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西晋为君 > 第二十四章 舅舅王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事的调动并不是第二日朝事一并就甩出,而是在司马越的掌控下,陆陆续续调动着。但依旧为人侧目。

    这一天朝堂,先是“议定”了镇守邺城的人选,和郁中了标,迁征北将军,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欢喜。

    接着又宣布了王秉、吕雍二人统领二队禁军随之,和郁紧绷的神色才松弛下来。

    司马炽观察到这个细节,心里猜测,这和郁应该没有投靠司马越,或者向其表示的忠心不太够,不管怎么说,至少不是其派系核心成员。不然,最起码也会提前与之通气。

    和郁外迁,尚书右仆射的位子便空缺下来。这又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不过,马上又空打算盘一场。

    司马越随即表吏部尚书曹馥升任右仆射,吏部郎刘望接任吏部尚书。

    这二人都是其开府掾属出身,老资格。司马越迎帝返洛后,便擢升二人把持吏部列曹。如今伺机又将二人进一位。

    这个提议自然没人不开眼表示反对。有些人心怀鬼胎,期盼能看到新皇帝出言,可惜也不会看到。

    不过,司马炽内心还是因此蒙上寒霜。他自然不知道太傅府发生的诸多谋划。

    看着司马越依旧在为把持朝政准备着,他深怕自己的计策已经失灵,怕对方深思熟虑过后,还是觉得中原比江南更重要。

    但目前他也没法着急,才过了两天,前两日发生的事情还需要发酵,看后续影响。再加上,他若太急于表现,恐怕弄巧成拙,只好耐住性子。

    于是,这第三天的朝议结束。

    登基的第四天开始,在司马越的提议下,就没有了朝会。一大早,曹官按照吩咐把司马炽叫醒。

    司马炽揉着惺忪的双眼,用冷水浸了浸脸,睡意才退去。曹官带着小黄门已经端上一副甲胄等在那里。

    曹官伺候其穿上。甲胄没有选用铁甲,而是一套皮甲,穿在身上,再戴上头盔,脚踏鹿皮靴,虽没有铁甲威武,也是像模像样。

    司马炽活动了两下,感觉重量、舒适度都还不错。

    从今天起,他就要开始投入锻炼了。为此,他还拟定了一个锻炼计划:披甲,包括铁甲、披甲,整套铁甲目前还太重,不合时宜,以及跑步、骑马、射箭、运刀刺枪等等。

    前世时,是个懒惰的人,别说锻炼,就是平时走动都难,闲暇时,只爱躺在宿舍里扣手机玩电脑。但此时,性命攸关,生死相系,也容不得他懒惰。

    以后只好每日早早爬起,勤学苦练。并不是说他要练成武林高手,不可能也没必要。最起码的要求是,上了战场,不能太拖后腿,就是逃跑也得会逃。

    一路去华林园,在众宦官宫女的注目礼下,司马炽紧绷着,迈着大步,防止前世中二病发作,突然哼哈起来,喊一句“我打!”

    到了华林园的练武场,放眼望去就像一片荒地,茅草丛生,荆棘满地。这还是武帝时期修建的,年久失修,无人使用、照料,此时已经大半废弛。

    一大群宦官正在那里忙活着,修剪茅草,填补坑洞,搬开绊石,已清理出一片可堪使用的地方来。

    还好原身对武事也并不是全都不学无术。骑马虽然不娴熟精湛,但还是勉强能行。

    司马炽也借此观察了下马匹,发现被后世誉为骑兵作战利器之马镫、马蹄铁、马鞍等三样:单边马镫已经存在,作用于快速上马,双边马镫还未有,马蹄铁、马鞍则也还未出现。

    锻炼没开始多久,梁皇后便来了。在她的注视下,司马炽只感觉别扭。

    就跟后世在操场打篮球,旁边有漂亮女孩子围观,明知她不是为你加油叫喊,但还是免不了绷紧身子,总是有错觉:她一定在观察我,一定是,我要好好表现。然后,球一出手,目标三分,啪嗒,篮筐都没挨着。

    处男就是这样真实。

    最后,司马炽硬着头皮,邀请梁皇后一起,然后惊呆了。没想到,文文弱弱的她,一跨上马,立即英姿飒爽起来,马术射箭功夫比他强多了。

    这事午后就传了出去。司马越来找他商讨政事时,顺口就询问了一句。

    司马炽便笑道:“高祖宣皇帝曾力阻刘蜀北伐中原,又北进平定乌桓作乱,先皇也曾平吴一统,皇叔亦带兵平诸王之乱,侄儿也不能堕了司马家名声。”

    “侄儿往日只钻研经史,今时身负重任,也当熟悉熟悉兵事。若战局难制,侄儿拟御驾亲征,力挽狂澜;再者,事不可行,骑马逃跑也更快些。”

    司马炽先将“御驾亲征”的话表露出来,埋下伏笔,如果诱离司马越不成,他就自己借着“亲征”的名义,遁出洛阳。

    司马越对此当然表面诚惶诚恐,表示焉能至于斯,内心却嗤之以鼻。打仗是那么容易就能学会的吗?

    司马越问过,得到答案,就没有表示干涉。如今,皇帝的态度让他很满意。其对着政事完全放手,从不横加指摘。

    司马越自然也想着投桃报李,让皇帝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折腾折腾也无妨。

    他已经开始联络二弟新蔡王司马腾,修书遣使过去,密令其携带并州乞活军一起南下江州,并一路“见机行事”。

    另外,他也开始着手遣人去流民频发的州郡散播消息,以及联络自己倚重的心腹,一边甄查他们对这两天事件的看法,一边暗使其等刺探朝中各官的反应。

    司马越走后,司马炽还召见了散骑常侍王延,也就是原身的亲舅舅。

    司马炽母家出身寒微,王媛姬虽有幸诞下皇子,但太过早逝,也没有给武帝留下太多留念。因此王家并没有受到什么荫护,也只是生活好过些。

    司马炽封为豫章王,并被赐府邸后,王延才被征用为其府管事。最后司马炽被点为皇太弟,王延的身份才水涨船高,接连被选用清闲官职,如今担任散骑常侍,皇帝近臣,秩二千石。

    官禄丰厚,品级也不差,但就是闲职,手无实权。这职位就跟门下和中书一样,跟皇权的关系紧密,皇权大,并宠信你时,你才位高权重。

    不然,就是个闲人。

    作为血缘亲舅,这是天然的皇党,也是司马炽第一个打算培养为亲信的目标。

    但并不是一见面就掏心掏肺,王延的为人处事,他还需要考察。舅甥关系并不意味着就安全,在皇权周围,亲情太微不足道了,司马炽读过太多诸如此类的历史。

    事不密则身死。

    在其陪同下,司马炽接下来两三天,走遍了朝内大大小小官署。大至尚书台六大列曹三十五曹属,十二卿,小到司隶校尉府,河南尹府,洛阳县衙等等。

    不思政事,只爱玄谈的官衙,这两三日也因此有些鸡飞狗跳,大大破坏了其清净雅洁的氛围。以至于,一些大臣还上奏表示不满。被司马越找来,问了情况。

    司马炽自然一套官话,什么振兴之类的。司马越闻言,没说什么话。司马炽自然也懒得搭理这些人。此事便不了了之。

    第三日的时候,视察完十二卿之后,司马炽令王延从卫尉、少府、将作大匠、都水使者等相关官署中领了一些匠户出来,并征用了一处官营造坊,新组建了一个匠坊。

    此事便交由王延全权督办。一来是考察其能力,二是是考验其忠心。

    这三日的接触,司马炽对自家这个舅舅还算满意。年龄近不惑,人显得比较精干敏锐,处事成熟,也没有沾染如今盛行的玄学之风。接人待物的态度也不错,没有发现有趾高气昂之态,或者仗着自己是帝舅傲慢欺人。

    王延对外甥的意图不了解,但也全部照办。而且这些事只是小事,身为皇帝的舅舅,他天然是皇帝这一派的。

    外甥登基,他也初尝权势,自然无事不尽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