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秀才造反,从诛杀恶吏开始 > 第二十四章 归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蒙蒙亮,大地依旧被黑暗笼罩。

    寒风从东卤池吹过,让人觉得很冷。

    “哈哈!额们这次算是他娘的发财了!”

    马铁山爽朗的笑声,回荡开来,“卤盐抢了2万多斤,粮食也抢了不少,额们来东卤池服徭役,算是没有白来啊!”

    篝火熊熊燃烧。

    在火光的照耀下,聚在一起的众人,疲倦沧桑的面庞流露出喜悦。

    “这么多的卤盐和粮食,倘若全都能卖出去的话,可以换多少银子啊。”马跃兴奋的搓搓手,“小秀才,你见多识广,帮额们算算这笔账吧。”

    一道道目光看向萧靖生。

    “今年西安府治下盐价,是1斤盐能卖银两分,实兑京钱16文,实兑皮钱20文。”迎着众人的注视,萧靖生不急不躁道:“倘若按照2万斤进行换算,能够卖银400两,至于粮食就更贵了。”

    此言一出,让众人兴奋起来。

    “天啊,居然能卖400两银子,这能买多少亩地啊。”

    “是400多两银子!额们抢的卤盐是2万多斤。”

    “这要是分银的话,每个人至少能分五六两啊!”

    “这次真他娘的发财了!”

    明末时期的白银购买力,相较于明初时削减很多,站在历史的维度去看,明朝凭借着热销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间,或通过官贸,或通过走私,使得海外流通进大明很多白银。

    这个具体的数额究竟是多少,没有人能够说得准,毕竟缺少的史料太多,没有有力的佐证。

    不过1亿两白银,是最保守的数额,一些专家学者预估的份额,还有2亿两,甚至3亿两。

    从海外累世流通进来的白银,明廷获取到的份额其实很少,毕竟大明在多数时期,定下的是闭关锁国的海禁制度。

    其实真正的大头,是让江南诸省的海商群体,通过秘密的走私海贸赚取,然后再通过土地兼并、权钱交易等等,使得这批流通进来的白银,多数被各地的权贵、士绅、地主、商贾等群体持有,并没有在大明民间大规模进行流通。

    把白银窖藏起来,这在大明是很普遍的现象。

    明朝一波三折的海禁制度,每逢明廷官面要开海时,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众多江南籍的官员,都会拿祖制礼法上疏规谏,请求停止开海,归根到底啊,这背后都是利益使然啊。

    毕竟谁能掌握住对外海贸,谁就能掌握大批白银,站在国朝的层面,这是最稳健的铸币税啊!

    都言大明实亡于万历朝。

    不过在萧靖生的眼里啊,大明其实是灭亡于财政钱荒,国库收支严重失衡,特权群体肥得流油,吏治腐败,又处在小冰河时期下,建虏不断形成军事威胁,内部存在起义浪潮,这就是一个烂摊子,良性循环早就被彻底破坏掉了。

    萧靖生处在天启七年的陕西,受到累年灾情、粮食减产的影响,陕西治下的粮价、盐价、布价等大幅增长,出现极度不合理的通货膨胀。

    就萧靖生知晓的情况,依旧以盐价为例,陕西治下的盐价,到崇祯三年会回落至每斤盐一分银,然而到崇祯十四年,就暴增至每升盐九分银,要知道在万历朝时期,淮扬两府于万历七年,盐价是每斤四厘左右,倘若连普通的食盐,底层群体都吃不起,那么明末时期的物价,通货膨胀到何等骇人的程度。

    这也是萧靖生为何得出大明不值得救的根本原因。

    大明上上下下都烂掉了。

    都在摆烂,最后坑害的全是底层群体!

    “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

    见众人越说越兴奋,萧靖生起身说道:“还是先离开东卤池再说其他,眼看着天就要亮了,我们也吃饱了,喝足了,体力恢复的差不多了。

    其他地方的服徭役者,也都走的七七八八了。

    这么多的盐和粮,如果不能安全运回萧家村,只怕你们说的那些,都无法实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