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大唐从一无所有开始 > 第三十一章 进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白走进厨房,发现启元子正在熬粥。

    此时其他房间的门相继打开,其余四人也抽着鼻子走了出来,显然也是被这阵小米粥的清香勾引。

    一连吃三天硬邦邦的干粮,在这危机四伏的早晨,能有一小米粥喝,确实是一大幸事。

    高适十分好奇:“启老,你这米从何而来?”

    启元子抬手指了指厨房右侧的一个米缸,然后继续搅拌米粥。

    高适掀开沉重的木制缸盖,发现底下竟然还有一层密封用的厚帆布。再撩开厚重的帆布,才看到米缸底部竟然有一层保存完好的小米。

    高适眉头紧皱,盖好密封布和盖板,陷入沉思。

    李白走到高适面前,沉声道:“这里家具摆设一应俱全,庭院积灰不厚,房中还有未叠好的被褥,缸中还有剩余的小米。

    显而易见,庙主人离开不久,只是走得略显匆忙。

    但是庙中没有打斗的痕迹,也没有遭到任何破坏,那么主人为什么离开就十分值得深思。”

    高适道:“李太白所言极是,所以我们的上上之策是吃完早饭该立刻远离。”

    李白点头称是:“休息了一整晚,被甩掉的尾巴想必已经跟上来了,我们还是快些启程为好。”

    这时,启元子拿起粥勺,梆梆梆敲了几下锅沿,然后指着几人说道:“来来来,每人一大碗。

    诸位将军饱餐战饭,今日我们定要闹他个天翻地覆。”

    几人不禁莞尔,没想到启老人家还擅长苦中作乐。

    每人一大碗小米粥吃的额头见汗,然后收拾行囊,掩埋痕迹,再次踏上征程。

    一个时辰之后,小庙内出现七八条黑衣人影,一顿翻找查验后,其中一人说道:“飞鸽传书将军,李白出现在莫州。”

    此人又沉吟了一下说道:“通知平原郡一干人等向莫州收网,这次一定要擒住李白。”

    接着几人一跃而起,向着李白等人前进的方向追去。

    长安国子监。

    王维对于组织个书画诗文大会可是驾轻就熟。宋若莘当天同意后,他便着手准备。按照李三郎的意思,这次论语讲学大会自然是场面越大越好,人员越多越好。

    有李三郎撑腰,只要不涉及到自己核心利益,各级官署都是异常合作。王维自然不会客气,混迹官场几十载,有风使尽舵的手腕他还是有的。

    昭告天下,遴选人员,准备后勤,搭建讲台。。。。。。王维忙得不亦乐乎。

    宋若莘自然不需要参与其中,她正拿着一本论语,泡上一杯花茶,临窗细读。只是她的眉宇间似乎有一些解不开的愁绪。

    宋若荀不告而别已经很多天,也不知到了那里?

    剑心阁有没有杨同的消息呢?

    杨同身躯一震醒了过来,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发生这个情况。

    对面床上的公输靖依旧是鼾声如雷。

    杨同自知不可能睡得安稳,子时到卯时这四个时辰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他总是不由自主的去思考,去分析。

    史思明为什么在深夜带一个女人进入仓库,难道仓库内可以金屋藏娇?不禁邪恶的想到。

    接着他自己都是不自觉地摇摇头,这是无稽之谈,中使就在幽州巡视,李白在四处挑事,现在最要紧的是对付这两批人,谁还有精力做那些事。

    再说史思明和那个女子的对话明显就带有上下级的语气,应该不会是什么‘金屋藏娇’。

    那么这个女人会是谁?

    跟在史思明旁边,举动异常的护卫又是谁?

    灵犬去了哪里?

    杨同一阵头大,这些事情他没有一点头绪。

    唯一的收获就是绿依也就是风吟的出现,解开了他心中另外一个疑问。

    风吟曾按照自己的吩咐给李白清理伤口,还单独照顾过李白一段时间,李白身上没有账簿一事她自然是一清二楚。

    同时她在张府内进出自由,对府内布置一清二楚。

    所以账簿之事泄露,刺客诸般针对性布置,有九成几率是风吟在给他们通风报信。

    杨同一想到风吟就更加头疼,虽然知道了安禄山凭什么判断账簿不在李白身上的原因,可是也带来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风吟为什么潜伏在张府,而且一潜伏就是五年,她是为了窥探自己吗?自己这浑浑噩噩的状态该是没什么好窥探的吧?

    难道是为了监视张家主?这倒是有些可能。

    营长外一阵嘈杂声打断了杨同的思绪,这时守门的将士们在换防。

    时间该是已近午时,按照李光弼的吩咐,他和公输靖要在午时过后去城内上差,此时再不起就有些赶之不及。

    杨同起床,叫醒公输靖,饭食也来不及进,匆匆赶往中使驻地。

    中使一行到达幽州已经有半月。

    六部,司农司,太府寺,太仆寺的官员皆有回报,安禄山辖下三镇账目清楚明了,未发现违反法纪,贿赂贪墨的情况。

    幽州附近郊县皆顺应农时,幽州北仓粮秣丰厚,牛马蓄养得法,百姓也对安禄山赞不绝口。

    只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宅院面积甚大,车多一马,略显违制。

    李光弼在查验城防,兵马,人员配置之时,发现有相当大的出入。时安禄山手下三镇上报兵员共一十九万。但三镇消耗的银钱粮草甲胄兵器数量,足够养得起再多五万兵马。

    而今边境绥靖,大唐北方诸族均与我朝结盟,互通经济。四坐雄兵城防御边患固然是绝佳,只是在这种情况下略显多余。

    且如有敌人占领此时座城池,扼守要地与唐*军对抗,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时想凭借上面的几个问题撼动一方大员还远远不够。

    辅?琳每次听到众人的汇报都是目光闪闪,但是却从不置评,只是命内侍对以上问题祥加记录,妥善保存。

    负责辅?琳日常起居的是内侍张威,他从天宝一载就跟在辅?琳身边伺候,对辅?琳的习惯知之甚详。

    今日辅?琳心情似乎不大好,早上起来还对几个小太监发了脾气,现在正独自在房间内休息,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张威端着一碗银耳莲子羹小心翼翼地走向辅?琳房间,羹汤里面还加了一些百合莲子,最是养气安神,这几天主子火气有点大,不清一清恐怕会伤及身体。

    他知道辅?琳不喜苦食,还特意多放了些红枣,这样才容易下口。

    走近房门,门内似有谈话声,声音很轻。

    张威眼珠一转止住脚步,端着羹汤原路走出院落。

    吩咐护卫看紧辅?琳居所,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靠近。自己则是坐在门房里,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手中的银耳莲子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