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哪个做父母的不想让孩子们认字读书啊,奈何书院收的束?太多了,夫妻俩辛苦一年不吃不喝,才能供的一个孩子上学堂。
现在有这样的好事,他们肯定是挤破脑袋都要帮自家孩子报上名。
盖房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林珊不会让他们白干苦力活,开了跟上回一样的工钱。
最重要的是,村里所有的工人都有活干了,少杰家一时半会是招不到人帮料理田地了,除非他请村外的人。
次日,林珊就带人把盖书院所需要的材料运了过来,工人多打地基也快,只用了一两天就完成了。
地基打好了,也就到孩子们工作的时候了。
村里的孩子几乎都来搬砖了,岁数最大的有十三岁,再往上他们也不好意思来了。
可即使是这样他们的力量差距也十分悬殊,于是林珊不得不新加一条规定,四至六岁每搬三块砖可得一文钱,七至十岁每搬六块砖可得一文钱,十一至十三岁每搬十块砖得一文钱。
这条规定一出,劝退了几个想占便宜的人,但更多人都觉得十分公平。
或是想趁这次机会挣几文零花钱,又或是真想念书,这些孩子零零散散加起来约摸有五六十个。
原是打算让小嘉来记录造册,可他却拒绝了这个轻松的活,跑回房间换上了一身以前的粗布衣裳,“我也是在这间书院上学,应当也要靠自己的力量赚到一百文才行。”
这坚毅的眼神,让柳氏都刮目相看了。
小嘉记得姐姐跟他说过的话,那天之后他想过很多办法。他想过用自己的零食作为奖励,只要上课认真的人就把零食分享给他。
可是,一开始不是他们自己说也想读书习字的吗?若是用零食去诱惑他们反倒好像是求着他们似的。小嘉越想越不对味,于是便打消了那个念头。
而登记这事最后落在了王炸身上,因为汉字跟阿拉伯数字都认识,而且他也会用表格,是干这件事最适合的人选了。
至于酒楼的账目交给二条就行了,她是除了王炸之外最好学的。往后还得开分店,总得给他们些上手锻炼的机会。
至于统计这件事,林珊还有个别的想法。
她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块牌子,上面写了他们的名字和专属数字,他们领砖的时候王炸还会在砖上用签字笔写下领砖人的数字。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是否能坚持做完一件事,同时也相当于入学的一次测试。
但这并不是一场角逐谁力气更大,干活更卖力的比赛,中途若是有欺负弱小甚至企图谎报的人都会被劝退。
被赶回去的人不仅会受到别人的耻笑还会让爹娘失了脸面,一顿胖揍肯定是少不了的。
他们忙活着盖房子,而林珊也没闲着,她还得去找合适的授课先生。
选一位好的先生是一件非常的重要事,孩子模仿力非常强,但认识能力与分辨是非能力又非常有限。
因此,学院里的先生必得品学兼优,才有资格育人教书。
不过三两日的时间,林珊已经见了十多个人,许多人一听是去村里教书,立马掉头就走了。
有些人走之前还不忘诋毁一句,从来都是高门大户里请教书先生,哪听过村里有书院的,想必只是用几筐烂菜叶子顶束?了。但说了这种话的人,都被红绡赏了个巴掌。
最后林珊选了两个落榜回乡的举人和一个会些功夫的武生,谈好相关事宜后把他们领回了村子,暂且安置在里正家。
两个教文化的一个月四两,武生只需要每日早晨跟下午教他们练半个时辰拳法,任务不重,所以只有一两。
每月四天假,还包食宿,这个条件算是不错的了。
两个举人一位姓朱一位姓周,他们都十分诧异,书院还请了个武生,在他们的印象中文武双全都是有钱的少爷们才能有的待遇。
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写到,“国力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大宣正是这样,重文轻武,大多数读书人都是身材单薄弱不禁风。
现代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她这个书院还小,暂时不打算开这么多科目,学些写字算数,再加一门体育就行了。
既要有正确的三观也得要有强健的体魄。
安顿好他们后,林珊又进了空间把小学的语文书跟数学书翻了出来。
普及阿拉伯数字非常有必要,只要九九乘法表背的滚瓜烂熟,加上对统计表的使用方法熟记于心,以后再不济好歹也能当个账房先生。
人教版的书把步骤都写的非常详细,所以她只需要用键盘在电脑上打出来,再转成繁体字打印出来就好了。
她把教材拿给了那两个先生看,阿拉伯数字他们理解的很快,十以内的加减法也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他们就学会了。
但百以内的加减法就有些让人烦躁了。
“这个题应该是等于六,个位得向十位借一。”
“那它何时还呢?”
……
“这道题应该是向前一位进一。”
“到底是去哪呢?”
……
林珊好像能明白当代父母的一些烦恼了,他们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肯定也有想打人的冲动。
教乘除法的时候也是让林珊气的直揉太阳穴,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科目,可能他俩都拘泥于死记硬背,脑子有时候会转不过弯来。
响鼓不用重锤,就怕她锤的并不是响鼓。
好在锤了三天后,这鼓终于是响了。
语文的教学他们轻车熟路,选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作为启蒙书,这些都很好,但林珊要求加上《朱子家训》这是清朝朱柏庐所著,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非常符合她想传播的理念。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周先生细细读来,不时点点头代表赞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