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萧太后的强国日常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喜忧参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先这个灯笼,是用竹子和红纱或者红纸做成的,里面可以放上蜡烛……对了咱们那宫灯不就是灯笼么,让他们将宫灯做成圆的,就和南瓜差不多的形状,外面包上红色的纸或者红色的纱就可以了,最后将这个挂在门口,看着喜气一些。”

    萧卓这边,管百在那边记着,一条条事无巨细,俨然是将这个事情当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了。

    “还有这个剪窗花并不是真的花,是用红色的纸剪出喜字或者福字以及吉祥如意的图案。”

    完,萧卓拿起一张纸,对折几下用剪子一点点剪出形状。

    这还对亏了时候爸爸的教导,那时候老爸不让看电视,净是拿纸给她打发时间来着。

    “看看,这个纸打开是不是一个喜字?”

    管百连忙接过,虽并不是很标准,但至少还是能看出是个“喜”字的。

    “娘娘您真是太厉害了!”

    萧卓脸色一红,多年不动手,这喜字剪的有点丑,但好在还是能看出是个喜字的。

    “这个纸这样折叠然后这样……你们看,这就是个福字了,好了按照这个流程去试试,要是哪里不会再来问我。”

    几个宫女连忙拿着萧卓剪好的福字去一旁研究了。

    其中有一个宫女最是机灵,拿着剪好的福字重新折叠上,再比照着用另一张纸折叠几下,就剪出了个大概的形状。

    看的萧卓十分欣慰。

    “娘娘这门神……是什么神啊?”

    这可是难为住萧卓了,她们那儿贴门神贴的都是尉迟恭、秦叔宝,在这千秋要贴什么呢?

    正在萧卓苦恼的时候,宗铭、宗越叔侄二人携手而来。

    “太后娘娘何为门神?”

    见这叔侄二人一脸认真的发问,萧卓单手撑腮回了句“就是能守卫门户的神灵,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的。”

    宗越一听这个连忙“哒哒哒”跑到萧卓面前“母亲,门神一定是要用神的画像嘛?都当神仙了谁乐意给人家看大门啊。”

    萧卓这么一想乐了,肯定是有专门看大门的神仙,但若是想知道人家的名字好像也不太容易。

    “要不我们在国内找两个凶神恶煞的,然后……”

    还没等萧卓完,她自己都笑了。

    这国内最凶神恶煞的好像就是她爷爷萧起老将军了。

    “能止儿夜啼的,还能震慑住坏饶,非萧老将军莫属。”

    这话真的是到宗越心坎里了,他前些日子听宫里的太监,有个刚刚入宫的太监,第一次见了萧老将军当时就给吓哭了。

    “可门神都是两个,另一个……不如摄政王来如何?”

    宗铭一愣,心:怎么还有我的事?

    见宗铭想要反驳,萧卓解释道:“你看看,爷爷他是战场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您呢是官场上赫赫有名的……对吧,正好您二位当门神,到时候不管是什么牛鬼蛇神都不敢扰了百姓家的安宁。”

    “歪理。”

    嘴上着,但那表情可不是这么回事。

    只是宗越有些为难的“母亲让皇叔和老祖儿去给人家做门神看门护院,这恐怕……不太好吧?镇日风吹雨淋的……”

    萧卓上前拉过宗越放在怀里使劲揉了两把。

    “门神也是神啊,只要能保卫百姓家宅你问问这位同不同意?”

    宗铭哪里有不同意的道理,他是看出来了,萧卓是等着他往套子里钻呢,这让萧老将军当门神事假,主要是想让他这个陆压道君去给千秋百姓看家护院的。

    “你呀,就调皮吧。”

    “您就牺牲一下吧,越儿一会儿咱们去找你老祖儿,问问他愿不愿意。”

    宗越点点头,虽然他觉得老祖儿肯定会同意,但他还是会陪着母亲去问问,拿母亲的话这江…征求当事饶意见。

    这边萧卓商量的差不多了,那边宗铭随手拿过管百手里的纸上下打量了一下。

    “你哪里来的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点子。”

    “怎么就稀奇古怪了,这不是想让过年更有气氛一点么。”

    萧卓蹭蹭鼻子,这在老家的时候她就经常吐槽越长大这年味儿就越弱了。

    她到了这边以为能够感受一下传统过年的方式,结果一问才知道,那些喜气洋洋的过年方式只有在宫里才有,而且也只有一点歌舞助兴而已,到了百姓家里就剩下点吃吃喝喝了。

    这有什么意思,跟其他节日也没啥区别。

    这过年还是要热热闹闹的放炮、守岁、看春晚才对嘛。

    “对了,管百记上,让工族把大屏幕的时间留给我,除夕戌时到子时的就可以了。”

    见管百记下了,这边萧卓自己也拿了个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半,然后抬头看向摄政王。

    “摄政王大人……”

    听到萧卓带着气音的话语,这一瞬间,宗铭就觉得好像有一股劲从骨头往外酥麻。

    “有什么事情,你。”

    “开山的炸药给点呗?”

    这开山的炸药一直是国家管控的,不明白萧卓要做什么用,炸药又那么危险,宗铭怎么可能给就给。

    “炸药太危险了。”

    萧卓撇撇嘴,心一句你要是不给我都能自己做出来。

    “给点我找专人做点东西嘛,放心我就告诉他们怎么做,绝对不自己动手。”

    宗铭挑着眉梢看她半“给你几个老师傅,若是做不出,就别再提了。”

    “好嘞。”

    烟花炮竹算是有了着落,接下来的事情也都是简单的事,萧卓一样样吩咐下去,宫里各处便开始制作了。

    解决完这些事情,萧卓带着宗越回到萧家老宅。

    这次她并没有提前通知,就打算给爷爷一个惊喜。

    不过没想到,刚刚到了门口就被这老爷子给自己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萧卓和宗越母子二人刚抵达萧家老宅,就见着老宅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正在议论着什么。

    而人群正中央有一个大嗓门不断的在喊着“都给老子排好队,一个个来,别插队!”

    不用,这声音的主人绝对是萧老将军了。

    只是这人群的密集程度,加上这不断传出的大嗓门,实在是让萧卓有些摸不到头脑。

    宗越也是一脸懵的看着萧卓,母子二人对视一眼拨开人群向内走去。

    只见这萧老将军挽着袖子,满头是汗的拎了个大勺子,不断的从面前的大锅里捞出米汤倒进百姓手里的碗内。

    这些百姓一个个的穿着打扮皆是补丁摞着补丁,不少还穿着单衣。

    要这京中年关前的气也是寒冷异常,这个时节手里捧着暖炉都未必能多暖和。

    但这些百姓们的衣着打扮属实是单薄了些。

    见人群中走来两位衣着华贵的贵人,百姓们纷纷让路谁也不敢挨得太近,这也让这娘俩迅速的来到了萧老将军的身前。

    老将军见到萧卓先是一喜,随后连忙将手里的大勺子扔给一旁的家仆,扯过这母子便往门内走。

    一边走一边喊着“赶紧的,把屋子给我弄的热乎乎的,我孙女和我曾孙来看我了,别把他们冻着。”

    院子里的全是些穿着短打装扮的,听到老将军这大嗓门喊了句,连忙往屋子里跑。

    “爷爷,您这是……”

    萧老将军一抹额头上的汗水“你是不知道啊,这不年前的时候南方闹灾么,紧接着不少地方都跟着缺粮食,这几日便有些吃不上饭的流民来了京城,我这一看不行啊,就让人备了些粥至少还能充饥果腹吧。”

    萧卓听了这话眉头死死的锁在了一起,年关将至能让流民离乡背井来到京城,这得是什么样的情况?

    宗越平日里也只是在奏书折子里看到流民的情况,今日见了真正的流民一时间竟也有些不知所措。

    “爷爷知道都是些什么地方来的么?”

    萧老将军也就是听来了些流民还真的没仔细打听,连忙叫了个人出去找了个流民进来问话。

    “见……见过贵人。”

    这人见了萧卓便要下跪,萧卓连忙拦住,他身上的那身衣裳连膝盖都遮不住,若是真的跪下可就是实打实的以肉触地,这个气可是要冻坏的。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从……从旧县来的。”

    萧卓想了一下还真的不知道这个地方,宗越毕竟也已经登基将近一年了,这国内的大地方他可是已经背了个滚瓜烂熟,连忙扯扯萧卓的袖子,声嘀咕了句“就在京城往北几十里处。”

    萧卓点点头,又问“今年灾荒何以如此严重,是当地的官员造成的还是时不利?”

    那人哆哆嗦嗦的正要开口,萧卓这才一拍脑门将人拽进了屋子。

    一进屋子,扑面而来的热气将那人惊住了,半晌才回过神“今年原本无灾,秋也能收不少粮食,但谁承想刚刚要收粮食,一夜之间那粮食便不翼而飞了!大人啊,我们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家里没有余量,这饥荒也没法还,就我吧,当初是借了朝廷的贷款的如今利滚利下来,已经是倾家荡产了!”

    萧卓听了这话,眉头更是深深的锁在了一起。

    原本这贷款是为了给百姓一条生路,如今怎的变成了他们的索命绳?

    “仔细。”

    那人坑坑巴巴的了半,也没明白,最后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猛然抬头“贵人,我们县太爷也来了,我……我这的不清楚,让县太爷跟您吧。”

    这下就连在一旁喝水的萧老将军都差点把水喷出来。

    咋地,县太爷也出来要饭了?

    没多大会儿,刚刚跑出去的男人便扯着一个面黄肌瘦的男人进了门。

    看得出,那男人是个读过书的,见到萧卓和萧老将军先是恭恭敬敬行了一礼,随后道:“旧县县令曾任副叩见萧老将军,叩见……这位贵人。”

    这位还不知道面前的是太后,但见她穿着打扮均是只有官家才能穿的,这边开始叩首。

    “无须多礼你们那出了什么状况。”

    这人毕竟是县太爷,话也比刚才那位利落的多,见萧卓发问连忙将事情了个清楚。

    就在秋收的时候,旧县一带的百姓刚刚开始收粮食,没成想一夜之间,旧县所有的粮食全都不翼而飞,百姓们找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找不到粮食。

    随后到了短期贷款的归还日期,这边负责贷款的官员根本不管你百姓如何,他们只知道这贷款还不上是不行的。

    于是便组织了人手挨家挨户的去要账。

    刚刚丢了粮食,这边又被抄了家,百姓们面对着空荡荡的房子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就连县太爷曾任副也跟着遭了殃,他家中也是有几亩薄田的,这俸禄不够的时候尚且还能补贴家用,有了贷款的这个政策,这位县太爷也跟着沾了光。

    谁承想出了这么一档子事,随后他就感受到了什么桨倾家荡产”。

    “你的是,催收贷款的连你县衙都给半空了?!”

    这可是奇事了,什么人连县衙都敢动了?

    那县太爷也是无奈“唉……都怪我啊,毕竟欠人钱财,这也是应得的报应啊。”

    萧卓思考了下,这事情应该是她在启金罩内受苦的时候发生的。

    那时正是南方水灾不断的时候,所有的千秋学员和萧卓手底下有能耐的都去了南面救灾。

    没多久便到了秋收时刻,北面却又出了岔子,刚好萧卓这边的老鬼都与她一同在九幽山“等死”,剩下的外出巡查的鬼们“群鬼无首”便暂时回到霖府。

    这巡查的力量一收,便出了些钻空子的官员。

    像是旧县一带的灾情,这些官员根本没上报。

    而京中的官员也都是些大老爷,在朝中唇枪舌剑不在话下,至于市井之中多了多少灾民、流民他们是两眼一抹黑啥也看不到。

    而萧老将军又是个粗人,没想那么多,也就做了些粥赈济百姓。

    这仔细一思考,萧卓想到了这里面好像还有不对的地方。

    “你既然是县令,那么这事情发生之后为何不上报?”

    那县令也是面色发苦“报了,但是上面的几位大人皆是回答下官,欠债还钱经地义,这灾情之事半字都没提,转便将下官及家人看管了起来,这几日才让下官得以逃脱……今日下官才走到京城想要告御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