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大唐从一无所有开始 > 第十一章 开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姑娘,我不是。。。。。。”

    杨同解释的话还没说完,旁边那位满脸横肉丫鬟咬牙切齿的说道:“流氓就是流氓,怎么解释都改不了你的本色。”

    “额。。。。。。”,杨同把说到一半的话吞了回去。“那姑娘你看,伤你不需要在下负责,在下还有什么可以效劳的?”杨同虚心请教:“要不在下就此消失,如何?”

    “公子就这么一走了之,不合适吧?”一个长相俏丽的丫鬟向前一步后说道。

    “在下可以为小姐做点什么?”杨同想赶快结束这件事,被一群女人一口一个登徒子,流氓叫着,谁都会不舒服。

    五小姐已经不再哭泣,只是脸上泪痕未干,不停忽闪着大眼睛看着杨同,让人觉得楚楚可怜。

    她怯生生地说道:“公子可否帮在下一个忙?”

    “姑娘请说”,杨同痛快答应。

    五小姐眼珠一转,破涕为笑道:“暂时还没想到,欠着吧”。说罢在丫鬟的搀扶下转身离开。

    “哎哎。。。。。”,杨同喊了两声:“欠着是从何说起啊?”

    小姑娘脚步不停,只是伸出右手在头顶挥了一挥。

    杨同心下无语,抬头再看对面的石桥,白衣似雪的女子已然是香踪渺然。他只好转身下桥。

    不多时,王维便从去路返回:“剑心阁的负责人答应了我们的请求,我们可以走了”。

    杨同疑惑的道:“剑心阁的负责人到底是谁,不是说要见在下以后才做决定吗?”

    王维神秘的一笑,讳莫如深:“你不是见过了吗?”。

    杨同皱眉,心说难道是桥顶那位白裘女子?

    观山别院,朱楼。

    宋若莘和被杨同撞倒的宋若荀并立栏杆,看着杨同和王维离开。

    宋若莘用青葱般的手指一点宋若荀额头,嗔怪道:“你就是个爱闹的”。

    宋若荀鼓起香腮嘻嘻笑道:“此人倒是傻得可爱,就是长相有碍观瞻,配不上姐姐的花容月貌”。

    宋若莘无奈摇头道:“在你这里有几个不是傻的?再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人人比比皆是。”

    “哎呦,姐姐怎知他不是败絮其中呢?”

    宋若莘闭上眼睛,陷入了回忆,嘴角不自觉的微微上翘:“你没见过他雄姿英发的样子!”

    王维刚回到府中,就收到杨国忠两日后的杨府晚宴请柬。

    被邀者是金殿奏对的李白、王维二人,让人意外的是还加上了启元子这个药王谷大弟子。

    杨同不再被邀之列,因为没人知道他这个幕后指使者。

    这也正合他意,低调点是没有坏处的,免得惹人怀疑。而且什么晚宴都是王公贵族间的游戏,自己不如花点时间多练习功法,学字读书。

    两日后,李白、王维、启元子三人‘欣然前往’。

    席间李白自然是把幽州之行添油加醋的介绍一遍,还是大赞安禄山治理有方。

    杨国忠表现出极深的城府,对李白的言语不置可否,只是详细盘问了那座生祠的所在位置。

    李白‘知无不言’,自然是宾主尽欢。

    自此以后,杨国忠一方以及不满李林甫安禄山作为的各路王公大臣,都对李白邀约不断。

    不管是哪方势力,李白都欣然应允,每次赴宴仍是大加吹捧安禄山的丰功伟绩。

    时间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

    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占地47平方公里,由外郭城、皇城、宫城以及东城、含嘉仓城、圆璧城和曜仪城等小城构成。

    全城共有109个坊里和三个互市。

    它南对伊阙,北依邙山,东逾?e河,西临涧水,洛水贯穿其间。

    又北有永济渠直达涿郡,南有通济渠连同余杭,实是沟通南北的水陆要冲,天下物资汇集之所。

    上东门内北市,商人聚集区。

    多数河东道,河北道来往的来商人进到洛阳城后,都会选择在此处落脚。他们除了在这里交易外,还在这里互换南北消息。

    可谓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芙蓉楼,北市内最大的酒店。

    芙蓉楼共有上中下三层的建筑。

    下层招待的是各类来往的行脚客商,中层招待的是豪绅巨富。上层位置优越,可以俯瞰几个坊市之外的洛水浮桥,非高官巨商不得进入,且需提前一个月预定。

    正值午时,是中食的档口,下层大厅内食客人众。

    靠街面一张桌子上,几位刚从河北道返回的行脚商人围坐桌旁。桌上刚刚上好了几碟卤肉,三五个炒菜,一壶米酒。

    靠窗的一位男子转了转僵硬的脖子,倒上一杯米酒喝一口,满是回味的咂咂嘴:“诸位仁兄可能还不知道,在下这次去幽州可是连见怪相。“

    “哦?老兄讲讲看。”对面的男子夹了一口牛肉送入嘴中,边嚼边说。

    “嘿,这个你们肯定没见过”,男子又吸一口酒,才抬手擦干酒渍道:“我幽州军士个个身高九尺,人面兽体,力大无穷。碗口粗的柳树说拔就拔,三百石的强弓说拉开就拉开,毫不含糊!”

    “嘶”,在座几人倒吸一口凉气:“真有这么厉害?”

    “在下卖给他们羊皮时亲眼所见,绝无虚言”。

    “哼,这算什么”,另有人不屑道:“范阳守军排起阵势来,遮天蔽日。马匹排一眼望不到边,粮草堆积如山。更有‘安史’二圣亲自坐镇指挥,我要是敌人绝对不敢来犯”。

    一人咋舌,手指上天道:“敢称‘圣’的不就只有那么一位吗?他们二人这可是忤逆的大罪,想造反了不成?”

    “就是就是,谁敢称‘圣’,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几个人都不太相信。

    右侧一人冷笑一声,摇摇手指头道:“据可靠消息,安史二人已经做好准备,在年底起兵吞并天下,所以称‘圣’什么的他们自然毫无顾忌。在下为避兵祸,已经准备举家南迁。”

    “消息可靠?”关系到身家性命,每个人都很紧张。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一个面目清秀的文士人从邻桌走上前来,想必是听到了几人的谈话。

    “兄台,此话怎么讲?”一众商人问道。

    “在下可以透露个不传之密给诸位,诸位可否给在下保守秘密?”。

    “那是自然”。

    “那是自然”。

    “谁要是说出去了,天打雷劈”,几人练练发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