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逃荒之我的公寓可重置 > 第276章 自立二十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是中等兵,每天都有一两肉的份额,但是你们目前是下等兵待遇,三天才能吃一回肉,我们的怎么会和你们的一样呢!”

    那位驻军士兵补充道。

    “什么?这些只是下等兵的待遇?”

    \"怎么可能?这些可都是白米饭和大馒头啊!\"

    士兵们顿时惊呆了,纷纷站起身来,不敢相信地说道。

    原来这让他们满意极了的伙食竟然还不是最好的,仅仅是最基础的。

    “那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咱们县主麾下的中等兵每天一两肉,上等兵每天二两肉,县主亲兵每天三两肉,上等兵和亲兵每天早上还额外有一个鸡蛋一碗奶,所有士兵每月都有两斤糖......”

    “天爷呐!这简直比传闻中的待遇还要好!”

    夏国士兵们听得是目瞪口呆,被震撼得不行。

    他们没想到县主麾下士兵光是伙食的待遇就如此好。

    这让他们越发心急,越发想见到县主!

    他们真的对县主别无二心啊!

    到底该怎样才能让县主信任他们,留下他们呢?

    ——

    薛杉杉虽说是打算见城外的禁军,但却并不着急。

    因为要优先进行招募,暂时没有时间处理这边的事。

    而且她还有一些别的心思在里面。

    一是轻易得到的就不会珍惜。

    夏国的禁军可以说是全国待遇最优越,自身条件也是最好的一支军队,这些士兵多少都有些傲气在的。

    为了让他们加入她麾下后能真正听从指挥,而不是表面功夫,便必须打掉他们的傲气,让他们完完全全接受她的理念。

    二是她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他们的动作,以及在登记他们的个人资料后,专门对他们的身份进行核实。

    当然,不见并不是放着不管。

    她让谢长安派了一些对她的治下归属感极强且话多的士兵前去看守轮值。

    几乎都不用她再特别吩咐,那些士兵自然就会将她麾下的种种优厚待遇,以及不被欺压,同袍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幸福感讲给禁军听。

    有这些可见的利益,哪怕这些士兵不是真心投靠她,最后也难保很大一部分人会心动,最终选择真的投靠她。

    她这样做的目的,除了想要拉拢他们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这种优越,让他们明白,跟着她就会有好日子过!

    对江州府做好安排,李洵又给沙阳府的驻军下达了命令,让当地将领开始进行士兵训练考核,为接下来涨薪做好准备。

    还要准备让沙阳府境内的中原士兵回来换防。

    他们在攻克沙阳府全境时立下赫赫战功,还没有被表彰,甚至过年也无法回家。

    因此,薛杉杉准备让他们分批次回来,轮流好好休个假。

    至于人走后的缺口,便调集一部分新招的兵和原来在青阳府驻守的老兵去镇守。

    薛杉杉在忙于这些军政事务期间,青阳府之中,也来了不少来自各地的读书人。

    报名处,每天基本都有好几百人前来报名。

    报名的时候,他们需要在自己打算报考的设点,拿出自己的身份文书进行登记,并且选择是否接受调剂。

    最近青阳府的读书人特别多,每间酒肆茶楼都爆满,众人不管熟悉的不熟的,见了面总要互相问候一下。

    “兄台,你报了哪个司?”

    坐在柜台前的男子看了眼对面面容俊秀的少年,笑呵呵地问道。

    “在下对律法有几分研究,报了司法司。兄台你呢?”

    “我报的是人事司!”

    “人事司虽然相当于吏部,按说是大热门,可你知道吗?若是选中了就要跟一帮妇道人家一起共事的,而且,据说人事司那些女子,有的还是军奴出身呢。我听说财政司也是如此!”

    说到后头,这男子的语气中便难免有些不满,不过却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

    少年却道:

    “你还别瞧不起这两个部门,财政司可是相当于户部的,还是由县主亲姐掌管,就算限定了只招三成的男吏员,也是一堆人抢着报名呢!而且人事司,每天报名的也是爆满,其中好多都是男子。有些人为了进七司,可不在乎是不是跟女子共事......”

    听到这里,那男子忍不住摇了摇头。

    “真是伤风败俗啊!成何体统啊!连女子都能做官了......”

    “那有什么办法,能考得上就不错了,哪里还能挑三拣四。”

    许多男考生说起财政司与人事司,便难免有些怨言。

    可这是英明神武的青阳县主的决定,他们只能把怨言往肚子里咽下去。

    当地因为薛杉杉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可容不得别人说青阳县主半点不好,若是他们敢当众对青阳县主有什么不敬,恐怕就会引起众怒。

    之前有几个酸腐老书生说了几句青阳县主这是要颠倒阴阳的怨言,被民众们听到后,直接上手打,把这几个书生追了好几条街,打了个鼻青脸肿。

    更惨的是,被追打到街上的时候,好些人看热闹围观,一听说这些人辱骂青阳县主,那些妇人更是生气,将那些烂菜叶子、臭鸡蛋直接就往他们身上砸,手里没东西砸的,也要上前吐几口口水。

    到后来,这些人可谓是浑身脏污,遍体鳞伤,哭爹喊娘,最后被人抬到了衙门去,差点送了命。

    打那以后,就再也没人敢在公共场合说青阳县主的不是了。

    没办法,青阳府的这些老百姓之前过的日子太苦了,如今青阳县主让他们生活富足,让他们家女儿也能分到田地,家里多了收成,他们便打心里认为县主所做的决定都是对的。

    再说了,县主也是女子,不照样将青阳府管理得这么好?还统一了一直欺压他们的沙国,这些连夏国的皇帝都做不到,但是青阳县主做到了,所以女子做官又怎么了?

    况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要想在青阳县主治下做官,就得忍受这样的荒诞不是?

    毕竟这世上终究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的,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厌恶。

    就像现在。

    \"你这话我就不赞同了,你们若是对女子做官有意见,那就可以不要来咱们青阳府。咱们的青阳县主也是女子,来咱们青阳府没几年,但是做的一些事情,可是有史以来从未有男人能做到的。\"

    \"可不是吗!谁家没有女儿啊,我就要让我女儿去报名!\"

    有人附和,很快,周围的客人便纷纷点头。

    在一片争议声中,一批勇敢的女性踏出了深闺,来到了报名处。

    她们中既有出自名门望族的大小姐,也有刚刚脱离文盲、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工厂女工。

    原本,她们以为自己是孤独的,内心也充满了恐惧。

    然而,当她们到了报名处时,发现长长的队伍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女性,甚至连负责登记的书吏也是女性。

    这样的景象让她们的恐惧突然间就没了。

    原来,她们并非孤独的,她们还有着如此众多志同道合的姐妹。

    而且,她们还有青阳县主这位坚强有力的君主支持。

    只要她们勇往直前,全力以赴,终将能够像男性一样,做出一番事业来。

    而在报名期间,关注这样男女权益之争的人群其实只是少数。

    大多数人的目光,还是聚焦在这次考试将会有怎样的试题。

    在这些出题者中,除了周诸城这位原本就是周国的宰相,早年有著作可以参考外,其他出题者均没有著作。

    而且,据说策论与算学的试题都是由青阳县主亲自拟定的,让众人更是感到无从下手,心中忐忑起来。

    当然,一些聪明的考生们很快在经历了初期的迷茫后,就想到了好办法。

    他们开始向当地人请教青阳县主执政后推行的一系列政策,试图从中探寻她的理念。

    紧张的备考阶段过后,报名工作顺利完成。

    五日后的凌晨,考生们便在青阳府贡院门外排队等候入场,准备展开第一科算学考试。

    与传统科举考试需要在府内煎熬三天三夜,忍受寒冷、饥饿以及考场内弥漫的各种排泄物异味不同,青阳县主的考试方式让他们耳目一新。

    每科只用考一个半时辰,结束后便可到贡院茅厕方便,再排队领取餐食。

    用完餐后,稍作休息一个时辰,紧接着再展开下一门的杂学考试。

    结束后的考生可以返回客栈或住处休息,第二天按照相同的时间入场,迎接策论与律法的考试。

    与传统科举考试的严苛相比,青阳县主主持的官员选拔让考生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

    考完试后,本来就对青阳府万分好奇的他们甚至还有心情在青阳府四处游玩。

    因为成绩公布还需要时间,大家心情轻松,一些手头宽裕的读书人便纷纷留在了青阳府。

    在此期间,青阳府的商贾和百姓都赚得盆满钵满。

    参加考试的人络绎不绝,客栈的餐食供应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当地百姓见状,纷纷把家里的美食拿出来摆摊出售。

    与此同时,住处也变得紧张,一些不愿入住青阳县主提供的免费流民安置所的富有的考生,开始寻找民房借宿。

    此外,一些客商找不到客栈,也只能选择民房住宿。

    这对当地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终于放下书本游览的书生们惊讶地发现,青阳府的繁华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大量考生的涌入,吸引了周边的商贩纷至沓来,青阳府的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一片繁荣。

    不仅有各地的特产、美食,还有各种精彩的杂耍、歌舞表演,让人应接不暇。

    当地的富裕程度更是令人惊叹,午饭时间,随便走进哪个小巷,都能闻到令人垂涎三尺的肉香,许多家门口还挂着熏肉。

    孩子们手里拿着的基本都是面馍,这与其他地方青黄不接时节的稀粥和野菜形成了鲜明对比。

    后来他们得知,这些肉是青阳县主分发给百姓的,每人三十斤,家家户户都有份。

    这种对子民的大手笔付出让人们对青阳县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许多人感叹,青阳县主不仅是战神,更是一位盛世雄主。

    在她统治下,青阳府有望全面超越夏国,甚至其治下的所有领地也将迎来繁荣昌盛。

    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坚定了追随青阳县主的信念。

    ——

    薛杉杉将阅卷之事全权交给了总长周诸城处理,基本沿用了昔日礼部的流程,不过增加了一项对试卷进行匿名封存,两次阅卷评分,最后计算平均分排列名次。

    薛杉杉提前两天已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证实了前来投靠的禁军们的身份无误。

    随机抽查了五十多人,这五十多人,几乎都是流民出身,在京城举目无亲,主动报名前往燕山关。

    与他们自己的陈述基本上是相符的。

    因此,薛杉杉在考试结束后,便起程前往江州城,一方面她要准备考核江州城守军,确定守军的军饷等级,另一方面则是去接见这些禁军们。

    在江州城外苦等二十天后,禁军们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县主谕旨,宣禁军营都头王余文、刘青松、万思觐见!”

    这三人正是组织禁军叛逃的领导者。

    闻此消息后,全军都沸腾了起来。

    “县主竟然要亲自前来,太好了!”

    “都头们,你们可一定要好好表现!”

    “都头,全军的希望可都在你们身上了!”

    士兵们纷纷对即将入城的都头们叮嘱。

    实际上王余文、刘青松、万思三人心中也忐忑不安。

    被晾了这么久,他们深感青阳县主对他们这支多达一万人的军队并无太多重视。

    他们不知道是不是青阳县主因为他们曾是夏皇的直属禁军,而不愿信任他们。

    若是青阳县主不肯接纳他们,他们又背叛了夏皇,今后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到了青阳县主治下,甚至连落草为寇都无法实现,因为据说周边的匪窝都被县主率军清扫一空。

    再者,就算他们有意落草为寇或者再另起炉灶,手下的人却一心想投奔县主,也不会愿意跟随他们。

    踏入江州城军营,三人迈进帅帐,便见上首端坐着一个容貌俊秀,身姿挺拔的年轻女子,那年轻女子如同寒光四溢的利刃,危险又霸道,上位者的威严尽显。

    三人不敢有丝毫怠慢,目光端正,不敢乱瞟。

    “参见郡王!”三人立马跪拜。

    薛杉杉神态自若地说:“起来吧。”

    接着她问道:“你们曾在禁军哪个大营效力?为何前来投奔我?”

    三人如实禀告自己的经历。

    王余文道自己原是禁军虎威军十一都都头,因与虎威将军不和,备受排挤,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刘青松则曾是禁军虎贲军二十一都都头,不满朝廷与戎族和谈,丧权辱国。

    他愤愤而谈:

    “小的以为,既然投身入伍,自当为了保护百姓与蛮夷抗争到底,可跟着朝廷向蛮夷低头实在太过窝囊!小的别无所求,惟愿追随县主这样的明主,建立千古未有之功业!”

    刘青松很年轻,只二十来岁,没什么背景却能升到都头,可见本人确实很有能力。

    这样的人,心中有大志向也很正常。

    而万思则因十三岁的儿子被张太师之子欺凌致死,决心为其报仇。

    三人或壮志未酬,或有深仇大恨,皆有离禁军而不能的理由。

    这些与薛杉杉在京城的线报相符,证实三人所言非虚。

    “县主,我等愿投效您,今后必忠诚效力,绝无二心。请您收下我们!”

    “县主,跟随我们来的将士们大多都是些可怜人,也都是真心仰慕于您的,还望县主给我们一个机会。”

    三人诚挚的请求,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薛杉杉思索片刻,道:

    “若你们真心归顺,也并非不可。但须从普通士兵做起,接受训练,军饷方面也只能按照禁军标准发放。三个月后,依据训练成绩和战功考核定等。你们可愿意?”

    三人闻言,先是一喜,随后又感到有些失落。但转念一想,从长远来看,此举有助于大家的利益,县主麾下不像是京城那么多弯弯绕绕,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努力,定能重获晋升。

    “小的们愿意接受!”

    薛杉杉满意地点头:“很好。王余文、刘青松、万思,本县主记住了你们。”

    三人心中顿时一喜。县主的神情和缓,能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意味着他们在县主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日后,你们随江州城守军一同前往青阳府,更换服饰,重新编号。”

    三人恭敬地领命,回去将青阳县主的答复告知众士兵。

    士兵们得知此事,兴奋地欢呼起来。

    虽然这次未能与其他士兵一同提升待遇,但他们毕竟是新人,不能与县主麾下的老兵平起平坐很正常。

    而且,即便保持禁军营的待遇标准,生活条件也已大大改善。

    他们信心满满地期待着三个月后的考核,相信只要努力训练和表现,必定能获得更好的待遇。

    于是,每个士兵心中都充满了斗志,对未来充满期待。

    三日后的清晨,青阳府变得异常繁华,城中的数万百姓纷纷向北门涌去。

    这群人中,有外地来参加科举的士子,有经商的商人,也有本地的居民。

    他们纷纷奔走相告,因为英雄们即将归来,县主将在北郊举行盛大的犒赏仪式。

    那些外地士子虽曾听闻县主犒赏的盛况,却未曾亲见,得知县主允许百姓观看,便纷纷涌来一睹为快。

    本地居民则兴奋地谈论着另一个消息:据说有一万多名禁军前来投奔县主,他们在犒赏仪式后将会接受县主的检阅,改编换装,正式加入县主的麾下。”

    禁军可是夏天子的直属部队,他们的投奔无疑让青阳府的居民深感骄傲。

    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们怎能错过亲眼见证的机会?

    商人们则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毕竟北郊人潮涌动,正是做生意的好时机。

    为了这场犒赏仪式,青阳府的军事司早早就在北郊布置好了会场。

    会场被分为东西南北四部分,百姓和士子们从北门鱼贯而入,经过安检确认身上无武器后,便可进入东西两部分的山丘观众区。

    江州城守军与沙国战场换防回来的士兵首先入场接受检阅,然后集结成方阵,准备举行犒赏仪式。

    薛杉杉身着红色戎装,登上高台,一挥手,现场顿时战鼓擂动,旌旗飘扬,一股热血肃杀的气氛弥漫在整个会场。

    鼓声停止,数万人瞬间安静下来。薛杉杉微微点头示意,亲兵拿起简易的扩音器,洪亮地向全场宣布:“县主有令,犒赏仪式正式开始!”

    “下面有请在沙阳府立下首功的第三军第七营入场,接受县主检阅!”

    随着喊声,骑兵飞驰而出,传达消息。不久,一个千人的整齐方队雄赳赳气昂昂地骑马入场。马匹高大健壮,战士们身穿皮甲,矫健威风。

    距离台下三十步远,他们整齐划一地下马行礼,声音洪亮地山呼:“参见县主!”

    薛杉杉微微抬手:“众将士辛苦了,免礼平身。”

    众人整齐起身,变阵一分为二,各自上马,迅速在东西两边站定,腾出最中间的位置。接下来,另一个营队整齐地退到两边。直至两万多人的军队全部入场。

    尽管已经看过很多次,观众席上的百姓仍然被这威武雄壮的方阵所吸引。

    他们心中感叹,如此气势慑人的雄师,仅看一眼便能感受到其强大,难怪青阳县主能统一沙阳府。

    青阳府的本地人引以为豪,这些英勇的士兵正是他们的子弟兵!

    而外地人更是对青阳县主的治理充满向往。

    有了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守护,即便地处边疆,他们也无需担忧蛮夷的侵扰。相较之下,夏国边境战火不断,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乡何时会陷入蛮夷的铁蹄之下。

    唯有青阳县主的治理下,百姓才能真正过上太平日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