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万古昏君我为王 > 第35章 状元探花辩古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天祥,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二十一岁中状元,诗文忠愤慷慨,气势豪放。多次起兵抗元,被俘后英勇就义。有《文山诗集》《指南录》传世,死后谥“忠烈”。

    李玄最擅长望气,自然能够看出文天祥头顶汇聚的浩然之气几乎要凝结为实质。

    这股浩然正气比之岳飞、于谦等朝中大员也不落下风。

    至于场中的士子,则在怀疑陛下是不是把榜眼和探花搞反了!

    肯定是搞反了,不然怎么会有一个女子进入前十甲呢?

    李玄笑着让文天祥站在王安石身边。

    李玄目光扫视前方,缓缓念出了新科状元的名字。

    “第一甲,状元司马光。”

    状元郎司马光在万众期待的眼光中走出,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四朝,政绩卓著。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堂十五年,编纂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传世,死后谥“文正”。

    但紧接着,就发生了一件李玄始料未及之事!

    司马光并未跪地谢恩,反而直视李玄。

    “草民心中有一一问,想当面请教陛下!”

    李玄上前一步,居高临下看向新科状元:“你当真要问?”

    司马光不说话。

    李玄猛然转头回望身后文臣,却见欧阳修以手抚须,神态自若。

    难道不是他?那会是谁?

    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竟然可以让新科状元舍弃功名,也要让朕下不来台。

    李玄眼中杀意更甚,盯着司马光看了一会,淡然道:“问!”

    司马光朗声道:

    “大楚律,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大楚律,女子不得参加科举!”

    “大楚律,假冒身份参加科举者,斩立决!”

    司马光一指点向李玄左侧的李清照。

    “妖女按律当斩!”

    司马光炯炯目光逼视李玄。

    “今日陛下以这妖女为第十甲,知法犯法,当向天下臣民谢罪!”

    李玄沉默了,这是一个死局。

    如果自己大动干戈,免去司马光新科状元的身份,那么无疑坐实了自己知法犯法的名声,届时天下人群起而攻之,搞不好皇位不保。

    如果自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打哈哈敷衍过去,那么照样会落入幕后主使的圈套,所有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自己心中的天平一旦失衡,那么就是天心民心失衡。自己以后推行政令肯定会困难重重。

    如果说拉上身后朝臣,说是和他们商议的共同结果,一来有操纵科举的嫌疑,二来也会被朝臣看低,原来我们的陛下连这点小事也处理不好!

    以上三种情况是李玄万万不能接受的,李玄还要维持着明君身份,去推行后面更大的计划,如果此时失去民心,朝局当然会更混乱,自己当然也会上升排名,但仅此而已,李玄不想因小失大,他想要颠覆大楚,需要很多读书人支持,需要很高的威信!

    可是如果自己承认了罪名,这不跟准备了十年的战争,还没开始就投降有什么区别。

    李玄还在思考对策,一旁的李清照站了出来。

    清脆的声音中透露着坚强,还有愤怒。

    “敢问司马兄,凭什么女子就不可以参与科举?”

    司马光看也不看李清照,淡然道:“我没有这种不守妇道的妹妹!”

    此言一出,引得满堂喝彩,甚至有不少士子吹起了口哨。

    “滚回家相夫教子去吧!别给女子丢脸!”

    “哈哈哈,兄台说错了,有男人敢要她吗?”

    霍去病起身往场下士子走去,岳飞摇了摇头,一指把霍去病定在原地。

    “小子,你就别给她添乱了!”

    李清照不理会场下士子的言语,眼含怒火,又问:“参加科举就是不守妇道吗?”

    司马光眉头微皱,毫不掩饰内心的厌恶:“女子持家,男子治国,此乃亘古不变之真理,你这妖女居心叵测,妄图颠覆乾坤!”

    李清照大吼道:“便是颠覆又何妨?”

    场中士子的反应更是猛烈,一个个振臂高呼。

    “荡妇,滚吧!”

    李清照终究难敌悠悠众口,嘴唇已经被牙齿咬出血迹,但始终没有落下一滴泪来。

    这个时候,沉默的王安石站了出来。

    王安石平静问道:“司马兄,大楚哪条律例写明女子不得参加科举,还请告知?”

    司马光很快回道:“这是亘古未变之理,放眼历朝历代,哪有女子参加科举的道理?”

    不等王安石说话,司马光又道:“怎么?你要为这妖女辩驳?”

    场中士子平静下来,仔细听着两人辩论。

    王安石上前一步:“司马兄,还请告知,有,还是没有?”

    司马光开始呼吁场中士子:“诸君寒窗十年,一心为国,却要被这妖女抢去功名,诸君甘心吗?”

    士子山呼:“不甘心!”

    “不甘心!”

    一声声不甘心回荡在广场。

    王安石还是平静问道:“司马兄为何不回答我的问题。”

    随后,王安石走上前来,平静面对万名士子。

    “既然司马兄不愿回答我的问题,那我来告诉诸位。”

    “大楚律例并无女子不得参与科举这一条!”

    王安石又加了一句:“诸君尚是举人之时,部分家境贫寒者会抽空成为一讼师,为民申冤,赚取酬劳。自然熟读我大楚律法,请诸君细细回想,可有女子不得参加科举这一条?”

    士子们开始低声讨论。

    王安石又道:“女子不得参与科举,这是自古流传的道理,历朝历代沿用至今。”

    很快,就有士子附和。

    但王安石又说道:“自古流传,便是对的吗?”

    “祖宗之法就一定要效仿吗?圣贤学说一定要敬畏吗?”

    司马说很快出口道:“混账,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语,你不侍祖宗,不敬前贤,没想到我大楚竟出了你这么一个离经叛道之徒!”

    王安石并不理会司马光,看向场中士子:“泱泱大楚,万古江河,圣贤钻木取火,我们如今却用火折子生活,难道也是不敬前贤吗?千年前以举孝廉入朝为官,今日却科举取士,难道也是不敬前贤吗?”

    “千年前好友相见须行跪拜之礼,今日却拱手作揖,难道也是不敬前贤吗?”

    场中士子沉默了。

    王安石又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一味遵循古法,只是取死之道。古人之法未必适用今人,今人之法未必适用后人,不懂变通之人,早晚会成为时代的弃子!”

    李玄听罢,不由得感叹道:果然大楚不养闲人,区区一探花郎,就有如此见解,不过一想到这人叫王安石,李玄就释然了。

    毕竟在李玄的记忆中,王安石有一个称号: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看来得找机会把王安石拉来自己阵营,毕竟扰乱大楚,需要的就是王安石这种满腔热血,锐意进取,不遵古法之人。

    李玄接过王安石的话茬,朗声道:“朕,无错,亦无罪!”

    “朕能容纳我大楚亿万子民,尔等却不能容一区区女子,尔等数十载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啦?”

    “枉朕为尔等煞费心血,增添较往年十倍之名额。若是尔等只是为自己谋福,为自己所在阶层谋福,那这届科举,不如作废!”

    李玄的话掷地有声,万民士子噤声,没人敢在此时站出来说话。

    李玄指向李清照:“他的才学,是包括朕在内所有主考官公认的,还是尔等认为,朕会拿科举开玩笑!”

    “朕需要的人才,是能容纳天下万民,是视众生平等的人才,而不是眼里只有男女之别,祖宗之法的守旧废材!”

    “你们若真有实学,便用事实来击败她,而不是就只会出口诬人清白。”

    “朕不妨说句大话,李清照随意一篇诗词就能压得你们抬不起头来!”

    “你们这些废材若是不信,他日自可亲自站在李清照面前印证!”

    李玄加大音量:“朕且问尔等,你们是这种废材吗?”

    “不是!”

    “不是!”

    广场上的音量一阵盖过一阵。

    李玄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玄转身回问司马光:“状元郎,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朕?”

    司马光感受着李玄冰冷的目光,心中纵有种种辩驳的道理,此刻也不能说出口。

    若是此时再出声顶撞李玄,就真的是太把自己这个状元身份看成一回事了。

    司马光只是微微作揖便来到文天祥身边。

    李玄挥手:“你们十人站在最前方!”

    于是,三千名高中进士的士子便分梯次站好,共同面对着太庙前的文武官员。

    第一梯队是前十甲。

    第二梯队是前百甲。

    第三梯队是千名以内的士子。

    第四梯队是两千名以内的士子。

    第五梯队是三千名以内的士子。

    如果没有意外,这三千名士子将成为大楚未来百年的栋梁。

    可惜,他们遇到了李玄。

    李玄坐回原位,岳飞解开霍去病的穴道,招呼霍去病坐在自己身边。

    兵部尚书于谦还添油加醋道:“霍小子,你不行啊,要是老子年轻时,早把那些废物撂倒了!”

    没想到霍去病来了一句:“不如稍后小子和于尚书练练?”

    于谦赶忙摇头:“哈哈哈,老夫老啦!”

    接下来就是朝中各个机构挑选人才了,被选中的自然欢欣鼓舞,没有被选中的就只能等着朝廷分配了。

    按照之前的约定,工部尚书沈括第一个起身,来到前十甲面前。

    沈括还是那副古板面容,穿着紫色朝服。

    “你们十个,愿意入我工部者上前一步!”

    前十名统一抬头望天,不敢与沈括的目光对视,倒是李清照大眼睛朝着沈括看呀看。

    结果这次轮到沈括不敢与李清照对视了。

    开什么玩笑?我只是想安安心心搞发明,可不想把你这尊姑奶奶招进来,我可扛不住天下读书人的反噬!

    过了许久,沈括叹了一口气:看来壮大工部任重道远啊!

    沈括迈步朝第二梯队走去,就在这时,有一道怯怯的声音传出:“沈尚书,我想入工部!”

    沈括停下脚步,看着这个脸上写满紧张的年轻人,微笑道:“跟随自己心中所想,不用顾及老夫颜面!”

    结果这个年轻人似是下定决心,上前一步,大声道:“我想入工部!”

    所有人都看着这个年轻人,沈括也来到他身前:“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我叫宋应星,前十甲中名列第九!”

    沈括终于笑了:“哈哈哈,琼林宴后来我工部报到!”

    李玄看着这个年轻人,只觉得名字有些熟悉,好像在历史中还算个人物。

    宋应星,明朝著名科学家。一生致力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科学研究,著有《天工开物》《论气》《谈天》,其中《天工开物》为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沈括继续走到第二梯队:“愿意入我工部者,上前一步。”

    没有人站出来。

    沈括未做停留,来到第三梯队:“愿意入我工部者,上前一步。”

    依旧没有人站出来。

    三千名士子问完,最终只有九人站出来,愿意加入工部。

    剩余没有考中进士的七千名士子便在一旁起哄:“沈尚书,我们愿意入工部!”

    这些人本以为沈括不会搭理他们,没想到沈括笑道:

    “有利国利民之发明研究贡献者,无论是何身份,都可入我工部!”

    最终,加上宋应星,沈括也只招到十人。

    接下来就轮到吏部韩愈选人了,结果李玄先一步站起来。

    朝着韩愈赔笑道:“韩卿,朕也选几人如何?”

    韩愈面露不满:“陛下,若选士子入楚灵卫,恐大材小用,埋没人才!”

    李玄赶快摇头道:“韩卿误会了,朕想选一两个年轻人带在身边,年轻人嘛,总归思维活跃,可以弥补我们这些老头子的不足。”

    韩愈也是被李玄逗笑了,脸色晴朗起来,摇了摇手道:“陛下不也是年轻人,行了,陛下先选吧!陛下应该知道不能选谁?”韩愈说着瞄了一眼李清照。

    李玄自然点头。

    韩愈接着对第一梯队的九人道:“待在陛下身边,应该懂事,若是敢居心否测,蛊惑陛下,老夫要你们命!”

    其余八人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只有李清照在一旁撇嘴。

    李玄笑道:“行了,韩卿主掌吏部,乃六部之首,杀气越来越重,别吓坏了孩子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