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郡主今天又想洗白 > 第145章 陶融的母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纪辞出平章殿之时,陶融正等在外面。

    纪辞淡淡地忘了陶融一眼,一句话也没说。

    陶融也一路无言,将纪辞送到相宜苑后,便要转身回自己的景明斋。

    最终,还是纪辞先憋不住了,“站住!”

    陶融脚步一顿,缓缓转过身,仍旧是不发一言。

    “你就没什么话要对我说的吗?”

    “想说,不知从何说起。”

    似乎,他每次都在给小小添麻烦。

    “那我问,你说!”

    陶融犹疑片刻后,才微微点头,“好。”

    “我问你,今日的宴席上,是不是又被兰温弹劾了。”

    “嗯。这一次,似乎有些严重。兰温说我,与萧裕勾结,意图倾覆大辞。”

    “那你是怎么还击的?”

    “我向皇上承诺,七日之内,自证清白。不过,我目前还没有头绪。可能,这次真要落入圈套了。”

    纪辞低下头,咬唇思虑了良久,才试探性地开口,“我们婚期将至,要传信给杨采女吗?”

    让陶融从她和杨采女当中,选择一个人。

    这样的话,纪辞实在是问不出口。

    “她……”陶融神情复杂地笑了笑,“都行,看你安排。”

    “那,你想见她吗?”

    又是良久的沉默,“情分不深,不见也罢。”

    看陶融的神色,显然是非常渴求母爱的。

    “好,我知道了。天色不早,你早些回去歇着吧。”

    纪辞躺在榻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陶融端着一杯冷茶,枯坐在皎洁的月色中,遥望着西陶的方向。

    西陶的皇宫,古朴雅致,处处费尽巧思。

    唯有锁寒宫,一片萧索寂然,败落冷清。

    时不时刮来一阵阵凉风,卷起满地的落叶和尘埃,向满是破洞的窗户袭击而去。

    嚣张的落叶入侵陋室后,挑衅地向屋内的主人冲杀而去,却拜倒到那张绝殊离俗的容颜下。

    最终,缴械投降,飘飘然地跌落在妇人的麻布裙摆下。

    杨采女手执一卷泛黄的《棋经》,在缺口的茶杯中沾了沾水,在开裂的桌上写写画画。

    突然,门外响起太监欣喜的鸭公嗓,“娘娘,上月的绣活、书画字帖,尚宫局的女官们都赞不绝口。都派小的过来问您,这个月还接活吗?”

    杨采女神色平淡,无悲无喜,看不出任何情绪,“一切照旧,送多少书卷来,我接多少活。”

    “娘娘的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小的看,这锁寒宫的书都放不下了,还是将宫里的物件添新吧。如此,日子过得也舒坦些。”

    “既是冷宫,何需费心翻新。”

    “契王殿下远赴辞国为质后,皇上便解了您的禁。此处,便算不得冷宫了。娘娘倾国之姿,那些二八芳华的女子,也望尘莫及。若是娘娘争上一争,辞莫莫哪还能在后宫那般专横跋扈!”

    杨采女埋头钻研《棋经》,根本不看太监一眼。

    “听说,契王殿下就要和大辞的元嘉公主大婚。娘娘要不要让人捎些东西过去?”

    无波无澜的杨采女,眼底突然翻涌出丝丝恨意,“他的事,与我何干?”

    午夜时分,纪辞还是难以入睡。

    披着衣裳起身,推开窗户想透透气,却发现,景明斋那边,仍旧亮着灯火。

    纪辞取出鸡血紫檀二胡,轻轻地拉响二胡。

    乐曲轻柔舒缓,就像是和煦的微风,轻轻柔柔地拂过漫山遍野的花海。

    抚平一切的躁动与伤痛,最终,归于宁静祥和。

    乐声飘荡而来,萦绕在陶融耳畔。

    失神落寞的陶融,轻轻地拂去衣袂上的清露,周身的阴霾也被月华照散。

    “如今,已经足够了,不该奢求太多。”

    陶融深吸一口气后,剪掉房中的烛火,一身轻松地躺在榻上。

    很快,便带着舒缓的乐曲,进入了梦乡。

    纪辞吐了一口浊气后,放下手中的二胡,将衣服拢紧,去了府上的私书房。

    扫过密室中的一个个卷轴,纪辞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处,找到了兰温的名字。

    上面是娟秀又张扬的小楷,看得出,是原主亲笔。

    “兰温,御史出身,惯于挑刺找茬。虽升任为礼部尚书,通病难改,以弹劾他人为己任。大至痛批驳斥帝皇,小至监察朝臣洗漱,普天大小事情,无有不管。以刚直耿介闻名朝廷,受人尊敬。”

    纪辞撇了撇嘴,“说白了,不就是键盘侠嘛。”

    纪辞将卷轴上的内容一一读完,最末尾处的内容,让纪辞眼睛一亮,“兰温爱胡须胜过爱命。曾,亲自测试。”

    纪辞活动了手指,“唉,我这双手,果真是剃胡须的料。兰温啊兰温,我马上就来给你修理修理胡须。”

    这一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纪辞在库房中,翻到一把锃亮锃亮的匕首。

    正要出门之时,喜公公突然来到府上,“公主,皇上收到了夜梧郡的特产,龙颜大悦,宣您进宫呢。皇上还说了,夜梧郡收成好,来年,整个大辞都要用夜梧郡的种子。”

    辞帝,现在这么闲?

    她要是没记错,昨天,她还把他气得吐血。

    纪辞来到平章殿,半溪正在给辞帝针灸,等拔出银针后,辞帝的气色都红润不少。

    “半溪丫头的医术,比医院那些老家伙高明多了。施了针后,朕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

    “皇上龙体抱恙,究其根本,还是忧思过重、长期久坐。这本《五禽戏》,最是强身健体。政务之余,舒展舒展筋骨,有益于延年益寿。”

    辞帝一听到延年益寿,精神气貌又好了不少,“半溪丫头有心了。”

    “举手之劳而已,皇上言重了。”

    辞帝看到站在一旁的纪辞,更是喜笑颜开,“辞丫头可算是来了。朕还以为,你因为陶融的事,要和朕闹脾气。”

    她又不是原主,哪有那么大的胆子。

    就是昨晚,语气稍微重了一点点,不小心把他气吐血而已。

    再纠结此事,无论如何,都是纪辞理亏。

    “皇叔叔看到我们夜梧郡的特产了吧。尤其是红薯,是我亲自种的。是不是,比别的地方都要甜。”

    “朕已经吩咐御膳房,中午做一席面的红薯。你们中午便留下一同用膳罢。”

    纪辞犹豫了片刻后,正要开口,辞帝又抢先一步道:“朕已经派人去请陶融、云时和。今日,只是家宴,没有昨日那些糟心事。”

    最先过来的是辞陌衍,看到纪辞,眼底涌动着复杂的情绪,“昨日,事情繁多,还没来得及和辞妹妹叙旧。辞妹妹去了夜梧郡半年,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

    纪辞很想说,去掉最后一句,他们还是好朋友。

    辞帝听了辞陌衍的话,也认真地打量着纪辞,“细看,辞丫头确是黝黑了不少。”

    那明明是健康的小麦色!

    纪辞干干地笑了笑,“黑里透红,也挺好看的。与夜梧郡的百姓们相比,我还是挺白的。”

    喜公公进来时,看到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实在不忍开口,打破这难得的气氛。

    不过,也不得不开口。

    “皇上,太子妃跪在平章殿外请罪!”

    辞帝板着一张冷脸,“事已至此,她来请罪有何用!让她滚回去!”

    “太子妃自知罪孽深重,递来休书一封,自请下堂。”

    纪辞不明所以地望向辞帝。

    昨晚,不都还好好的吗?

    云幼卿为人处世,滴水不漏,怎会罪孽深重。

    “太子,你的意思是?”

    “父皇,徐良娣小产,并非太子妃之故。要不然,还是……”

    辞帝扬起手就要扇辞陌衍,咬了咬牙,又愤然地甩下手,“与云幼卿无关?她的那个好母亲,仗着她太子妃的身份,四处惹是生非。她倒好,不知规劝,还屡次三番地帮她收拾烂摊子。你还嫌弹劾的折子不够多?!”

    辞陌衍立即跪在地上,“父皇,太子妃管理府务井井有条,太子府缺不了她。此番,都是云白氏惹出的祸事,儿臣会将云白氏,按照宫规处置。只求父皇,对太子妃网开一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