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无双太子爷 > 第78章:一语惊世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无极说到做到,凡是赵国文道出战,他便在一旁出谋划策,对对子也好,诗词歌赋也罢,赵无极一样不落下。

    这导致燕国文道除了丹青和书法这种不能代劳的以外,几乎全军覆没。

    而这一幕甚至惊动了站台总舵上的一众儒学大儒们。

    “此子诗词一道堪称一绝,隐有盖压同代的架势!”

    “何止是同代,就连老夫也自叹不如,真期待他与诗仙一较高下。”

    一名出自齐国的大儒冷哼一声:“此子性格乖张,哪有诗仙的风度,这般无耻简直丢尽了读书人的脸面。”

    楚国的大儒抚须轻笑:“赵国乃是文道荒漠,能走出这样一个大才,着实难能可贵,更何况他还是未来的赵国之主,想必赵国在他的带领下必定能更上一层楼!”

    “就凭他?自古以来帝王者无不是堂堂正正以王道压服四方,诗词好不代表能治国,老夫料定此子经义治国之论绝对差强人意!”

    然而这大儒话音刚落,燕国一方便有一名年轻的士大夫打扮的人站了出来。

    “赵国太子,我来说经义治国之理,有本事你再帮人答出来!”

    说着便踏前一步:“燕国挑战魏国,治国经义!”

    兰芷微微抬眸看向赵无极,她也想看看这位精通诗词歌赋对对子的太子究竟还有没有本事。

    魏国一方派人出战,但那人也清楚,对方是远近闻名谋士,甚至年仅二十六岁就被燕皇拜为士大夫,这样的人物对于治国之道自然有别样的见解。

    只见那人开口道:“夫开天辟地以来,天授君权,君于庙堂下统文武百官,统帅万民,君权强则国强,君权弱则国弱呼?”

    这是辩论题,那魏国文士鼓起勇气回道:“自然是君权强则国强,一国之君就如那桧木之干,躯干粗壮,枝叶方可繁茂,是故君权强则国强!”

    那燕国士大夫却是继尔问道:“那我问你,如何使加强君权?”

    魏国文士一板一眼的答道:“竖正纲领,传承有序,百官纳服,万民折服,则君权强矣!”

    燕国文士哈哈大笑:“那为何魏国皇室操戈,内战纷乱?在下没记错的话,魏国大君便是传承有序,百官纳服,可到头来为何落得个生死尸爆的下场?”

    这一连两问却把魏国文士问傻了,大君者,本是对皇者的尊称。

    但在魏国,大君所指的只有一人,那便是上一任魏皇,当年魏皇励精图治,文武百官爱戴,但最终却因为想要改革被世家大族所联合推翻,如今的魏皇则是另有其人。

    在魏国,大君乃是禁忌,禁止讨论。

    此时虽是六国会盟,但魏国文士却不敢多言。

    “怎么?答不出来!”燕国士大夫咄咄逼人的问道。

    魏国文士面色一阵变幻,最终却是退了半步。

    燕国士大夫继续说道:“尔等只知道君权,却不知构成一国安定的核心要素,文武百官只不过是世家大族的手脚,想要加强兵权就必须笼络世家大族,魏大君败就败在损伤世家大族的利益!是故,君权强,先得大族强,君与大族休戚与共,国家才能安定,才能富强!”

    魏国文士哑口无言,因为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然而就在此时,赵无极却站出来说道。

    “一派胡言,魏大君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得罪了世家大族,而是因为不顾广大百姓的利益,他修运河,建大城任命宦官监察天下,看似一片欣欣向荣,其实不然,百姓怨声载道,世家不过是裹挟着民意这才推翻了魏大君,他要是在制定政策时都考虑百姓的利益,何至于此?”

    魏国大君的事,赵无极恰好有些印象,那是刘太傅强行灌在原主脑海中,不过刘太傅与眼前这人讲的一样说魏大君是触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但作为一个现代人,赵无极自然明白,世家大族是一面,而劳动群众才是一切的基础,事实上,这个道理大唐的李二已经说过,只是后世的皇帝真正做到一个都没有。

    当然,这不妨碍从这方面去思考问题。

    燕国士大夫冷声笑道:“赵国太子没想到你居然有此等看法,将来赵国若是落到你手里必亡!”

    赵无极回怼道:“你懂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今天下大国如舟,君王不过是那舟上掌舵者,而黎民百姓便是那水,一滴水的力量看似弱小,但若是万众合一,众志成城未必不能掀翻那舟!”

    此言一出,众人瞬间哗然,甚至连看台上的大儒们也是一惊。

    “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赵无极当真是大才,没想到他居然有此等觉悟!”

    “哼,空口白话而已,他身为太子居然能说出如此离经叛道之言,依老夫所看赵国三年内必将大乱,三年赵国必亡!”

    当然也有大儒持不同意见。

    “此子所言虽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在,魏大君置百姓民生于不顾,穷兵黩武,试图将魏国一步拉倒强国之列,他行事的方式不过是按照历朝历代的雄图伟业的帝王一样,只可惜他忽略了魏国百姓的夙愿!”

    “国无恒强,民贵君轻!赵国有他当属幸事。”

    此时负责裁判的天下书院学子,却有些拿捏不定了。

    魏国那文士很显然认同了赵无极的话语,当即复述了一遍。

    按照会盟规矩,文道比试若有异议,理应报战台总舵大儒裁决。

    这位裁判当即以旗语请示。

    战台上,大儒们吵得不可开交,有支持赵无极的也有支持燕国士大夫的。

    最后还是天下书院的副院长开口道:“既然如此,在场有九人,我们投票表决便是!”

    “支持赵无极的举手!”

    “双方都不认同的举手!”

    “很好,四比三,赵无极赢,不,是魏国赢!”

    “诸位,我提议修改规则,要是再让此人如此胡闹下去,我天下书院的公平何在?”

    “就是,此人严重妨碍了正常比试!”

    副院长这一次没有让众人表决,而是一锤定音道。

    “传下去,挂免战牌者不得入场,否则扣五十分作为惩戒!”

    “是!”

    另一边,当赵无极听到这个“噩耗时”高呼不公平。

    “黑哨啊!这天下书院简直烂到根里了,为何处处针对本太子?本太子不就是才华高了些,你们何至于嫉妒啊?”

    齐燕两国的文人一听到新规则,纷纷松了一口气。

    文人最在乎什么,当然是面子了,赵无极一人单挑他们两国文道,要是传出去这面子往哪儿搁啊?

    白俊也狠狠出了一口恶气:“这下子,看你还怎么恶心人!”

    赵无极看向战台总舵又看了看五国战台,他咧嘴一笑:“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说完便负手而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