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多重人格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 第260章 太平盛世!何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此话题,太平盛世。

    朱元璋第一时间就被吸引了过去。

    他身为君王,开国明君所追求的不正是这单单的四个大字吗?

    自古以来!

    君王莫过秦始皇,李世民。

    “而自唐之后,贞观之治便是天下君王所向往的一个终点。

    他朱元璋同样不例外。

    只不过太平盛世的概念,从朱楹的嘴里面提出。

    随即!汤和汤清,还有姚广孝口中的答案,渐渐落下。

    朱元璋的眉头皱得越来越深的。

    他表示着自己的立场,选择战队。

    “老汤,还有老汤家的姑娘,话说得不错。”

    “太平盛世本就应该是百姓的盛世。”

    可这话一说出口!朱元璋就觉得不对劲,就觉得哪哪都似乎藏着几分不是滋味。

    最后!朱元璋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了。

    他双手一拍,可眉头反而皱得更深了。

    “这盛世!”

    “若当真是老百姓的太平盛世,可咱家如今可是皇家呀!”

    “汤和冯胜包括徐达他们,如今可是权贵呀,包括标儿,你府上的几大门生也都是前朝百官。”

    朱元璋越说越觉得心里面有点不太舒服。

    即便他老朱是泥腿子起家,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如今的这一步,对于百姓也算是发自内心的想让他们吃饱饭过上安生日子。

    但由于立场不同,时机不同,朱元璋的内心也自然很不同。

    他,如今可是皇家呢。

    见父亲这般纠结,朱标眉头同样郁结。

    相比较朱元璋这个父亲,他这个懿文太子显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朱标想了一会,终究还是想不出一个大概。

    随即将目光看向老朱,主动宽慰地开口。

    “父皇,何不等楹弟这边解说一二呢,或许便能得到真知灼见。”

    “对对对!!!”

    朱元璋回过神来迅速点头,然后两父子继续偷听起来。

    安王府的墙角。

    安王府之内!

    面对汤和汤清两人的几分期盼,还有姚广孝的几分探讨。

    朱楹莞尔一笑。

    他给出了答案,答案现实而又残酷。

    “和尚说得对!”

    朱楹简简单单的几个大的落地。

    所有人的反应又是刮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暴。

    汤和瞬间摇头,更是直皱眉。

    “百姓若是没有太平盛世,若是不能吃饱饭过安生日子,这何为太平盛世?朱楹小子,你是不是胡说八道了?”

    相比较父亲这边而言,汤清反倒没父亲的这般毛毛躁躁。

    一脸沉思,过了许久。

    似乎才是有些几分迟疑的开口。

    “安王殿下之意,似乎只是在说太平盛世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大字,或者说这种现象跟百姓其实并没有关系的,对吗?”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汤清浑身上下都充斥着几分别扭。

    她终究也是在汤和膝下长大成人的,所以对于百姓,在他们这些一代打天下长辈的谆谆教导之下,还没养成那种跋扈的性子。

    还算是有这几分可取之处的,但也正是有了这几分可取之处。

    所以此时才显得这般左右为难。

    而显然。

    这边左右为难是无论如何也都改变不了的,那是由于阶级和阶级之间产生的利益冲突。

    谁让汤和如今是大明朝的信国公,不再是百姓,汤和之女汤清如今是大明朝的国公之女呢,不再是百姓之女。

    为百姓说话!

    似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对于他们这些权贵的阶层已经算是一种不小的迫害了。

    对于自己的破坏再小也都会被无限放大的,对于别人的破坏再大也都会被无限放小的。

    人性双标,这样的道理非常实用。

    汤清此话一出。

    朱楹没来得及开口。

    姚广孝轻轻自语。

    “汤清居士有着一颗慧心呀!”

    姚广孝如此开口。

    汤清轻轻道谢。

    而这会儿的功夫,汤和这个老国公似乎也渐渐醒转了过来。

    他再次看着朱楹。

    “朱楹小子,把话直说了吧,藏着掖着算什么一回事。”

    “太平盛世是谁写的呢?”

    朱楹先是出来一个问题,然后自问自答。

    “所谓太平盛世不过只是文人,笔杆子下书写的一篇篇的境况,好比那清明上河图,这图是谁所画!途中即便是有着当时汴京之时的寻常百姓。

    可跟他们又能有多大的关系呢?而且这画上所画的当真便是当时的汴京真实的情况吗?”

    朱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全都砸了下来,把汤和这个老国公砸得有些头晕目眩。

    汤和砸巴了一下嘴,感觉心里面不是一般的窝火憋屈,但怎么说都是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汤和心里面还是能够想得通的。

    很快,他脑筋就转了过来。

    汤和继续开口。

    “所以呀!”

    “百姓之家才需要寻求一条出路,穷文富武,大多数人都想科举为官,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昔日啊,陛下还有俺老汤一个一个的不都是如此吗?难不成朱楹你小子还打算变一变,试一试一直以来的天下?”

    汤和这么高声一言。

    朱楹摇头,表示拒绝。

    改变天下,这是太子大哥还有父皇那边的事,同他一个小小的藩王有什么关系?

    “我只不过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朱楹微微开口。

    同样把话题又扭转到了最初的起点,“那我大明朝想做到这太平盛世,便是需要有方才和尚口中所说的粮食。”

    “不巧!”

    朱楹淡淡一笑。

    三言两语之间,就将产三千斤和四千的红薯跟土豆一一说出。

    “在这大洋彼岸有一处大陆,其上便是种植着一些农作物的种子,将这些种子撒在我大明的疆域上!”

    “百姓饿肚子的事情,虽说还有可能发生,但却是绝对会大大缓解的。”

    说起此事!朱楹也不由得几分轻笑着开口。

    “记得数年前,杨宪此人不也正是拿着西洋之处的稻穗,成为了我大明朝的祥瑞吗?”

    “那些年,父皇这边可都是将这祥瑞高高挂在奉天殿之内呢。”

    朱楹旧事重提。

    这么一下子!汤和可不敢随意开口了。

    只是吐槽了一句。

    “此人!的确该杀。”

    但很快,汤和似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重点关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