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万古昏君我为王 > 第19章 最后悔的决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群臣自然发现了李玄的异常。

    诸葛亮疑惑道:“陛下认识此物?”

    李玄收回心绪,笑着给诸葛亮解释道:“朕前些日子好像梦见过此物。”

    诸葛亮右手在袖中反复掐指推演,却见前途大雾朦胧,什么也推演不出,便继续问道:“在陛下梦中,此物有何功效?”

    所有大臣都竖起耳朵,包括沈括,也来到了李玄身前,静静等着下文。

    “朕梦见此物涂于巨石上,可做火球,用来攻城略地;朕还见此物可以用来照明取暖,再多,朕也记不清了。”

    沈括听完后便陷入了沉思。

    李玄打断沈括的思考,笑问道:“沈卿是如何发现此物的?”

    沈括正色道:“臣曾读东汉班固所著《汉书》,里面有一言:高奴有洧水可燃。臣当时十分疑惑,水怎么可以点燃呢?于是臣又继续翻阅古籍,唐朝段成武的《酉阳杂俎》记载: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燃灯,极明。高奴在我大楚延州境内,臣本着索本求真的宗旨,前往延州探查,经过臣多次实验,果然如此。”

    沈括喝了一杯茶,润了润喉,继续说道:“臣钻研此物已久,天下墨块都是用谷物研制,用时加水研磨成墨汁,臣想着,若是能开建工坊,加大产量,以此物制成墨块,便可为我大楚节省万担粮食。”

    “还有,大楚十三州,疆域较之他国小之又小,若能节省木材,纯粹以此物为燃料,生火做饭,又能为我大楚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臣想着,这届士子那么多,若是有一部分肯随着臣研究物理,发明创造,或许能将大楚推向另一个高峰。”

    文武群臣静静地看着沈括,没有一个人出声打断他。

    诸葛亮眼眶微湿,感叹道:“老夫也有连弩,孔明灯等发明,与沈尚书相比,确实远远不如。沈尚书功莫大焉。”

    诸葛亮环顾群臣:“老夫有一提议,本届科举士子张榜后,由沈尚书的工部先行选择人才,其余诸部再由吏部来统一分配,如何?”

    韩愈:“吏部无异议。”

    萧何:“户部无异议。”

    苏轼不在,礼部暂时由陆九渊担任尚书,也无异议。

    于谦:“兵部无异议。”

    包拯;“刑部无异议。”

    魏征:“御史台无异议。”

    李玄看着众臣一一表态,欣喜道:“沈卿劳苦功高,待科举之后,朕必有重赏!”

    沈括躬身致谢。

    李玄表面笑嘻嘻,心底却在骂娘。

    诸葛亮威望极重,俨然百官之首。有他挡在面前,我如何才能收拢权力啊!

    找机会贬谪他?暗杀他?都不行,还是得慢慢想方法啊!

    很快,便有士子倒出石油,以火折子点燃,一股浓烟升起,直上云霄。

    镇国公岳飞看着一股又一股升起的浓烟,问道:“沈尚书所言石油取之不尽,是否属实?”

    岳飞,南宋名将。军事家,战略家,诗人,中兴南宋。治军严整,所率岳家军所向睥睨,死后谥号“武穆”,配享宗庙。

    李玄回望岳飞:“岳国公有新的想法?”

    岳飞抱拳道:“大楚西部与周国接壤,周国烽火台延绵千里,凡有敌袭,便燃起狼烟示警。”

    “臣观这石油燃起烟雾与狼烟无异,若是行军也带上一些,凡遇敌袭,也可就地燃起,无论是示警还是寻求支援,都可以。”

    李玄点头:“岳国公的建议不错。”

    有士子用火点燃石油,有的士子则问身边将士要来一些滤网,还有一些则要来一些石灰,有的甚至伸出舌头,尝试着品尝。

    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在这些士子的手中浮现出来。

    有的士子很快用完了石油,只得向身旁将士询问,是否还有多余的。

    有的士子竟然提出,可不可以离开考场,但是遭到了拒绝。

    很快,第二题考试结束。

    沈括看着这万名士子,开始公布第三道考题的内容。

    只见沈括取出一块木板,木板背面平滑,正面一个又一个凸起的文字。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雕版印刷所用的木板。

    沈括开始介绍:“诸君所读书籍文字皆由雕版印刷而来。想必诸君也是第一次见此雕版。字分两种,一为阴文,一为阳文。诸君见那石碑上刻写的字,字体凹入石碑,读来清晰可辨,这便是阴文。而阳文则是把事先写好字迹的稿纸正面与木板相贴,工匠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凸出来的字体,就是阳文。”

    “而雕版印刷,则是在凸起的阳文上涂上墨汁,再把纸覆盖在上面。如我手中这一块,便是《论语》的一块刻板。”

    “可是雕版印刷有其必然的局限性。一者,刻板费时费工废料,凡有新书问世,或是旧籍翻新,必要工匠从新刻板;二者,大批的书版存储不便,诸君可知,我大楚三大书局,其仓库刻板堆积如山,需要耗费多少木材,刻板若遭虫蛀,若遇火灾,便功亏一篑;三者,有错字不易更正。若是一块刻板出现错字,那么诸君所读书籍必然错误,长此以往,贻害深远,即便侥幸发现错字,一个错字便废掉一块刻板,想必书商极不情愿,估计只能任由它错下去。”

    “沈某想问诸君,有无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之措施,如有,请写下来!”

    沈括说完就回到座位上喝茶去了,诸葛亮笑着看向沈括:“沈尚书,别藏着掖着了,你想必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说出来让我们这些老头长长见识。”

    诸葛亮一开口,文武群臣也坐不住了。

    “老沈,好东西要分享,快拿出来吧!”

    沈括架不住群臣热情邀请,只好无奈取出一些小铁块。其实,这也是他第一次被这么多臣子围着。

    “这是啥?”岳飞拿起一个铁块问道。

    沈括笑道:“有新的印刷方法可以解决,我叫他活字印刷术,你们手上拿着的,就是活字块!”

    尼玛的,沈括,你真是不当人啊,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这他么也是你发明的?

    李玄心中狂吼,让沈括担任主考官,估计是李玄做大楚皇帝以来最错误的一个决定了。

    你跟我说声音共振现象,我可以理解,毕竟你是物理学家嘛!

    你拿着用空穴效应制作出来的箭筒,只不过小小增强了大楚的军力,我也可以忍!

    你他么把石油给整出来了,咋滴,你是要把这大楚搞成现代化工业强国啊!你大楚好了我岂不是必死无疑,我还想登顶无道君王榜榜首呢!好在这是封建社会,我咬咬牙也可以忍。

    但是现在你给我整出一个活字印刷术,这我忍不了了,你他么是把老子往绝路上逼啊!

    沈括继续给群臣解惑:“其实这个活字印刷术不是我发明的,是我的一个老乡,他叫毕?N,他死了,我整理他遗物的时候发现的。”

    “用胶泥做成一个个正方形的毛坯,然后刻上反体的阳文,用火烧硬,一般的常用字备上十几个足够了,即便遇到冷僻字,也能现场制作,方便快捷。”

    “当然,为了方便拣字,可以按照声韵把它分类放在木格子里,比如用《广韵》来区分。”

    “我反复实验过,用胶泥做成的活字块只能用两三次,用木头做成的活字块也不持久,所以我稍微改进了一下,用铁块制成的活字块,一个字,可以反复用成千上万次,大大节省了成本。”

    “诸君且看,用活字制版恰恰避免了雕版的不足,无论任何一本书籍,都可以随时用活字来拼版印刷,且活字可以重复使用,所占空间极小,更加容易保存。”

    “我大楚近来人丁兴旺,用活字印刷术,也可以大大节约书籍印刷的成本,这样一来,我大楚便有更多的寒门子弟可以买得起书,我大楚就可以更好地教化自己的子民。”

    沈括说完后,群臣无不赞叹,所有臣子对他的印象都大为改观。

    而沈括,特意看向李玄,等着李玄的夸奖,却见李玄面色阴沉。

    李玄实在是笑不出来,他现在只想刀死沈括。

    见众臣子望来,李玄只能咬着牙从嘴里憋出一个好字。

    看来这大楚没一个好人呐!

    李玄心情实在糟糕,不待考试结束,便率先离开考场。

    结果回宫途中遇到蹲在宫门墙角叹气的辛坦夫。

    李玄好奇走了过去:“你小子不是要去操练那一万将士吗?蹲在这里作甚!”

    辛坦夫撇了撇嘴,只好把昨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辛坦夫昨天得了李玄允许后便大摇大摆去找禁军统领曹彬要人。

    结果曹彬压根当面前的小子不存在,自顾喝着茶。

    辛坦夫最见不得别人忽视自己,当即挺直胸膛。

    “喂,快点给人,这是陛下的口谕,你听到没有!”

    曹彬放下茶杯,抬起头看着辛坦夫,一种天然的压迫感扑面而来,辛坦夫仰头望天,宛若无觉。

    “你在跟本座说话?”

    辛坦夫摊开双手:“老头,你是瞎吗?这里除了你还有谁?”

    结果辛坦夫话还没说完,就从屋子里飞了出去,重重地落在地板上,彻底昏死过去。

    辛坦夫昏迷之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玛德,老子没有准备好,搞偷袭,有本事单挑啊!

    其实在辛坦夫昏迷不久后,楚灵卫统领纳兰容若便提着两坛上好的老酒来拜访曹彬。

    纳兰容若径直从辛坦夫身体上跨了过去,一路小跑进屋子。

    “老曹,小子给你带好酒来了!”

    曹彬拿起酒,随口问道:“你认识外面那二货?”

    纳兰容若立刻摇头:“外面谁呀?看着就像个傻缺!”

    “难得呀!你小子荣升正三品大员,还能来看老夫。”

    “说吧,什么事?”

    纳兰容若搓了搓手掌:“老曹,陛下有令,不许韩信带走一兵一卒。”

    说起这曹彬就生气,没好气道:“陛下不想给他兵马,封他大元帅作甚!”

    纳兰容若叹气道:“老曹,帮帮我吧!你是知道的,那些大将没有人将我放在眼里,我去传话,他们肯定不听,你帮我跟他们打个招呼!”

    曹彬道:“你太低估韩信了,你觉得他看得上那些兵马?再者,你觉得诸将会给他兵马?”

    “这件事你不用管了,对了,霍去病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到时候我把你引荐给他,你们都是年轻人,应该谈得来。”

    纳兰容若得了曹彬的许诺,便不再叹气,而是随口说道:“陛下打算送韩信百名士子,命我安插三位楚灵卫在里面。”

    “哦!我的人也潜入了韩信在西北边陲的元帅府中,到时候我们互通有无!”

    辛坦夫说自己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他不服气,又去找曹彬单挑,结果还是打不过。

    曹彬说,什么时候可以在他手下坚持五十招,什么时候就可以把兵马领走。

    李玄听完辛坦夫的讲述,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也随着辛坦夫蹲在墙角。

    合着老子说话没人听啊!诸葛老贼压根就不把我当回事,这修仙的曹彬也不听我调令,后宫卫子夫随意辱骂我,难道整个京城,我能用的人只有纳兰和辛坦夫这两个小子吗?

    本以为在官场上多出了一个沈括可以听我的,这沈括纯纯恶心老子啊!

    两条败狗蹲在墙角唉声叹气的时候,太庙那边的考试也接近尾声。

    所有士子交卷后便起身,聆听着沈括做最后的总结。

    沈括朝万名士子深深揖了一躬,朗声道:

    “沈某先行祝贺诸君,能够通过层层考核,立于此地。我大楚十三州风物广袤,人杰地灵,诸君乃十三州之翘楚人物,心怀高远,才学丰厚,假以时日,定能光耀大楚。”

    “沈某斗胆臆测,诸君远道而来,是为名,是为利,是为大展宏图。诸君寒窗十载,高中进士,或入翰林院,起笔草诏令;或入御史台,监视天下;或入吏户礼兵刑五部,掌人事、经济、文礼、军制、律法。最不济,也能下放地方,成为一父母官耳。”

    “若是不幸入我工部,必然顿足捶胸,痛哭流涕,高呼怀才不遇,明珠遗尘。而一国之发展,不在政治,而在民生,民生之发展,则在于工具。”

    “昔者神农氏刀耕火种,使人免受饥饿之苦;有巢氏建造房屋,使人免受风雨之苦;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免受寒冷之苦;伏羲氏创造八卦文字,民智大开。”

    “我辈立于盛世,当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创造有利于民生之工具,发明有利于家国之专利,推而广之,则万民兴,万民兴,则国家兴!”

    “故此,沈某恳切邀诸君入我工部,为天下苍生谋福!”

    万民士子齐齐作揖,拜谢沈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