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红鸾记 > 第一章 动红鸾坤娘初议亲 牵红线云铮再结…

第一章 动红鸾坤娘初议亲 牵红线云铮再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唐太宗贞观年间,大诗人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被委任为巩县令,举家由襄阳迁居巩县城。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都生于巩县,长于巩县,即使外出做官家也没有搬走。公元721年农历正月初一,诗圣杜甫诞生于巩县城东笔架山下的窑洞内。他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忧国忧民辉煌壮丽的诗篇,是巩县的骄傲。

    宋陵即北宋皇陵,地处郑州、洛阳之间的巩义市,南有嵩山,北有黄河;是北宋(9601127年)皇帝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寝。有皇帝及皇后、大臣等的陵墓300余座,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现地上所存700多件精美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如果你来到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看似平凡却底蕴深厚的小城,原名孝义的县城内仍然可以寻访杜甫草堂的遗址和庞大的宋陵陵寝群。

    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出生在巩县西南部一个著名的镇子里,镇子的名字叫回郭镇。回郭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距今五千年前,传说这里曾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镇东柏坡岗上有一金代汾阳王庙。明宣德年间,翰林院侍读学士周叙奉旨\"在巩祀宗陵\"道经庙前,见\"环庙古柏树万株,苍翠未然可爱\"。这便是有名的东周(巩县)八景之一\"古柏南岗\"。今已伐废,但存石碑一通,详细介绍了汾阳王郭子仪驻驾回师斩妖的故事。石碑记云:为平\"安史之乱\",\"郭令公道经是邑\"。曾停驾安乐乡(在镇西一华里处,即现在的驻驾庄村),\"粮草俱绝,征求于此\",郡人跪而告曰:\"草可得而粮不可得\",问其故,告曰:\"是邑之南岗,常有妖雾交腾,散于田野,年租之外,余无所得\"。郭令公为民除害,\"翌日领兵此岗下\",找到妖风出口,指之曰:\"四方之乱,予皆扫除,妖氛敢为害邪!军还冢而回\"。郭把剑直**顶,以镇妖邪。\"自是后,妖氛不复为灾,郡人蒙福,五谷丰登\"。人们为纪念他的功绩,在岗上修了汾阳王庙,堵死妖风口,再建\"遏风洞\"。从此郭子仪回军除邪这一举动便铭刻在人们心中,灰头坡由此演变为\"回郭头\"。

    道光十六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也就是1836年,我们的女主人公诞生在回郭镇中部的一个小村庄里,村子的名字叫石湾村。此村三面环坡,一面临水,正是风水极佳之处。三面坡均有名字,其中三竹岭便是何正扬何家所在之地。父亲何正扬抱起这个仿若年画娃娃似的襁褓里的次女,不禁喜上心头,连夜翻遍书房的康熙大词典,琢磨再三,为女儿取名何秀坤。坤娘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乃是一团福相。更兼一双秀目顾盼有神,两弯月牙般的眉毛高挑入鬓,就好像任是谁也不能使她屈服的样子。她挺直的鼻梁下面,薄薄的双唇轻轻抿着,简直是一瓣含苞的桃花。

    在坤娘之上,何正扬已经拥有了一儿一女,长子何战豪,今年九岁,已经在私塾念了一年的书了。长女何书月,今年五岁半,此刻正围在父亲膝边满怀欣喜地轻轻抚摸二妹的小脸蛋。何战豪从小不是十分爱读书,倒是喜欢舞刀弄棒的,白天在私塾念书,一到闲暇时光,便跟着民团队长何九练功夫。何正扬忙于自家生意,哪有功夫管他。好在战豪这孩子,除了爱学武,并不是个惹祸的主儿,倒也省心。何书月则在母亲的教导下,俨然已经是个小淑女的模样了。她坐立有方,言语得当,心地善良,不止在父母面前是个乖乖女,就是在下人面前,也非常和善,合家上下没有不喜欢大小姐的。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坤娘已经长到了二九年华。照理说,十五岁行了及笄礼,女子就可以议亲了。大姐书月就是在十五岁的时候,父亲与远在五灵山的知己富户魏家结了亲,把书月许配给了魏家长子魏清泽,早在五年前也就是书月满了18岁以后就出了阁,做了魏家的大少奶奶。然而坤娘却因为家事繁重,重担在肩,一直延误至十八了还不曾许下人家。

    莫非小时那么可爱的坤娘竟然长残了吗?还是坤娘的性格有什么异常之处吗?莫非是何家有了什么变故导致了媒人忘记了上门求亲了吗?

    都不是。这三年来,媒人早就因坤娘的才貌名声在外而踏破了门槛,兀奈由于二小姐掌管着合府的内务,一直脱身不得,何正扬老爷子始终不舍得女儿出阁,一误再误,今年已然满了十八岁,再也耽误不得了。

    此刻何正扬夫妇二人正在前院正房的堂屋接待一位已经到访几次的大媒人,说得正是坤娘的亲事。这位大媒非比寻常,乃是本村的村长,族中的元老何正轩。

    既然来头这么大,说亲的对方自然也不是平常人家。话说男方的身世与何家也是颇有一拼啊!这位少爷名叫李云铮,年方十七,家住本镇清溪村庙岭坡,本是方圆百里闻名县乡的中医世家老中医李湛阳的嫡亲孙子,在孙辈中排行第五,自小跟随祖父行医开方,深受李湛阳老先生的喜爱。无论是在家坐堂,还是出诊在外,李云铮始终跟随在侧,祖父诊病,他做记录,祖父开方,他给抓药,爷孙二人配合十分默契,故此老先生一时一刻也离不得这个孙子。却说李云铮久受历练,养成了通身谦和知礼的气度,兼之外形俊朗,谈吐不凡,在少年人中,已然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了。只是不知为什么,年前曾经议过亲了,订下了杨家寨的书香门第张秀才家的长女张玉珠,未及成亲,竟病故了。一时之间使人措手不及,李湛阳老先生甚为着急,连连着儿子李鸿?尽快寻定另一门亲事,别的都不要紧,最要紧是女方一定要身体健康,面有福相才好,哪怕家里艰难些,只要人品好相貌好,不过接济对方一下就好。

    李鸿?在父亲的训斥下,也是着了慌,请了附近有名的媒婆来家,将父亲的愿望和要求一一说明,希望尽快找到这么一位符合条件的姑娘,成其佳偶。

    这些媒婆左右打量,心中暗想,话是如此说,女方若是只看相貌人品,不看家世的话,只怕小门小户出来的不知礼仪,也难成为五少爷的良配。老先生闻名遐迩,怎么能草率行事。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敢随意应承。忽然原来为云铮说过亲的娘家是杨树寨的贺媒婆双眼一亮,想起一个人来,不由得欢喜过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