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州?”司马炽疑惑道。他真没想到司马越竟提议东燕王司马腾移镇去江州,镇守豫章。
“臣回去后心里总是不安,就好好想了想。唉……”司马越重重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元迈终归是臣的亲二弟。”
“江州远离中原,必然也远离杀身之祸。”
司马炽点头赞同,理解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侄儿能够明白皇叔的苦心。江州,那就江州吧!”
“侄儿封豫章王,却从未去过,今东燕王叔镇守豫章,也算是十分缘分。”
原本在他预想中,司马越一旦起意去江南,那其胞弟三王的去向,很有可能是以下两种可能:
一可能去下邳、寿春、襄阳等三地,掎角建业;二可能留守邺城、许昌、长安,用来掣肘自己这个皇帝,亦作他立稳江南后,北图中原的助力。
没想到他竟然第一个提议的是江州。不过转念一想,便明白他此举意义。
江州大致就是后世的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交叉范围,治所豫章,也就是南昌。
在武昌郡属江州、长沙郡属荆州的情况下,江州无疑就是南方七州的中心。治所豫章更是中心的重镇。对江南的稳定,可谓至关重要。
司马越图谋江南,在豫章先定下一颗钉子,可真是一步好棋啊。
弄清司马越的心思,司马炽突然有点患得患失。这家伙不会是先把三王或者只是东燕王弄去江南,替他打基础,而自己不去吧?来个两头压注,庄家通吃?
自己还得再加把劲儿才行!一定要让他自己也得去!
压下心思,又听司马越道:“河间王?昔日强迁先帝,今仍窃据长安,余孽未清,不可不防。唯恐他势力再起,臣提议将其征召回洛,到时其是龙,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再无爪牙之利。方能不再有内部之患,朝野上下,一心剿寇杀贼,匡扶晋室。”
司马炽眼睛一亮,“皇叔此言大妙!”顿了下,犯愁道:“河间王劣迹斑斑,一旦放任,恐遗患无穷。但就怕他不应诏!”
“无妨!我们也用最大诚意去征召他,就……就让他回朝任司徒之职吧!”司马越道。
西晋设八公,以太宰(即太师,避讳司马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称上公;以太尉、司徒、司空谓之三公;以大司马、大将军谓之二大。
魏晋以来,相国、丞相非一般不置,都是有特殊含义的,所以司徒就相当于丞相。也是八公中唯一有实际职责的,掌管选官评用以及州郡之大小中正。与尚书台吏部,共掌选举。
司马炽惊讶道:“这不太好吧?河间王已是八公之太宰,再任司徒,尊荣至极。”
司马越摆摆手,“这正代表我们的诚意!若他一意孤行,不领命,那就说明其心里根本没有朝廷,仍有反意。到时哪怕再兴兵,也要除之后患。”
司马炽思虑片刻,做足了态势,这才点点头,“皇叔所言得理!那就依皇叔之言。”
他知晓历史,心里早就明白司马越是何打算。但他并不准备阻止。
河间王司马?已是强弩之末,困守长安的秋后蚂蚱,又太蠢,没有拉拢的必要,反而是个定时炸弹。
所以他跟司马越的目标是一致的。司马?必须死,让出长安!
紧接着,趁司马越要走,司马炽将其唤住。吞吞吐吐作势,才将自己的打算说出。
“皇叔,我准备明日出宫,于城中将今日之事告知天下。”
“这怎么可以?”司马越叫道。听完,他第一时间本能的不同意。
“皇叔,我也知道这事确实有点……所以才跟皇叔说。侄儿想着,如今之事,必谣言四起。一旦遭有心人利用,传出些乱七八糟的,那对如今朝局稳定,势必有大影响。”
“都怪侄儿没考虑清楚,将事情都在朝堂上宣之众臣。”
“所以只有我亲自现身,以陛下之尊,将态度表明。一来可安民心;二来谣言不攻自破;三来,我也有私心,想让百姓能紧随朝廷,万众一心,共抗敌寇。”
司马越内心一哂。皇帝果然还是“幼稚”!百姓吃不饱,无钱财,而我们锦衣玉食,荣华富贵,怎么可能会跟你一条心!以利诱之,以力压之,这才是正途。
立国稳固从来都要靠大族豪门,拉拢用之。而百姓只不过是牛马,养之,牧之,可以驱使就行。
他细细想了,方觉得这倒是个机会。
皇帝说得对,今天这事传开,发酵,必然谣言四起。谣言多了,肯定降低可信程度。故土难迁,没有人会轻易相信毁家纾难之言,都心存侥幸。
若是皇帝金口玉言,亲自现身,表明态度,那可就不一样。南迁风潮也可能更快掀起。
而且……这对皇帝的名声也肯定是个打击。这个“无德”的把柄,自己捏好了,何时都可以用。
司马越最终“艰难”地答应下来。
分别时,司马越、司马炽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
……
西晋并没有每日一朝的习惯。自汉一来,大多五日一朝。
晋武帝立国之初,也有一日一朝,但坚持不久,特别是灭吴之后,贪图享乐,更是旬日月余不朝。
到晋惠帝后,朝政多道转手,上朝的次数就更少了。
第二天,由于是新帝刚立,诸事待兴,太傅司马越率领百官,摆驾继续朝议。
朝事并没有议多久,由皇帝提议,太傅作答,两则诏书很快便颁布下来。
其一:镇守邺城的安北将军、东燕王司马腾改封新蔡王、安东将军,都督江广交三州诸军事,移镇豫章。
其二:征召远在长安的太宰、河间王司马?为司徒,回京师洛阳任职。
然而,两则本该起风波的任职,却雷声大雨点小。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出列说话。
接下来等皇帝问镇邺城之人选,让百官推荐时,堂下竟一时静默无言,最后也没有能确定下来。
朝议就这样在诡异的氛围下,很快结束。
但退朝后的百官并没有被允许离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