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 第153章 报纸的所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

    奉天殿。

    文武两班朝臣向朱元璋行一拜三叩的大礼之后,分列两班。

    而大朝会也是正式开始。

    按照流程,先是鸿胪寺官员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以及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

    如果皇帝要召见,那么便会宣入殿觐见。

    若是不见,则会在午门之外,行五拜三叩之礼,便算是完事了。

    老朱对于这些人多数都是不待见的,一般直接就免了。

    今日倒是有兴致宣了两人,还勉励了几句。

    接下来便是来自边关的奏报,必须先呈报上来,这是重中之重。

    北疆的鞑靼经过几次北征,也是安分了不少,少有动静。

    兵部尚书沈?贸隽凶啾?宋髂系恼绞虑榭觯?队褚丫?蕉ㄋ贾莸纳?遥?壳芭沙霾慷油??省

    铜仁的土司很识相,直接放弃了土司之权,愿意调往山东。

    早朝进行到这里还十分平静。

    等沈?没氐蕉恿校?癫抗僭钡亩恿兄?谐隼匆蝗耍?耸抢癫吭蓖饫纱飨觥

    戴霄躬身道:“启禀陛下,监察官员、肃正纲纪,乃是都察院之职责。”

    “如今报纸四处弹劾乡贤,攻讦官员,长此以往,那些百姓又有谁会将衙门放在眼中,这将导致朝廷威严受损啊!”

    礼部掌礼乐、学校、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

    虽为六部之一,但实际上权利却是最小的,平常在朝廷之上就是个小透明。

    就连礼部尚书在其他几位尚书面前都要低半个头。

    朱标没想到,今日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礼部的官员。

    看来他们是想要找点存在感了。

    朱标站在丹陛之下,淡淡地看了还在长篇大论的戴霄一眼。

    戴霄只感觉脖子一缩,直接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

    戴霄也是怕啊!

    谁人不知道报社乃是太子一力办起来的。

    而当今太子乃是大明朝最正统的继承人。

    便是古往今来,也没有哪个太子的地位有朱标这般稳固的。

    看这样子,自己好像是被太子记挂上了。

    当今皇帝年纪已经大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太子便会登基。

    被未来的皇帝记上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戴霄不想把太子得罪得太过,只好草草结尾,退了回去。

    戴霄之后,吏部的侍郎又是站了出来。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可以说是六部之中权利最大的部门。

    吏部侍郎明显更加老道一些,先是赞扬了太子创立报社于民有益,而后才开始指责报纸的逾越之举。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必须废除报纸,解散报社。

    接着又有三四个大臣站了出来,攻讦报纸,大有继续创办报纸,便是大逆不道,颠覆国本。

    报纸就是一个毒瘤!不除不足以平民愤。

    朱标一直淡淡地看着那些官员上蹿下跳,一直等他们说完,朱标这才好整以暇地站了出去。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众位臣工之言有失偏颇。”

    “从报纸创办至今,一共发现了大小案件三十二起。”

    “其中有三十起案件,经过锦衣卫调查确有其事,已经交由府衙按大明律法处理。”

    “那看来其中还是有虚假的案件了,如果这样的案件报出,那大明朝廷的威压何在?”吏部侍郎道。

    朱标看了他一眼,“我想李侍郎是误会了,剩下的两起,还在由锦衣卫调查之中,并没有报道出来。”

    “本宫敢保证报纸所报道之事,必然经过严密的调查取证,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朱标说道这里,目光扫过刚才攻讦报纸的几人。

    这些人皆是脖子一缩,朱标并非只知道仁慈,他能坐稳太子之位,能力手腕皆是出众!

    朱元璋此时轻咳一声,整个大殿顿时一片寂静。

    老朱这才缓缓开口:“太子盛德仁义,朕心甚慰,创办报纸也是为了天下黎民。”

    “朕以为办得好,不但不能取消,还要大办!不只是拘泥于应天府一地,要让天下百姓都能听到朕的声音,而报童传遍大明各地,更是能让朕听到百姓的声音!”

    “至于某些人弹劾报纸逾越职权,朕以为如果是行的端,坐的正的君子,又何必怕人监察。”

    “只有那些阴沟里的老鼠,才会害怕别人的目光!想要一直躲在暗处!”

    “朕已经决定了,报社定为正七品衙门。”

    群臣在下面不禁窃窃私语起来,朱皇帝还是如此刚愎自用,乾纲独断,不但要保留报社,还将其定为官方衙门。

    这样一来,报社就从一个边缘机构变成了正式的衙门,那便能够正当地行使权利了。

    而那些大臣更是内心一颤。

    原本就有一个锦衣卫在暗处盯着他们,现在又多了一个报社。

    这下恐怕连底裤什么颜色都要被扒出来了!

    便在这下大臣忧心忡忡的时候,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居敬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这报社的职权为何?”

    陈居敬原本是都察院右都御史,但詹徽被调任了福建布政使,陈居敬便顶替了詹徽的位置,目前是都察院的主官。

    “报社行邸报之职,将朝堂大事,边疆战报传遍大明百姓,也让百姓知道天下之事。”朱元璋说道。

    “另朕赋予报社吏员纠劾百司,监督地方,为朕之耳目。凡大臣奸邪、各地欺压良善者,报社皆可检举。”

    “陛下英明!”陈居敬道。

    闻言,百官皆是投来诧异和不满的眼神。

    陈居敬你这货不反对这报纸就算了,竟然还站到了太子那边,你清高,你了不起!

    但接着便听陈居敬道:“启禀陛下,都察院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而十三道监察御史,职责专属察纠内外百司的官邪,巡视漕运,巡视关税等务。”

    “既然报社也是纠劾百司,监督地方,那报社便应该纳入都察院管辖。”

    闻言,之前还不满的百官都是愣住了。

    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