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会后,陈玉成部由潜山过舒城,占庐州,9月直逼滁州乌衣。在这里与李秀成部会师。
太平军奋力合击清江北大营统帅德兴阿和蒙古都统胜保。为了消灭清军主力胜保的骑兵,陈玉成部署了一支伏兵刀牌手。
25日,胜保骑兵来犯,横冲直撞,气势汹汹,刀牌手一跃而起冲入敌阵,盾牌护身,刀削马足,杀得敌人人仰马翻,胜保落荒而逃。
紧接着一举攻下浦口,歼敌一万余人,使得德兴阿付出巨大代价。
李续宾比德兴阿的运气可好多了,他连占潜山、桐城、舒城,进抵庐州城南70里的三河镇。
三河镇位于界河(今丰乐河)南岸,东濒巢湖,是庐州南面的屏障。
该镇原无城垣,太平军占领后,新筑了城墙,外添砖垒9座,凭河设险,广屯粮草军火,接济庐州、天京,因而在经济,军事上都居重要地位。
当时太平军守将为吴定规。当李续宾率军北进时,陈玉成会同后军主将李秀成攻破江北大营,并连下六合,扬州。
李续宾一月之内,连下四城,进军迅猛,但部队伤亡较重。仅舒城一战,湘军\"阵亡不少,带伤约五百人以外。\"
他也感到兵力不足,在进军三河时向朝廷报告说,\"臣所部八千人因克复潜山,太湖、桐城及此间(舒城)留兵防守,分去三千人。数月以来,时常苦战未尝得一日之休止。伤损精锐,疮痍满目,现已不满五千人,皆系疲弱之卒。三河一带悍贼虽多,自揣犹足以制。若遇大股援贼,兵力亦恐难支。\"
尽管如此,他仍抱侥幸心理,指望能在太平军援军到达之前,迅速攻下三河。湘军开始进攻三河镇外太平军营垒,近者被其火药所焚,远者遭其枪炮所轰,难以近其城垒。李续宾见状,只得收兵。
7日,他再次分兵三路进攻,仍遭太平军的顽强抵抗,损失3000余人才攻下镇外9垒。
是日,陈玉成率大队援军赶到,扎营于三河镇西南30里的金牛镇。稍后,李秀成也率部赶到,驻于三河镇东南30里的白石山。
太平军大队援兵及时赶到,众达10万人,声势甚壮。李续宾部湘军陷入太乎军的包围。此时,他已感到胜负之机,殊难预料,他的部下也劝他退守桐城。
但李续宾继攻占武昌之后,又克名城九江,为一股虚骄之气所支配,虽知战胜的可能不大,却不肯撤退,决心在三河与太平军决一死战。
15日深夜,李续宾派兵7营分左、中、右三路偷袭金牛镇。
次日黎明,当行至距三河镇15里的樊家渡王家祠堂时,与陈玉成军遭遇。
激战开始时湘军曾一度得手,杀退太平军。当湘军正要追击时,忽大雾迷漫,咫尺难辨。
陈玉成亲率火队从湘军左后杀出,将湘军偷袭部队中右路围困在烟筒岗一带。
李续宾闻报,急率4营往援,连续冲锋十数次,均不得入,只好撤回大营坚守。
此时,驻扎于白石山的李秀成部闻声赶来助战,三河镇守军也立即出击,将李续宾大营团团包围,7座营垒被太平军逐一攻破。
李续宾虽勇气百倍,怒马当先,往来奋击,但终不能出,最后在激战中阵亡(一说自缢)。时年41岁。
三河之战,李续宾所部5000精锐全部被歼。
陈玉成、李秀成于三河大捷后,即乘胜南进,接连收复了舒城,桐城、潜山。围攻安庆的都兴阿部也被迫撤回太湖。
陈玉成、李秀成乘胜分兵横扫苏北战场,各路敌兵,望风溃散。
曾国藩闻听李续宾所部全军覆没的消息,痛哭流涕,湘军上下心灰意冷,无不感觉一个石达开已然难以抵挡,谁知现在又出来陈玉成李秀成两位小将军英勇无比,失败已成必然了。
1860年,太平军发动了围歼江南大营的战役。
太平军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李秀成从芜湖发年兵,昼夜急驰,突然攻占敌人粮饷基地杭州,以引诱江南大营分兵来救。
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果然中计。
李秀成当即回师与从上游赶来的陈玉成部猛烈合击江南大营,连破清军营垒五十余座,数万清兵溃散,和春狼狈逃窜。
营内存银十余万,军火局内所有枪炮、火药、铅子等项不计其数,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吕。粉碎江南大营的胜利,再次解除了天京之围。
开京解围后,1860年5月,洪秀全在天京主持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洪秀全批准了洪仁?提出的战略计划。
为了执行先东进、后西上的方针,陈玉成、李秀成在人民支持下以破竹之势,迅速解放了江浙大部分地区,江南清军几乎全部瓦解,清将和春等在绝望中自杀。
曾在香港居住多年,1859年到天京(即南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的洪仁?,究竟是何许人也?
却原来洪仁?也是洪家帮的人,是洪秀全的族弟,然而此人却不象洪秀全的寻两位哥哥一般是目不识丁的糊涂蛋。
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历数,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以教村塾为生。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洪仁?洗礼入教。
洪秀全\"出游天下\"宣传教义时,洪仁?的家人不许他同行,未得同去,后在清远一带任塾师。一面教书,一面宣传教义,发展教徒。
洪秀全与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筹划起义时,洪仁?在清远,没有参加。
金田起义后,洪秀全驻军江口墟。洪仁?率50人西上至浔州,太平军已移营,洪仁?虽多次谋求去桂,都未成功。
后来,洪、冯两姓族人在清兵围捕下在谷岭起义,洪仁?赶到时事已失败。他被乡人捉住,挣脱绳索逃亡,于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到达香港。
这位**的忠实追随者,到了香港后,结识了瑞典巴色会教士韩山文从而受洗入教,韩山文死后,他任伦敦布道师,学习天文,留心西方文化,通过学习,洪仁?的思想认识达到了新的飞跃,他再也不是过去那个仅有农民意识的人,他已成为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
在他脑海里,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用发展资本主义来改造中国的方案,这就是日后他的《资政新篇》的由来。
咸丰八年,他离香港北上,于咸丰九年三月二十日(1859年4月22日)到达天京。
这时正值天京事变之后,早期的领袖或战死沙场,或在内讧中被戮,翼王石达开又率兵出走,天王洪秀全猜忌异姓,朝中无人。
天王一见到洪仁?,简直是喜出望外。他异常倚重洪仁?,不出一月,累累加封而至\"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命他总理朝政。
洪仁?受天王重用,很想有所作为。根据他对世界大势、西方文明的了解,写了一部《资政新篇》,进呈天王,主张接受西方文明,走西方强国富民之路。经天王批准刊行,成为天国后期的政治纲领和珍贵典籍。
然而在进入天京之前,洪仁?从未参与过任何军事战争,陡然被封王,天国群臣一片哗然。
天王洪秀全担心众人不服,遂加封了许多异姓王,最多的时候达二千多位王,并将诸王的权利分散,王虽为王,王实无王。年仅二十三岁的陈玉成也是在此次大批封王的浪潮中受封英王,李秀成受封忠王。
1860年,太平军发动了围歼江南大营的战役。
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联合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李秀成从芜湖发年兵,昼夜急驰,突然攻占敌人粮饷基地杭州,以引诱江南大营分兵来救。
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果然中计。
李秀成当即回师与从上游赶来的陈玉成部猛烈合击江南大营,连破清军营垒五十余座,数万清兵溃散,和春狼狈逃窜。营内存银十余万,军火局内所有枪炮、火药、铅子等项不计其数,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
二人乘胜追击,以破竹之势南下,迅速解放了江浙大部,和春绝望自尽。
得知此消息后,湘军统帅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统率湘、鄂军水陆师5万余,自湖北大举入皖,连陷太湖、潜山、石牌(今怀宁),直逼安庆。
曾国藩命其弟道员曾国荃率湘军陆师万余人相继进扎安庆北面的集贤关,与提督杨载福部湘军水师4000余人担任围城任务;副都统多隆阿、按察使李续宜率湘鄂军2万人驻扎桐城西南挂车河、青草塥,阻击太平军援军。
6月20日,杨载福水师攻陷安庆东路要地枞阳镇(今枞阳县),安庆被合围。是年秋,曾国荃督军在安庆城外掘长壕两道,前壕围城,后壕拒援。
当时的安庆仅有两万太平军驻守,天王洪秀全决定从江、浙战场调集兵力,分五路由大江南北并进,由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辅王杨辅清、定南主将黄文金、侍王李世贤、右军主将刘官芳五路攻击曾国藩大营。五路中,陈玉成、李秀成为主力,取钳形攻势,预定于次年春会师武汉,以调动围攻安庆之敌。其他三路主要是牵制皖南和江西湘军,并伺机歼敌。
11月下旬,陈玉成联合捻军龚得树等部共约10万余人,沿江北进至桐城西南挂车河一带。时安庆外围湘鄂军不足4万人,陈玉成于12月上旬试图直接救援安庆,为多隆阿、李续宜所阻。1861年1月,陈玉成又分兵攻枞阳,欲打破敌合围,也未成功。
这一次,陈玉成未能成功,是由于曾国藩改变了战略,不再上太平军的当了。
他早知道安庆乃石达开的根据地,是天国老巢,太平军决不可能放弃,故他调集重兵攻打安庆,任凭陈玉成采取何种围魏救赵的方法也好,围困其大营也好,他决不分兵来救,只一心攻陷安庆。
老谋深算的曾国藩终于开始扭转战局,胜了关键性的一仗。虽然陈玉成左奔右突,如何牵制,曾国痊始终未调动一兵一卒,直到安庆被攻陷。
安庆被围日紧,陈玉成心急如焚,率军救援几乎弹尽粮绝的安庆,他多方联络太平军,然而此时大家自顾不暇,李秀成转战江西,石达开自广西入川,谁都不轻松。
曾国藩,胡林翼再次派出重兵援助安庆,陈玉成孤军奋战。9月5日湘军终于突破安庆城,轰塌城墙,蜂拥登城,攻入城内,滥肆屠杀。叶芸来及平西主将吴定彩与万余守军全部殉难,安庆陷落。
陈玉成被迫退守庐州,这时他的处境十分困难,外有敌军多隆阿部进逼,内有天王洪秀全的革职处分,1862年5月,多隆阿围攻庐州,陈玉成决定弃城北走,同远征的西北军会合,这时,盘踞在寿州已暗投清军的苗沛霖诱劝陈玉成前往寿州,陈玉成不知是计,欣然前往。孰料中计为苗所擒,被送往清帅胜保营中。
胜保叫左右押陈玉成上来,命令英王跪下,英王大骂:“尔胜小孩,在妖朝第一误国庸臣。本总裁在天朝是开国元勋,本总裁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尔见仗即跑。在白云山踏尔二十五营,全军覆灭,尔带十余匹马抱头而窜,我叫饶你一条性命。我怎配跪你?好不自重的物件!”
胜保想以荣华富贵来诱降,陈玉成喝道:“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
1862年6月4日,陈玉成就义于河南延津,时年二十五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