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 第155章 掉脑袋的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油墨一刷,铺上纸,稍微用滚轴滚动,一首诗就印好。

    朱棣取来,一看是李白的《将进酒》。

    朱棣不能淡定,这印刷效果也太好了吧,堪比雕版!

    甚至比雕版更好!

    雕版印刷的水平取决于刻字工匠水平的高低。

    一块雕版,印上几次便不行。

    所以雕版师傅必须不断重新刻版。

    但这也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还是雕版都是用木头制作,容易变形,且保存麻烦。

    制作起来更麻烦,一块版如果错一个字,全都废了!

    但眼前这个技术却不需要雕版,提前制作好活字,用时排版即可。

    材质为金属,不易变形,保存也更加方便简单。

    朱高炽向朱棣介绍这项技术发明的初衷,原本他教的那些孩子都需要教科书,军队里识字也需要使用很多书籍。

    然而市面上的书籍都太贵,这么大批量朱高炽也觉得太贵。

    所以就研发新技术。

    新技术不需要过于高超的工匠技艺,先制作出这样的金属字模,随后一把刻刀即可刻字。

    准备几十万个字模,当可支撑大规模印刷使用。

    成本相比之前,能够降低一半以上,而且越是往后,成本就越低,因为字模即便有损坏,也只是少数几个,重新制作也简单得很。

    一个工匠,一天下来可以刻上几百字。

    如果有几百工匠,一天下来就是几万字,几天不用就能刻一套。

    朱棣心中欣喜,有了这样技术,那编纂永乐大典的事儿,就会格外方便。

    朱棣见他虽然面有喜色,很明显并没有意识到其中价值,于是不动声色叫狗儿跟工匠都下去。

    朱高炽压低声音:“爹,您知道为何士人把控清林议论吗?”

    朱棣嗯一声,忽然抬起头:“你什么意思?”

    “大儒操控士林,是因为这些读书人,几乎是唯一能够发表自己意见的群体。他们是领袖。”

    他伸手指着外面:“像这样的谣言,肯定有士人参与其中。”

    “普通百姓哪里知道对错,很多士人都看不清,但士人有渠道了解国家大事。”

    说到这儿他重重叹气,“等他们了解发生的大事,便会加进去对自己有利的解释,至于朝廷的政策如何,关他们屁事?”

    “为何生员议政屡禁不止?

    他们不可能不议政,这是他们之所以是领袖的主要原因。朝廷无法与百姓直接对话!”

    朱高炽眼睛瞪圆:“这叫什么?这叫舆论霸权!

    朝廷只能通过士人统治,是因为他们是百姓的代言人!而这一切都构筑在他们有渠道了解国家大事上!”

    朱棣神色终于凝重,“此事我早知道,奈何没有好办法。”

    “这好办,朝廷不是有邸报么?我们把邸报变成面向所有人的。”

    “胡闹!朝廷大事岂可儿戏。”

    朱高炽见他还没醒悟过来,急忙道:“父王误会。当然不能直接发,士人可以选择性向百姓解释政策,我们为什么不能?”

    朱棣眼前突然一亮,嘿,思维方式这才转过来。

    对啊,那些儒生胡说八道,为何我不能直接跟百姓说,干嘛还要经过儒生呢?

    “你早有预谋?”

    朱高炽笑道:“爹,朝廷必须要有自己发声的渠道,而且这个渠道还会暂时垄断。”

    以前没有朝廷想到此事吗?

    当然不是,但高昂的成本,导致此事根本没有可执行性。

    但铅活字出现后,一切不可能都将成为可能。

    至于由此需要建立报社,进行市场化推行,都是小事,朱高炽向朱棣一说,他立刻同意。

    朱高炽要求朱棣给人给钱给地。

    朱棣则要求他必须把制作方法交到宫中。

    朱高炽道:“父王非是儿臣信不过那些人,但这套技术其实关联的还有货币印刷技术,等我们研发完货币后再公开。”

    朱棣道:“那岂不是天下人都知道货币如何印刷?”

    朱高炽笑道:“当然不会,印刷技术谁都知道,我们只能在纸张跟油墨上想办法。”

    朱棣点点头,只要有办法那就好说。

    距离皇宫约有二十多里的秦淮河上游,此时有条船,这条船乃是一个早年间名动京城的名妓所有。

    此时画舫在河中间,丫鬟小厮则都躲在底层,房间里四个男人相对而坐,满桌酒菜无人动筷。

    这其中有个胖子,油乎乎的脸,许是太热,他解开领子处扣子,露出花白胸口。

    他的左手边是个老员外,四十多岁,满身佩玉。

    再往左赫然是那日潜入汉王府的中年文士。

    最后一位是个官员模样的人,五十岁左右,手拿文士扇轻摇。

    中年文士道:“我已说动汉王,他会暗中使力,此时他不敢太过冒头。”

    胖子道:“朝堂上怎么样?”

    官员模样人道:“已经安排好,御使刘骞,向来刚正不阿,最是讨厌武人,如今城西军营闹出的大事,我已叫人悄悄透给他。

    他明日必定上书,几位大人那儿也都打点好,明天肯定替我们办事。”

    胖子连连点头,“不过这事别对准陛下,对准朱高炽即可。”

    官员皱眉道:“孔先生,陛下对他似乎多有宠溺,这等小事能扳倒他么?”

    胖子往嘴里倒口酒,“这次扳不倒也没关系,他最看中的不就是那几个作坊吗?

    我们只要掐断羊毛,到时候叫他有苦说不出。”

    说完他又看向那个商人模样的人,“到时候你们可得出力,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放心!我已经联络几大盐商,到时候肯定会搅得朝廷天翻地覆,到那时,陛下就算再英明神武,也不可能继续立他为太子。”

    “嗯,只要做成此事,咱们就都安全了。”胖子点头。

    官员忽然道:“前朝那几个遗老,要不要联络?”

    遗老指的是黄子澄等人。

    孔先生不耐烦摆手:“那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么大的优势都能让朱棣翻盘,实在叫人齿冷。”

    官员道:“他们中间还是有很大能量的,影响也大,如果由他们出面,我们的赢面更大。”

    “别了,这是掉脑袋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此事到此为止,就算将来查出,我孔家也绝不会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