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皇宋无敌 > 275、论辩的本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人师表,当做人问心无愧,做事无愧于心。

    夫子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带路人。

    应彦羡的话就好像一盏指明灯,点亮了曾谙心头那片曾经的黑暗之处。

    是呀,是自己执拗了。

    这一生,活的太累,心中背负的太多。

    何不让,自己……放下,试着放下一切心中负累,轻松而活。

    这般,自己才能够在学术上更进一步,在为人处世上更潇洒活脱,在这辈子中才会有更少的遗憾。

    曾谙心中想起了林华,这孩子很聪明,只是过于贪玩,却被自己戒尺打了一遭一遭又一遭。

    付新新,虽然有些愚笨,可是,胜在人学,家境不好,为人有些内向,可,自己却从不曾多看过这孩子一眼。

    刘大志,为人憨厚老实,一身的力气,自己还曾说过若学的不好,那就去当兵打仗杀敌。

    这天下,哪里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夫子。

    曾谙的眼前掠过一个个曾经的学生,他们的笑意,他们的身影,他们的面庞。

    足够了。

    曾谙心中终于放下了那些所谓的施教,所谓的荣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皂Z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曾谙在论辩台上读起了屈原的辞赋。

    众人不明所以然,不知为何曾谙突然诵此何如。

    只不过,到了最后,曾谙对着应彦羡一拜,彻底将众人看呆。

    “老夫,认输。”曾谙如是道。

    “啊……”

    满场尽皆不明,为何,为何好端端就认输了呢。

    这这……这不应该呀。

    有人熟知曾谙,知道这是一个固执的老头,严厉的老头。

    被曾谙教过的学生也都木然,今日的夫子,似乎,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身上,身上没了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好似,好似更加亲近了些。

    不知为何,他们更喜欢现在的夫子。

    “这,搞不懂,老夫子明明不占下风,为何就无故认输呢?”

    “这一波操作,不知应彦羡如何做到的,能够让一位资深老夫子就这般当众认输?”

    真是神奇的一幕。

    “兄台,你可知屈原大家的这首辞赋的原意?”

    有人试图从方才曾谙念出的辞赋中找出真正的缘由来。

    可惜,他们注定看不透曾谙内心的最深处。

    “这场论辩,某却是没有看懂,却又有些看懂了。”

    “是吗?某也觉得如此。”

    “同道中人,同道中人,某亦然如此。”

    …………

    应彦羡知道,曾谙不是在向自己认输,而是在向他的过往告别。

    曾谙,他本身是一个万分坚韧之辈,只是,不知受过何等挫折或者刺激,终身不举。

    或许是应彦羡的某句话打动了他,让他甘愿退出这场论辩。

    其实,论辩论的是学识,也不是。

    为何?

    仔细想想,论的却是人,是人本身。

    如果认清了这个本质,便会明白清楚了论辩的真正含义所在。

    这是一种学术上的碰撞,可以激发出新的火花。

    晏几道从这几日的论辩中得到不少感悟,从而令自己的学识大为精进。

    范纯仁也是同样如此,因为一首父亲范仲淹的岳阳楼赋而深有感慨。

    苏辙,明白了自身不足,日后定当加以改进。

    欧阳修,则是见证了一帮后生晚辈的成长之路,心有欣慰。

    蔡京在论辩中打出了名气,沈括在论辩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同时,亦在官家赵曙心中留有位置。

    一场场论辩,论的便是他们本身,没了他们,便会没了这些论辩。

    自然,京师百姓也就没了热闹可看。

    可是,与此同时,没了这种激情,大宋的文学也就没了如日耀天的那种震撼。

    正是因为如此,大宋才在历史中如此耀眼。

    来到大宋朝,便得要论一论他的文学史。

    听罢了曾谙的这个认输的话,应彦羡却是笑道:“每日三省吾身,可以为师亦。”

    “老夫子,你,得道了,晚辈贺喜老夫子。”

    曾谙摇头,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放下心中执拗,以往,老夫过于看重名利,今后,将会辞去山垒学院讲座一席,游学天下。”

    曾谙此语一出,满场尽皆哗然,这是怎地了?怎么好端端的,曾谙就突然要辞去山垒书院首席讲座一席呢?

    这无疑,是让人震惊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这是曾谙的选择,相信他自己不会后悔。

    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一次升华,只是,我们本身并没有过多的刻意感受到。

    当你三十岁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你的前半辈子,会忽然发觉,有些可笑,有些可怜,有些可悲,又有些可爱。

    孩童时候的不知世事,少年时候的无忧无虑,青年时候的雄心壮志。

    到头来,岁月磨平了大部分心志。

    而唯有少数人才依旧能够拥有那份最初的坚持。

    一个年龄段做一个年龄段的事情,不丢人。

    而今,曾谙悟透了更多人生,心中放下了更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将会是他最好的选择。

    当我们看着花甲老者坐看夕阳的时候,请记得,那是他们在看他们逝去的时光。

    应彦羡道:“老夫子,不如,在京师开坛讲座何如?”

    曾谙缺的不是学识,是人生的宽度,而今,他已经扩宽了自己的人生宽度。

    曾谙惊讶,这个主意倒是说到了他的心头上。

    “京师,如此圣土,老夫,就不沾辱了。”曾谙道。

    曾谙的意思大抵是,老夫讲的都是一些俗学,登不了大雅之堂。

    应彦羡笑道:“老夫子说笑了,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状元,就算屠夫也不是人人都能够干的来的。”

    曾谙问道:“莫非,你是在比喻你自己吗?”

    应彦羡哈哈大笑。

    这番谈话却是让所有人都懵逼了,前一刻火药味十足,论的你死我活,怎么,到了此刻,就谈笑起风生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