,赵曙看着富弼和欧阳修,一时间他又不知如何抉择。

    沈括有着政绩,又是进士出身,苏轼也是有着名气之人,在赵曙自己心中也是对其略知一二,想着大用。

    可是,赵曙又不能够直接了当的选择了沈括或者苏轼,不然,定会让其中一位臣子难堪。

    真是令人头疼,看来,赵曙还需再考究一番方可了。

    最终,赵曙没有最终给出答案,而是笑道:“朕晓得了,不过,现在青州城有颍王压着,想必不会再有动荡,这点可以放心。”

    几位相公轻轻点头,关于赵曙为什么突然不说他们推荐之人,他们也会很聪明的不再追问。

    结果,总是会出来的。

    赵曙道:“颍王说此番多亏了那应彦羡,率领一十八骑直接翻盘,击败了数百青州城卫军,可见其战力,远远高于寻常士卒。”

    以一十八骑对阵数百城卫军,单论这份胆量就已经是足够令人惊艳了。

    何况,最终,想那青州城卫军竟然真的被应彦羡率领的一十八骑击败,这多少让赵曙有些心惊。

    到底是城卫军不堪一击?还是边军战力真的如此超人?

    不得而知。

    赵曙心中疑惑此事,有待查明。

    韩琦他们几位也是摇头叹声,这似乎有些不可置信。

    试问,十八个人厉害,还是好几百个人厉害?这个问题,似乎连孩童都能够回答的出来。

    可是,此战事中,那应彦羡的一十八骑却是直接击败了孙觉愈统率的数百城卫军。

    有着颍王书信作证,容不得他们不信。

    真是令人唏嘘。

    韩琦对着赵曙道:“边军战力高于城卫军这一点臣下是明白的,可是,凭借一十八骑就击败了数百城卫军兵士,确实极为的难得。”

    这句话,就相当于韩琦是相信这件事有可能发生的,只是概率极小。

    赵曙看向富弼与欧阳修。

    富弼见过应彦羡那些麾下士卒,个个五大三粗,狂放不羁,依此看来,还真有可能。

    欧阳修笑道:“旁人臣不知道,这应彦羡臣相信他可以做得到。”

    “奥?”赵曙来了兴致,问道:“这是为何?”

    欧阳修道:“古话言:将是兵的胆。应彦羡胆子都大到敢闯汴梁城门了,为什么就不能够相信他可以凭借一十八骑打败青州城城卫军呢。”

    欧阳修又加了一句解释,说:“那孙觉愈是贪官,想必连带着手下兵士也腐败了下去,既然如此,想必青州城卫军早就成了一滩烂泥,不足一战。”

    赵曙点头,表示很认可欧阳修的这个说法。

    经过他们这么一说,赵曙对此事也算是有些大概的了解。

    不过,欧阳修旧事重提,说应彦羡带人闯了汴梁城门一事,这是在怪自己袒护了他吗?

    赵曙苦笑。

    可是,就算如此,那应彦羡他也保了。

    因为,赵曙看得出来,从应彦羡踏入朝堂的那一刻起,他就是孤臣。

    素来,哪个皇帝不喜爱这样的孤臣?

    不结党,不营私,见着贪官、昏官上去就是一阵啃咬。

    不消说,这样的人到了哪里都是一个不招人待见之人。

    那么,身为大宋朝皇帝的赵曙就更要护着,让应彦羡感受到皇恩浩荡。

    应彦羡懂得为臣之道,赵曙也不会负了他,给他最大的信任。

    这次青州动乱,应彦羡救下了赵曙的皇长子,这难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赵曙保了应彦羡一次,应彦羡救了顼儿一命。

    心中这般想着的赵曙越来越是相信这就是天意的安排了。

    “好了,好了。”赵曙对着韩琦他们道,“此事既然已经发生了,不管应彦羡的胆子是有多大,只要是忠臣、直臣,这就足够了。”

    听到赵曙这话,韩琦、富弼、欧阳修他们几个对望一眼,苦笑。

    看得出来,官家对应彦羡的态度极为宽容,这是喜爱之色溢于言表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