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双大秦对比:始皇求我登基为帝!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此国有非彼国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先秦时期,土地虽然实行国有制,但依旧是存在着一个私有制的内核。

    封地终究是属于诸侯王所有,百姓只能在他们的福泽之下生活,每年耕种土地,获得的粮食则是需要上缴。

    若是碰上一个严苛的王,那么日子的苦难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的时候王不开心,都会杀些百姓以泄心头怨气。

    大秦立国之后,改国有为私有,表面上,看似所有的百姓都能合理地分配到土地,但实际上,却为底蕴深厚的贵族世家提供了土地兼并的机会。

    土地就是百姓的生命线,分配的方式也的确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在短短几年之间,大秦的国力就有了飞一般的提升。

    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私有制的确适合处于七国混乱当中的大秦,可眼下一无外敌,二无内患,在如此安稳的环境之下,上到贵族,下到百姓,都有了想要喘一口气的想法。

    就像所有的小溪最终都会汇入大海一般,分配下去的土地也终究免不了被兼并的后果。

    世家们虽然羽翼被剪除,可依旧是有着强大的财源。

    随着大秦开国之后爆发了几次战争,苛捐杂税不断增加,百姓肩膀之上的压力逐渐增大。

    此等情景和他们想要松懈的心思完全相反,为了活命,只能将自己名下的土地给卖出去,缓一时之急,可等硝烟过去,想要将其买回之时,却发现价格早已涨到了遥不可及的地步。

    在如此循环之下,土地就快速地聚集到了地主手中。

    依旧是出于无奈,百姓们只能前往地主官绅家里成为佃户,这便是土地私有化的最终归宿。

    社会动荡总会引起资产变动,私有的制度便导致了资产可以随意地在不同阶级值之间流动,最终升值或者涨价,都是拥有者说了算。

    百姓们过着苦哈哈的日子,生活也变得越发艰难起来。

    而部分没有卖掉土地的农人,也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天灾或者人祸,最终导致颗粒无收,陷入到绝境中,从而催生出卖地求生的想法。

    同时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秦对于土地的流转,并没有明确的法则规定,这也就导致了地主们往往能以一个极低的价格完成兼并。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垄断现象。

    “父皇,儿臣所说的国有制,和您所认为的不一样!”

    莫羽摇摇头,似乎早就知道嬴政会持反对意见。

    历史和过去已经证明国有制的失败,他自然是不会接受这样一个东西出现在大秦。

    “地主压迫百姓,会不断消解他们对于土地的热爱,同时生产积极性也会下降,将土地的所有权捏在大秦手中,只让百姓耕种,并不是分封土地!”

    说着,他拿起桌上的茶杯举例。

    “若将这只茶杯比作土地,父皇您代表朝廷,儿臣是百姓,现在要使用这茶杯喝水,就需要您的同意,但儿臣只有使用的权利,这茶杯依旧还是您的!”

    “这样做也有着不少好处,土地国有,在本质上还是将土地分配给百姓,这并未违背商鞅变法的初衷!”

    “其次,将所有土地都登记在册,也能够方便朝廷管理,同时也能隔绝兼并情况的出现,万一出了什么天灾人祸,种地的百姓也只需要承担很小的风险!”

    “而且,父皇您想想,若是让天下百姓得知,您再一次的让土地回到了他们手中,他们会多么感谢您,这无疑是能缓和朝廷和佃户之间的矛盾!”

    听着莫羽的解释,嬴政再一次的陷入到了思考中。

    总结一下,就是将土地以分封的制度,发放到百姓的名下,但百姓除了种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处置土地的能力。

    此般改革,倒是极为新颖,也没有走历史的老路。

    但嬴政疑惑的,土地私有制依旧是十分契合大秦,他并没有看出其所存在的问题。

    充其量,也就是工厂吸引了部分农人做工,而放弃了耕作而已。

    只要平衡好工厂的订单和农税,此事也并不难以解决。

    若是真应了莫羽所言,改革土地制度,那将会在整个大秦掀起一场风暴。

    同时,也会对世家贵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甚至有可能挑起他们的反叛。

    身为皇帝,每做出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对大秦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他必须考虑清楚。

    此番改制,已经涉及到了大秦的根本,将贵族和百姓放到了同一水平线之上。

    “父皇,儿臣只是提个建议,但此中问题,您必须想清楚了,据说您不久后会有东巡的想法,不如趁此机会,去真实的民间看一看,说不定心中就有答案了!”

    见嬴政面露犹豫,莫羽也不急。

    有些事情,还是要亲眼见证了,才能彻底下决心。

    “行!小羽,朕这就派几个信得过的官员,去民间暗访调查,若真如你所说……”

    点点头,嬴政也是答应了下来。

    “但是小羽,朕有一点不明白,以往也有许多国家实行国有制,为何他们都消失在了史书之中呢?”

    闻言,莫羽微微一愣,但很快就组织好了语言。

    商周时期的国有制,还十分简陋,种种缺陷,都导致了最后分裂格局。

    当然,这世界上也没有什么所谓完美的制度。

    究其原因,土地制度的内核还是在于激发生产力。

    “每一项改革和措施都不是万能的,就像是宝剑的两面,都能杀敌,推行土地制度的根本目的不就是为了刺激百姓种地吗?若脱离了这一点,再好的制度都是失败的!”

    “人口发展和经济增长,农业壮大离不开关系,这三者又能形成一股循环。”

    闻言,嬴政也是下意识地点点头。

    这些名词,他已经听过好几遍了,光从字面上还是能够理解的。

    “商周所实行的国有制,却赋予了诸侯王们过大的权力,土地在本质上,其实是由诸侯王所有,和种地的主导者百姓基本没有什么关系!”

    “随着诸侯国逐渐壮大,那么反叛自然就发生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