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万古昏君我为王 > 第38章 韩信汇聚诸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日一早,李玄睁开眼,轻轻拍了一下身边人的翘臀。

    长孙无忧面色红润,娇哼一声,趴在李玄胸口。

    “改日把无忌兄长叫进宫一趟,朕好久未见我那大舅子了!”

    长孙无忧似是还没有睡醒,迷糊道:“陛下找兄长有要事?”

    李玄笑道:“没事,就是问问兄长有无入仕的想法。”

    李玄穿好衣衫:“无忧,朕过段时间再来看你!”

    长孙无忧顿时惊醒,随后便打算穿起衣物:“陛下,不妨用过早膳再走。”

    李玄只好把长孙无忧按回床上,轻轻亲了长孙无忧的脸颊。

    “朕还有要事与群臣相商,无忧累了一夜,好生休息吧!”

    李玄出了凤栖殿,阳光撒在李玄身上,李玄本来就面色萎靡,被光芒一照,更是头晕目眩,双腿一软,跌在地上。

    无奈之下,李玄只好招呼太监准备轿子,把自己抬到福宁宫。

    皇轿内,李玄不断用手按摩自己腰肢。

    淦,这一顿吃撑了。

    估计老子接下来几天双腿都是软的,看来还是得节制啊!

    李玄闭上眼睛,回味着昨日的春光,心神摇曳。

    这无忧小妞还真带劲,自己昨日好多招式,只是一点,无忧小妞就立马会了。

    李玄下了轿子,推开福宁宫大门,却见满地的纸张,桌案上趴着一个年轻人。

    直到此刻,李玄才想起,自己好像把王安石忘记了。

    李玄没有叫起王安石,把散落地上的纸张一一捡起。

    李玄低头看向其中一张,只见上面写着“农田水利法”五个大字,李玄细细看去。

    “农田如荒闲可事垦辟,瘠卤可变膏腴,旱地可为水田,水域可为耕地之类;”

    “水利如陂塘可修,灌溉可复,积潦可泄,圩堤可兴之类,吏民皆得自言,由州县实施,行之有效,按功利大小酬奖。”

    李玄看向伏在桌案上的王安石,内心不由叹道:果然是大才!可惜了,朕要用你的才干来灭国!

    李玄轻声走出宫外,伸手招来一太监:“去准备一些膳食,待探花郎醒了后与朕同食!”

    小太监看向屋内年轻人的目光充满敬佩,能让陛下这么对待的人可不多。

    明日参加完曹彬葬礼后便恢复早朝,看来自己今夜得走一趟魏征的御史台了。

    曹彬身死后,李玄以国礼葬之,并且废朝十日。又因韩信出京,士子张榜,早朝又推了几日。

    李玄想着朝中那些处处与自己作对的大臣,嘴角露出冷笑。

    呵,后天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日上三竿,王安石终于醒来,结果李玄即刻命人待王安石下去稀疏一番,等王安石再回来,桌上早已摆好美味佳肴,李玄笑着招呼王安石就坐。

    王安石受宠若惊,连连拜谢!

    李玄眼中笑意更甚:“朕总不能一直叫你探花郎吧!直呼名字又太过于生分,说说你的字。”

    王安石才拿起碗筷,又赶忙放下:“回禀陛下,卑职字介甫。”

    李玄又问:“介甫兄弟今年几岁了?”

    王安石直接跪在地上:“卑职身份卑微,当不得陛下如此称呼。卑职今年二十一。”

    “哦,朕比你年长三岁。从今以后,你我兄弟相称,不必拘泥于俗礼!”

    王安石依旧跪在地上:“陛下,卑职不敢!”

    李玄一瞪眼:“让你叫你就叫,只不过是私下相称而已,怕甚么!”

    王安石只能起身,李玄亲自为王安石夹去一根海参:“介甫兄弟,多吃点!”

    一顿饭,吃得李玄开怀大笑,心旷神怡。王安石依旧举止谨慎,不敢僭越。

    待两人饱餐后,李玄正色道:“这天下,究竟是谁人之天下?想好了吗?”

    这次王安石没有犹豫,直接道:“陛下,这天下,乃门阀士族之天下!”

    李玄哈哈大笑:“介甫,可愿与为兄并肩前行,斗一斗这门阀!”

    王安石目光燃起火焰,作揖沉声道:“介甫万死以报天恩!”

    李玄一连说三个“好”字:“你我兄弟今日便好好谋划一番,替大楚扫去这些蛀虫!”

    福宁宫内,王安石开始讲述自己的变法二十策。

    羽州境内,韩信的元帅府中也举行了一场秘密会议。

    参会之人不少,也不多。

    一张由黄花梨打造的长长会议桌。两侧各摆着四把交椅。

    韩信丰神如玉,端坐主位,身后站着谋士蒯通。

    左侧第一张椅子上坐着隋国君主杨广,身后跟着一位强壮的将领;

    左侧第二张椅子上坐着南唐君主李煜,身后跟着一位顾盼生姿的美人;

    左侧第三把椅子上坐着北齐君主高洋派来的一位代表,是一位身着宫装的半老女子;

    右侧第一把椅子上坐着南汉君主刘?,刘?身后跟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宦官;

    右侧第二把椅子上坐着周国君主姬宫涅,姬宫涅身后跟着一位道人;

    右侧第三把椅子上坐着元国君主铁锅派来的一位代表,是一位身披袈裟的得道高僧;

    至于左右两侧的末席,则是苏轼和孙武,只不过他们是被迫的,口不能语,只能听着。

    这一桌人,成分复杂。韩信把苏轼和孙武叫来旁听的目的很简单,便是告诉两人,今后好好待在羽州,别枉费心计逃出羽州,不可能的;同时也是想让两人认清形势。

    韩信开口第一句话就让场子冷了下来。

    “竟然有六国觊觎我大楚,真当韩某无能吗?”

    随后,韩信把目光投向元国君主铁锅派来的得道高僧。

    “其余五国与我大楚接壤,情有可原,你元国也想跑来分一杯羹?”

    高僧微笑着唱一句佛偈:“阿弥陀佛!贫僧法号元空。兵仙且容贫僧说句妄语。我元国以骑军立国,若论马上功夫,十五国中,未有抗衡者。何也?全因我元国盛产战马,我元国随意一匹乙等品质的战马,流落他国,都会成为军中将领的胯下宝驹!”

    元空说完看了几位君王一眼,颇有些自得,便继续道:“我大元皇帝对兵仙敬佩有加,然国事缠身,恨不得亲往,便命贫僧奉上亲笔书信一封。”

    元空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交到韩信桌前。

    韩信并未去碰书信,依旧冷冷看着元空。

    元空被看得头皮发麻,只好祭出大招:“我大元皇帝特意命贫僧备上薄礼一份。现如今,正有三千匹甲等战马等在我元国边境,兵仙若得这三千战马,何愁大事不成?”

    此言一出,桌上诸人目光闪动,所有人都知道骑军是镇国重器。而元国战马甲天下,这是天下皆知的,尤其是甲等战马,元国也不多见。三千匹甲等战马,便是三千可以摧毁一切的重甲骑军。

    所以,就连韩信也来了兴致。

    “说说条件!”

    元空再次双手合十:“不敢与兵仙谈条件,只是有一小小请求。”

    韩信换上笑容:“元空大师但说无妨!”

    “恳请兵仙帮助我元国皇帝扫除乱臣贼子!”

    韩信微微一笑:“早就听闻元国战乱四起,各地逆贼纷纷起义,哦,不,造反。不曾想,竟严重到了此等地步。”

    元空见话都说道这种份上了,直接跪伏在地上,颤音道:“如今逆贼已经攻占我大元半数疆土,贫僧恳请兵仙救我大元皇帝!”

    韩信看了一眼身后的蒯通,为难道:“可大楚战事将起,本帅也脱不开身啊!要不让你元国皇帝多坚持一会,等本帅攻占大楚后再发兵救援!”

    元空一咬牙,干脆起身伸出一只手掌:“五千,再多就没有了,就五千!”

    韩信和蒯通相视一笑,看来元国局势真的到了紧要关头,和我们的预测基本差不多。

    韩信起身笑道;“元空大师不妨在府上多住几日,至多一月,元国之危可解!”

    元空喜出望外:“还请元帅速速发兵!”

    韩信并没有回答元空的问题,而是看向被点了穴道的孙武:“兵圣大人不是好奇本帅另外的五千白羽轻骑去哪了吗?”

    “算算时间,如今已经在元国境内了!”

    元空听闻此言,并没有刚开始那么喜悦,反而冷汗直流。

    难道他早就算出我皇会请求援助?

    桌上几位君王听闻此言皆是内心一凛。

    隋国君主杨广拍手大笑:“兵仙算无遗策,朕心悦诚服!”

    韩信看向杨广,微笑道:“隋皇谬赞了,韩某在此先行谢过隋皇送来的战船。说实话,韩某确实不擅水战,隋皇此举,可谓雪中送炭!”

    杨广也不含糊,直接道:“朕可不像那元国的铁锅皇帝,朕没啥要求,就是单纯欣赏兵仙,想要结交兵仙这位兄弟。”

    韩信笑着拱手道:“随皇口口声声兵仙,生分了不是,对韩某直呼其名便是!”

    杨广一手拍向韩信肩膀:“韩兄弟爽快人,朕喜欢!”

    哪知韩信似是承受不住杨广大手带来的重量,肩膀一沉,竟然跌坐在地。

    门外当即涌入五十刀斧手,将众人围困起来。

    杨广顿时不知所措,连忙把韩信扶起,连连道歉。

    “朕这双糙手,早该砍了了事,韩兄弟,有没有被伤到?”

    杨广目光写满关切,韩信从地上爬起,挥手退去刀斧手,连连叫苦道:“杨兄这一掌差点要了韩信性命!”

    杨广竟是扇了自己一耳光:“要是韩兄弟除了什么事?朕怎么过得了心里这关啊?”

    韩信一边揉着肩膀,一边笑道:“杨兄不必自责,信身体孱弱,怪不得杨兄。早就听闻杨兄天生神力,力能搏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一桩桩,一幕幕都被桌上众人看在心里,原本韩信带来的压力顿时减轻不少。

    哼,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倒是孙武,张开嘴,无声的笑!

    杨广误伤了韩信,本就心烦,见孙武嘲笑,径直走到孙武身边,抬手就是一个大逼兜!

    “你也配叫兵圣?”

    孙武脸上杀意尽显!

    韩信只能起身劝住杨广。

    韩信接着看向南唐君主李煜,李煜生得一双狭长的眼眸,脸上常年挂着忧郁的气息。

    李煜开口道:“能否让朕与苏仙说两句话?”

    韩信笑道:“有何不可?”

    随后,就有一人解开苏轼穴道,苏轼没有说话,冷眼看着场中诸王!

    李煜眼中带着期盼,先是朝着苏轼一拜,然后自称末学。

    “请问苏仙,末学所写之词如何?”

    很可惜苏轼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垃圾”这个词语,不然苏轼肯定会这么说。

    苏轼的回答是:“亡国之音耳!”

    李煜听到这句话后并没有什么反应,而是继续说道:“末学在书法一道也有所心得,恳请苏仙品鉴!”

    李煜说着就问韩信要来笔墨,挥毫写下几个字递给苏轼。

    “末学自创书体,名为金错刀,词书体多用颤笔,一画三折笔锋。”

    苏轼只看了一眼,嗤笑道:“字还有几分嚼头,只是,你提得起刀?”

    李煜自动忽略了苏轼后面的话,神情激动,似是受到了莫大的嘉许,随后转头看向韩信:

    “朕愿举南唐一国之力助兵仙征伐天下,朕只求兵仙能将苏仙赠与!”

    韩信看了一眼李煜,微笑道;“韩某无法替苏学士做主,一切但凭苏学士心意!”

    场中众人敏锐察觉到了韩信对待苏轼和孙武的不同态度。

    不等李煜开口询问,苏轼直接干脆道:“滚回南唐做你的亡国皇帝!”

    李煜受此侮辱,宛若没事人一样,而是跟韩信换了一个要求:“朕之南唐国力羸弱,不堪一击,朕一生所爱,无非书画诗词一道,兵仙他日大楚称帝,朕愿奉兵仙为太上皇,奉兵仙之大楚为宗主国,依附大楚而生存,年年上贡!”

    韩信微笑道:“唐皇折煞信也!信何德何能,能得唐皇如此青睐!”

    韩信又道:“信不敢妄言,但信可以保证,只要南唐在今后战事为信开一便利之门,信自然涌泉相报!”

    李煜干脆答应下来。

    韩信目光在众人身上游走,最终停留在了周国君王姬宫涅身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