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斯回到住处,换了一身衣服,依旧是没有忘记田埂之上的一幕。
“玉米是本公子新发现的一种作物,人和家畜都可以吃。”
“但是相比于稻米,口感和营养都差了不少。”
“可是胜在其产量十分之高,就算是用来喂猪,也不心疼!”
莫羽则是坐在屋檐之下,看着天空中的毛毛雨,眼里面闪动着一丝火热。
因为他想到了能改变整个泾水流域的东西。
“是这样吗?”
倘如玉米能得到大范围种植,那就不仅能解决养猪的问题!”
“连带着一些贫苦之地的人们也能够吃的上饭了!”
“不错啊,李相,一个小小的作物能让你想到这么多东西。”
“当然,玉米若是能推广到整个大秦,那自然是最好的。”
“不过,目前还是着眼于泾水为好!”
“一旦这里的人们掌握了本公子传授的技术,不仅能实现自给自足,还能够向外输出。”
“到时,凡是大秦的子民,都能享受到美味的豚肉!”
“公子,你所提出的养殖技术实在是太复杂!”
李斯摇摇头,也是有些担心。
“农人养豚的本事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本公子只是稍加改进而已。”
“就是在原有的方法上进一步深化!”
莫羽转过身,一脸认真。
“养豚这件事情,也是需要投入耐心时间和经历的。”
“这就好像李相你平日里写字一般,心越细,手越稳,写出来的东西不就越好吗?”
“所谓养殖方法,类比写字,只是让本就能说会写的书生掌握一些技巧罢了!”
“您这么一说,臣倒是能够理解几分!”
“当然,本公子的想法可远远不止于此!”
“除了养豚,您难道还有别的计划?”
李斯疑惑的问道,养殖家畜而已,难道莫羽还能够玩出花样来不成?
“本公子这样和你解释吧!”
在房中转了几圈,莫羽显得很是兴奋。
“假定现在有一个可以循环的圈,你我,豚以及众等家畜都在其上。”
“但从家畜过度到咱们身上是有些突兀的,但咱们把玉米填补在其中……”
虽然他尽力在解释,但反观李斯仍旧是一头雾水。
“再简单一点,就是猪吃玉米,但总要拉的吧,其产生的肥料又可以反哺土地。”
“土壤更加肥沃,产出更多的玉米,这样猪就有更多的食物了。”
“如此循环往复,能明白不?”
等到了肯定了答案,莫羽十分激动的舔了舔嘴唇。
“然后咱们将这个循环再扩大一点。”
“水田当中,不仅可以种水稻,也可以养鱼。”
“鱼粪则是能提供肥料,这样就不用挖鱼塘了!”
“若再深入一点构思,就可以在已经挖好的池塘周围种植桑树。”
“桑叶可以喂蚕,而蚕粪又是鱼儿的食物。”
“池塘底部的淤泥可以作为肥料,帮助桑树的成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莫羽话音刚落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模型。
他的心里很是清楚。
泾水现在看起来是一片肥沃之地,但用不了多久,北方的沙尘随风而来。
到时候就是黄沙遍地。
若是能提早作出改变,就能早一点整治环境,缓解所谓的自然污染。
当然,此般心思,深处大秦的原住民们自然是无从得知的。
“公子,竟然你如此精通此术,为何不将这种植养殖的技术编成一本书呢?”
“这样,也免得口口相传,纸张于世,作用就是如此。”
“日后也方便推广,让整个大秦的子民都受其裨益!”
沉思了片刻,李斯还是没有想明白,他是读书人,也只能提提建议了。
“好办法!既然如此,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写书这种麻烦事,莫羽自然是懒得去弄,反正身旁也是有着一个工具人,不用白不用。
“定然不负公子之托!”
听到这话,李斯心中也是有些震动。
他虽然不懂得所谓的理论知识,但此刻也是明白,自己在干一件能够改变世界的大事。
莫羽的每一件想法单独拿出来都是超越时代的东西。
而且李斯相信,这本农书自己一旦弄出来了,必定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他也能跟着沾沾光。
编篡农书,对于李斯这种饱读诗书的文人来说,或许有些专业不对口。
但大部分的构想都已经有了,自己只需要专属即可。
说不定还能将名字留存于此书之上。
后世之人在种树养蚕的时候,都能够记起曾今有他这样一个人。
“行,你去找王县令,让他给安排几个书生过来。”
“如此庞大的工作量,你一个人自然是无法完成的。”
“这事,既然要做,那就一定要做好!”
莫羽叮嘱了几句,也是放下心来,李斯怎么说也是大秦的左丞相,办事还是很靠谱的。
“诺!”
李斯深吸一口气,郑重的点了点头,转身来到桌子处,摊开一张宣纸,就开始写了起来。
一本农书的编篡,要涉及很多的方面。
莫羽也是没有离开,将心中想法给尽数吐露了出来。
农书,是给农人们阅读的律条,言语自然是要通俗易懂,最好能一条一条的标注。
甚至细化到每一步该作甚。
没写几条,李斯就被叫停了下来。
他一段话中,之乎者也就占了一半的字符,这让普通百姓如何能够通晓?
若种地的时候,还需要一个书生在旁翻译,那可就太滑稽了。
伴随着玉米出现,很多水利种植方面的知识就会多出来一大截。
而且不同的地方,还得有不同的规定。
农业生产若要总结起来,本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注意事项繁多,记载起来也是极为麻烦。
听了一会,李斯就皱起了眉头,原本还以为接到了一个好差事,却不曾想这么麻烦。
好在莫羽讲的很细,大部分都是用来填充已有的内容,倒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几个时辰过去,两人也仅仅是确确定了农书的名字,《大秦农律》。
相信此书一旦面世,绝对能给大秦百姓带来莫大的好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