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大唐从一无所有开始 > 第二十章 试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牛车猛然一晃停下来。

    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传进杨同耳朵,紧接着是一个略有苍老的男声:“家主要不要告假休息一段时间,再这样下去您身体会熬不住!”

    “哎,现在这种形势。。。。。。”,话音未落,又是一阵似乎连心肝都要吐出来咳嗽。

    “那个少年查得如何,牛仙客可有进展?”

    听到少年二字,杨同身体猛地一震清醒过来,耳中声音也随之消失。

    杨同再次闭上眼睛,努力复现自己刚才状态。但是不管如何努力,耳边却只余李白王维的轻声细语。

    车夫吆喝一声,牛车再震,车轮滚动。

    他睁开眼睛,掀开车窗侧帘向外望去。灞桥附近,四野无人,天地间银装素裹。

    看来王维的座驾果然不负牛车之名,慢的令人发指。

    雪地上马蹄纷乱,两条极宽车辙弯弯延延,四个护卫骑健马跟在一车之后。此车厢木制黑红,四悬布幔,幔角还挂着很多饰物。

    杨同缩头回来:“给事中可知外面是谁人车架?”

    王维斜一眼杨同:“你平时唤我大兄什么?”

    “启老!”杨同道。

    “那以后就叫我王老吧,‘给事中’这般称呼不觉得别扭吗?”

    老王,杨同嘿嘿贼笑,然后又道:“王老可知外面是谁人车架?”

    王维不答反问,只是声音略大:“刚刚是谁车架?”

    外面声音传来:“报家主,厌翟六乘前后七卫,该是右相车马。”

    李白目光变历,一声冷哼:“厌翟六乘,皇后车架。真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王维摇头道:“此前更甚,自侍御史杨国忠参奏过他一次后,已经收敛许多。”

    杨同心中慨叹,果然是千古第一权相,现在这排场已经大得不行,可以想象全盛时期李林甫是怎样一番情景。

    杨同心中一动问道:“李右相是不是有什么陈年旧疾?”

    “肺痨,世人皆知”,李白继续冷笑道。

    杨同倒吸一口凉气,肺痨这种病在古代基本上就是绝症,一旦沾染上身,只能舒缓而无法治愈,基本上就宣判一个人死刑。

    听李林甫这惊天动地咳嗽声,说是病入膏肓应该毫不为过,不过具体病情如何,还是要问问启老才行。

    ‘咦‘,杨同发现一个问题,一早晨怎么就不见启元子:“李兄,启老他去哪里?”

    李白道:“启老一早回药王谷长安分堂,稍后该是会自行赶来。”

    杨同突然想起一个更严重问题:“我们三人这是去哪里?”

    “观山别院”,王维说道。

    休沐日去别院,这是王维惯例,京城内众人皆知。

    杨同住进王维府邸快两月,这已经是第二次随王维去别院。

    牛车摇晃前进,只留身后一路车辙。

    杨同依旧靠在车厢内,听着外面车轮轧过积雪的渣渣声思前想后。

    李林甫口中少年到底是谁?牛仙客难道是在调查自己?怎么样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试探自己呢?

    吱钮,牛车停住,杨同回过神来,发现王维早就收起桌面上一干用具酒食。

    李白掀开帘栊,走下牛车。

    车停在别院门前,别院中门打开,青石板地面上积雪已被扫尽,门两侧五对仆役垂手而立。

    侧门走出几人,解下缰绳套引,牵了青牛去院内喂食休息。

    杨同暗忖,这阵仗不用猜也知道是为等人,只是到底是谁会让王维如此重视呢?

    “李兄,今天难道是有什么重要客人?”

    李白撇了一眼杨同,缓缓道:“王摩诘每年两次在观山别院举办诗友聚会,期间广邀京城名士,已经是十年来故历。”

    杨同道:“那岂不是会有很多人来赴会?”

    李白微微一笑道:“除被邀之人,其他盛名在外的天下名士也可前来。

    但如非被邀,天下名士大多自重身份,不会前来。

    稍差些的则是怕自取其辱,不敢赴会。

    所以与会者每年不会超过二十,而且必是文采风流之辈。”

    杨同心中了然,旋即又有些尴尬,他可不会写什么诗词:“嘿,嘿,那依在下这种身份和文采,是不是不太适合参加这种高规格的会议?”

    “身份和文采?”李白瞪了一眼杨同,继续撇嘴:“你有身份地位吗?”

    杨同摇头。

    “你是文采风流吗?”

    杨同默然摇头。

    “坐在旁边旁听总会吧,又不要你作诗,担心个什么劲?”

    “这”,杨同一阵无语,原来王维和李白意思是家里大人出门,顺道带孩子见见世面。他走出门房,默默无言泪两行,我不会文采风流,但迎风流泪还是会吧!

    时辰尚早,并没有客人前来。王维找来钱管家和几个仆役吩咐诸项事宜,然后和李白、杨同一起在门房内等候。

    枯等半个时辰,门外终于马蹄声响。

    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是殿中侍御史杜鸿渐。

    不待马匹停稳,杜鸿渐就一跃下马,把缰绳丢给仆役,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门前。

    王维哈哈大笑着迎上去:“依照惯例,果然还是杜兄拔得头筹。”

    杜鸿渐也笑道:“摩诘今年请柬晚到两日,等的为兄我实在是心焦难耐。”

    接着他眼睛一亮道:“哈哈,太白兄。你我最近一次探讨诗词还是在五年前,一别经年,太白兄风采更胜往昔,可喜可贺。”

    接着他凑到李白耳边说:“尤其是市面上那首《幽州胡马客歌》最是精彩!”

    李白也哈哈笑道:“杜御史也是风姿不减当年。”

    杜鸿渐笑声愈加响亮:“今日大雪,在下于家中赋诗一首,请太白兄指点一二,如何?”

    “哦?鸿渐兄有佳作问世,在下自然要拜读,那我们走。”

    “请”。

    “请”。

    二人相携从王维和杨同之间走过,脚步迅疾,恍若无人。

    王维看着傻愣愣站在那里杨同道:“杜鸿渐向来就是这个心直口快的性子,杨公子切勿见怪。”

    杨同不是介意,只是第一次见到对诗词如此痴迷之人,甚是惊奇。

    马蹄声又响,大路尽头走来一匹瘦马。马鞍上端坐一人,面容方正,身形高祈,一身浆洗过度的白衣已经略有泛黄。

    一人一马来到别院门前,来人踩蹬下马,迈着方步缓缓向二人走来。

    王维远远抱拳施礼道:“崔据崔兄大驾光临,在下深感荣幸。”

    水部员外郎崔据还礼道:“王兄客气,能收到王兄请柬,荣幸之至。”

    二人一阵寒暄,王维又给杨同和崔据互相作介绍,就着仆役引着崔据入内而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