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大唐从一无所有开始 > 第二十三章 以诗会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充满正义感的围观人群实在是看不下去,几个人站在五小姐面前挡住去路。

    “五小姐伤人一走之不妥吧?”

    “有药王谷神医帮忙自然不需要五小姐救治!”

    “答应个小小要求应该不过分吧!”

    “不过分,不过分,不答应才过分呢!”

    五小姐突然一笑莞尔,如百花怒放。她对挡在自己前面的人道:“诸位教训是,伤人必须要负责,而且要负责到底。”

    她转身对杨同万福一礼,弯腰凑到杨同眼前,表情霎那间变得阴森,口中桀桀,声音空洞:“那小女子就答应杨公子一个条件吧,如何?”

    说罢也不等杨同回答,再次对围观的人群嫣然一笑,纵身后跃,就那么倒退着从众人头顶飞过,如乳燕穿林般滑向岔路尽头,消失无踪。

    宋若荀纵身跃上观山别院内一座二层朱楼,对正斜倚在栏杆上笑吟吟看着的她宋若莘娇嗔道:“姐姐,你能不能管管你家男人?”

    本在微笑宋若莘即羞且怒,她愤然抓住宋若荀左手,口中轻啐:“你个不知羞的臭丫头,看姐姐怎么收拾你!”说罢如青葱般的右手就伸往宋若荀腋下。

    宋若荀不甘示弱,绝地反击。

    两人顿时扭作一团,银铃般笑声在朱楼里不停回荡。

    杨同被宋若荀凶历的表情看的头皮发麻,又想及她的身手,顿时感觉自己朝不保夕:“我们是不是有点过分?”

    启元子白一眼杨同道:“是你有点过分,和老朽无关。”

    杨同讪讪得道:“嘿,五小姐有几品身手?”

    启元子:“七品以上。”

    这小姑娘才多大就有七品以上的伸手?杨同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从地上一跃而起,似乎完全忘记了身体的疼痛。

    “启老能否从五小姐的身手看出她的出身门派?”杨同道。

    启元子未及答话,王维声音已经响起:“剑心阁长安主事,宋庭芬五子,宋若荀!”

    杨同身体猛地一颤,脸色就像一个苦瓜,心叫救命。

    两军对垒他不怕,决战沙场也没有问题,但现在对着这么一个对自己有过巨大帮助的五小姐,又是宋庭芬的女儿,自己怎么样都不能狠心下杀手,真的争斗起来肯定是自己吃亏。

    杨同一转头就想逃之夭夭,三十六计走为上。

    启元子伸出右手,驾着不情不愿的杨同一路前行。

    左转,右转,再绕过一座山丘,来到一座造型古朴的建筑门口。

    青瓦灰面,木暗漆红。

    阶上大理石颜色深浅不一,不知道经过无数人踩踏。

    扶手石栏黄白分明,昭示着日月在它上面留下痕迹。

    一砖一石,一梁一柱,都透漏着时间沧桑。

    门前豪刻十个古体篆书,‘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门顶悬一匾额,上书‘观心’。

    徐峤轻颂三遍,口中轻叹“好文,好诗,好境”。

    王维眼睛一亮“徐兄此话何解?”

    徐峤傲然道:“看似闲淡,实为修身修心无上妙法。如得自在,需直观本心。徐某佩服。”

    杨同暗自凛然,看来大反派李林甫手下也不全是草包,今天自己还需要多加小心。

    王维道:“徐兄请入阁。”

    阁内十几个人正三三两两轻声细语。

    王维自去主位,杨同和启元子坐到右侧一排末尾,果然是旁听的位置。

    徐峤和吉温因为临时前来,也只能坐在左侧末尾,正好与杨同面对面。他二人与在座诸位都是同殿为臣,自有一番寒暄。

    王维把启元子给所有人做介绍。

    在座众人对药王谷启元子大名早就如雷贯耳,纷纷问候。

    杜鸿渐终于注意到坐在末尾的杨同,好奇道:“诗会已经几年没来过年轻俊彦,摩诘是否该把这位年轻人着重作下介绍。”

    李白含笑起身,来到杨同身前:“杨同,四方游学,增广见闻。下进京途中偶然结识,望日后诸位多多提携。”

    “原来是李太白至交好友,我等自不会亏待这个晚辈。”

    杨同施礼道:“晚辈初学后进,能参与诸位前辈聚会实感荣幸之至。日后有机会定向诸位前辈多多请益。”

    对面徐峤朗声说道:“***是谪仙李太白的朋友,想必在诗文一途颇有造诣。此时此地是诗文大家聚会,不知杨公子有否诗文佳作一悦耳目,在座诸位也可给***指点一二,如何?”

    杨同心思电转,已有定计。反正自己早就想要给敌人一个试探自己的机会,现在正好顺水推舟。

    还好这不是现场斟词酌句,如果只是背一首诗,他相信自己还是没什么问题。

    《唐诗三百首》吗,他自问还是可以背上那么几首。

    杨同一改往日的谨慎沉稳,身躯一挺傲然道:“晚辈几日前刚好得一五言绝句,还请诸位前辈品鉴,如何?”

    杜鸿渐最是快人快语,他鼓掌道:“好,难得有年轻人肯拔此头筹,我等洗耳恭听。”

    李白和启元子对望一眼,忍不住眼中惊异。和杨同相处这么久,他二人可是从来没听杨同说过他还会作诗。

    而且几人前几日一直在和哥舒翰、李光弼商量对策,哪有什么机会时间。

    虽然不知道杨同要怎么应付,李白还是摆开文房四宝,等杨同开口。

    众人本来觉得杨同一个无名无份的小子,文采再好也不可能超过他们这些苦研几十年的诗坛大家。现在见到李太白这架势,他们不由得倒吸几口凉气:“太白兄竟然要亲自为此子誊写诗稿?”

    能让李白替他誊写,除当今圣人,杨同可算第二。杨贵妃不行,高力士也不行,其他众人也绝对没这个荣幸。

    李白面露笑容,从容道:“无妨,无妨,后进晚辈,自然需要多多提携。”其实他们哪知道,李白心中正苦笑练练,要是让杨同把字写出来,自己这老脸干脆就别要了。

    杨同也知道李白的深意,他轻咳一声,暗道得罪:“诗题为‘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李白笔走龙蛇,他一手隶书,二十二个大字跃然纸上。

    在座众人虽是专攻诗文,但手底下工夫比那些书法大家也就稍显逊色。此时见到李白手书,都是轰然喝彩。

    仆人上前,等字迹阴干后,把它挂在木架之上,放在厅堂正中,以供众人品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