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第一武夫 > 第340章 布置战场,说服众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月初九日,朱云飞率军从庐州,抵达无为城。

    坐落于长江边上的无为城,三面邻水,是座天然的水域城池。

    但同样也是一座平原城市。

    早在三国年间,曹操与孙权,便在此地,爆发过濡须口之战。

    单纯以城池角度来看,无为城就是个鸡肋,属于典型的易攻难守的城池。

    但是,要是依托依托地形来布防,这座城池,却又是一座天然的战场。

    紧挨长江的濡须口,位于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若在濡须口建立水寨。

    则可以扼控长江水域,对长江之上的船只进行拦截。

    于此同时,在濡须山河七宝山,建立营寨。

    依托无为城,就可以形成水陆一体的防御阵地。

    抵达无为城的当天,朱云飞便策马在城内外,实地勘察了一遍地形。

    傍晚时分,回到县衙大堂的朱云飞,亲手绘制了一副无为城内外地形图。

    随后,朱云飞召集李虎,陈德、张国柱、马宁等玄甲骑军的主要将领。

    以及护卫军的主要将领虎大威,虞绍勋、柏永馥、张继孟、毕广恩、许占魁。

    还有亲卫营的曹明、傅山等一帮将领。

    “诸位请看,这是无为城,我以无为城为大本营,在濡须口建立水寨。”

    “并在濡须山布置一营人马,七宝山布置一营人马。”

    “控制长江水域,阻挡满清的水师南下。”

    “然后利用无为城外的平原地形,丰富的水域河流,对清军展开分割阻击。”

    “从今天开始,两军人马先动起来,李虎你部玄甲骑军,加固无为城防。”

    “鹤水河,永安河上游,修筑水坝,依托地形,储水形成堰塞湖泊。”

    李虎几个目光盯着朱云飞,指着的几个地理位置,恭声应道。

    “卑职遵命。”

    朱云飞点点头,指着濡须口,濡须山、七宝山的位置,对虎大威吩咐道。

    “虎将军,你部在这三个地方,建立营寨,修筑工事。”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推测最多半个月。”

    “清军必然抵达无为城下,我们一定要赶在建奴大军抵达前,完成战略基础建设。”

    “卑职遵命。”虎大威与帐下众将,拱手应道。

    “大将军,卑职有个疑问,清军二十万大军南下,我们在无为设防。”

    “万一他们走长江南岸,我军在此设防,岂不是徒劳无功?”

    第一次南下的陈德,对于江南地形,并不熟悉。

    这也是他会有此疑问的原因。

    实际上有此疑问的,不止陈德一人,虎大威、马宁这些北方将领,都有此疑惑。

    毕竟,从九江下南京,实际有三条路可走。

    分别是长江南岸的池州、铜陵、太平、芜湖路线。

    其次是长江北岸的安庆、枞阳、无为、和州、浦口。

    第三条路线就是长江水道,沿江而下,直达南京城外。

    “问的好,你们说的问题,也不是不可能。”朱云飞淡淡一笑,自信的说道。

    “但我必须告诉你们有一点,南岸不适合大兵团展开。”

    “清军要是三五万人马,肯定会走南岸。”

    “但二十万大军,要是走南线,将会无法摆开阵势。”

    “其次,我军在濡须口设立水寨,封锁长江水道,一旦挡住清军水师人马。”

    “清军走南线,我们随时可以断敌后路。”

    “如今清军大举入侵,他们别无选择,即便走南线。”

    “只要知道我大军在无为拦截,他们也只能向无为进攻。”

    “如果不拔除我们在无为的大本营,他们即便到了南京城下,也会失去后方。”

    “再说,我已经在太平府,布置了徽州、宁国、太平三镇的人马。”

    “清军想要攻下太平府,可没有那么容易。”

    “而且,我还下令在浙江整顿军务的史可法,抽调浙江都司的两万人马,向广德州靠拢,随时可以支援太平府的战事。”

    当然,这些部署,还只是防御上的部署。

    朱云飞现在手握四万人马,驻扎无为城。

    仅凭这四万人马,对抗二十万清军,显然是不够的。

    为此,朱云飞还调动了吴淞水师营的三万人马,赶来濡须口助战。

    其次羽林卫的郝摇旗,金吾卫的王遵坦,率领的两万精兵也在赶来途中。

    还有池州水师营总兵黄蜚所部一万五千人马。

    以及安庆黄得功帐下各营,少说一两万人马,撤下来应该没有问题。

    各部人马一旦集结到无为城,至少有十万人马。

    虽然兵力上,仍然弱于清军,但朱云飞率领的明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即便兵力少于清军。

    朱云飞也有十足信心,在无为城下挫败清军的入侵。

    “大将军妙算无漏,末将佩服。”虎大威等人,听完朱云飞的部署,由衷的表示钦佩。

    “要是没有什么问题,大家就立即行动起来吧。”

    商谈完正事,朱云飞起身刚宣布散会,陈德却再次开口道。

    “大将军,卑职还有一个疑问。”

    “老陈,你是怎么回事?哪来那么多问题?”李虎不满的瞪了对方一眼。

    “无妨,今日难得大家都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敞开来说嘛。”

    朱云飞倒是没有计较,而是微笑着重新坐了下来。

    在众将的注视下,陈德硬着头皮拱手问道。

    “敢问大将军,为何要放弃安庆、宁国、徽州各府。”

    “满清建奴对待我汉民百姓,向来凶残暴虐,大将军您主动撤兵,把手无寸铁的百姓,留给满清建奴,岂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

    陈德这话不可谓不重,但他这番话,并不只是代表了他个人的观点。

    事实上朝满朝文武官吏,包括太平府的督师张国维,御史金声,都不理解朱云飞放弃城池的行为。

    在他们看来,放弃城池,丢下百姓,这就是逃跑。

    对于大家的看法,朱云飞也是能够理解。

    至少从表明上来看,这样的主动撤退,无疑是畏敌害怕的行为。

    但是,朱云飞下令各府兵马撤退,放弃百姓,显然不是畏敌和害怕。

    而是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做出的艰难决定。

    身为一个三军统帅,朱云飞的战略目光,若是还局限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上,那么他也就离败亡不远了。

    正所谓慈不掌兵,朱云飞放弃安庆,宁国、徽州三府,看似把城池拱手想让,让数十万百姓,陷入清军之手。

    但实际上,朱云飞这么做的目的,却是一举三得的计策。

    第一以空间,换取时间,从而争取到时间,让各军得以集结。

    第二诱敌深入,把清军引到有利于自己的战场决战。

    第三骄敌之心,给清军造成一种错觉,明军一战击溃,不足为惧。

    除了以上三点考虑,朱云飞还有另外两个顾虑。

    那就是他即便率军支援安庆,顶多是清军在安庆城下,打成拉锯战。

    而清军足有二十万人马,而且九江,湖广还有十万可用兵马。

    一旦朱云飞陷在安庆。

    清军南线的人马,一样可以继续攻打宁国、徽州。

    到时候战斗打成焦灼状态,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

    眼下中原的战局,并没有彻底平息。

    洛阳的清军主力,并没有被消灭,燕京方面的清军,仍然还有十万之众。

    若自己陷在长江战场上,清军北方大军南下,他将会腹背受敌。

    所以,朱云飞这个时候,看似从容淡定,实际他内心却是比谁都焦急。

    现在的他巴不得速战速决,把来犯的阿济格清军,一日之间,尽数消灭殆尽。

    而要想要速战速决,就不得不有所牺牲。

    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所得,必有所失。

    朱云飞放弃各府,主动战略撤退,固然牺牲巨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撤退,城池就不会被攻陷,百姓就不会有伤亡。

    反之,若能够付出一些代价,换取最大化的胜利,这样的牺牲显然是值得的。

    朱云飞的一番解释,让在座的众将,疑虑尽除。

    “卑职不该怀疑大将军,还请大将军降罪。”羞愧不已的陈德,更是跪地请罪喊道。

    “起来吧,你做的对,不盲目,不盲听,这是作为一个大将基本要求。”

    朱云飞扶起陈德,扬声说道:“诸位将军们,都给我行动起来。”

    “把战场给建奴修筑起来,我要让建奴成为我们羊圈内,那一头头待宰的羔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