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二战之超级间谍 > 第305章 婆罗洲新面貌(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相比于世界各地受美国大萧条影响不同以及国内的战乱不同,婆罗洲经历过短暂的战乱后很快就进入了正轨。

    不同于美华基金会、南华基金会专注于重工业这些的投资不同,其他南洋华商大多集中于轻工业或者简单的加工工业。

    就像在马辰,更加明显。

    不过南洋华商在婆罗洲的投资也分地域,荷属东印度的华商喜欢去马辰,菲律宾的华商喜欢去三林和新城,英国海峡殖民地等地以及泰国等地的华商喜欢去坤甸、上高、山口洋这些地方。

    主要还是近,然后就喜欢扎堆。

    黄奕住目前是自治领的商务部部长,当他来到马辰看到这里的繁荣景象,着实有些意外。

    从跟荷兰人签订《圆桌会议协定》后,短短半年,东南省就涌入了超过十万华人,大部分来自爪哇岛、苏拉威西岛等地的华人,剩下的主要是国内移民。

    因为婆罗洲自治领的出现,导致南美计划的开展受到影响,不少人根本不愿意去巴西。

    太远了!

    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国人更愿意去婆罗洲以及南洋其他地方,主要以广东和福建的国人最明显。

    没办法,南美那边只能想办法把目标放到北方去,比如饱受战乱的河南、四川和山东,这三个省人口多,战乱也不断,特别是四川和河南。

    不过主要还是河南和山东,因为这里的人更愿意去打拼,四川的因为地域原因,不是很想离开故土。

    这对美华基金会来说倒也没什么大的影响。

    只是这造成婆罗洲自治领的人口结构有些失衡,目前闽粤两地的人占了大部分。从长江流域省份移民注定是后续的重点,不然李文杰也不会在长江流域设了多个办事处。

    除了南京外,安庆、武汉、重庆都设了办事处。

    也有人建议从广西和湖南移民,因为这两地的人会打仗,当然提这个建议的是军方的人。

    “这变化着实大啊!”当看到眼前的一切,郭美丞有些感慨。

    或许马辰还不如巴达维亚的商业繁荣,但这里的经济更有活力。

    郭美丞是福建海澄人,本来是老师出身,因为被荷兰殖民者猜忌,就弃教从商,但从事的也是跟教育有关。

    例如他成立的南洋印书局有限公司。

    因为他是专门搞教育出身的,因此他在接受自治领的邀请后就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

    虽说他也是海外华侨三***义实施委员会委员,但自治领并不在乎。孙先生的思想在海外华侨团体中本来就比较受欢迎,也没必要去刻意针对,毕竟到了新中国成立,大家也就能看出这所谓的三啥思想有多大的作用。

    当然也可以说不是思想的问题,而是执行的人的问题。

    “是很大,只要继续下去,婆罗洲就能成为南洋华人的一片乐土。”黄奕住也感慨地点头。

    “能继续下去吗?荷兰人就真的会一直坐视我们发展?还有英国人和美国人?外国人亡我中华之心不死。”郭美丞有些担心。

    “不用担心,目前自治领已经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军工体系,我们有自己的战机和军队,接下来还有打造海军。

    只要我们自强,外国人就不能把我们怎么样。”现在的黄奕住明显有信心多了。

    对于这一点,郭美丞也是有些了解的,比如此时正在他们头上飞过的战机。

    那是正在训练的空军部队,虽说中部军区只驻扎了一个中队二十四架战机,但在自产的c1战机生产出来后,优先把马辰这个中队的给补齐了。

    论空军实力,此时的婆罗洲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目前已经服役的战机已经超过一百架。

    陆军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好在南洋各殖民者的实力也不是很强。

    弱点主要是海军,这个一时半会儿怕是弥补不上来。

    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和百年海军的观点虽然不完全绝对,但可见海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两人随即去马辰的工业区看了看,当然郭美丞其实是来看学校建立情况的。

    “听说学校这边的教材还未审定好?你之前编的那些教材没被通过?”黄奕住提起了一个事。

    关于自治领学校教材的事,自治领这边呈两极分化的态势,有的人支持根据南洋的情况编写教材,有的建议直接采纳国内的教材。

    当然,现在新建学校的教材都是两种教材都在采用,主要是国内的教材。

    之所以黄奕住知道这事,主要还是南华基金会内部还有人在议论此事。

    “是有点问题,说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审核,估计要采用也得等明年下半年才能投入使用,暂时还是采纳国内的教材。”郭美丞对此事也很无奈。

    他是有想法的人,奈何这件事南华基金会有其他想法,南华联合会内部也是如此,这样一来郭美丞的看法虽然重要,但不能拍板。

    其实两人不知道的是,之所以这事一直拖着,主要还是李贺在改教材。

    拿的是此时国内各种教材进行研究,然后制定属于自治领的教材。包括历史、数学、语文这些,以李贺的水平,改改中小学的教材还是问题不大,毕竟前世也是受过熏陶的。

    编不来,但他能看出来哪里有问题。

    而且就连外语,也都定在高中才开始选修,而不是初中。

    哪怕是英语注定是这一两百年的主流语言,但也不能因此忘本,将来等中国崛起,汉语的地位也会不断回升。

    别看李贺其实并没有实际参与婆罗洲自治政府的一切,但他却在背后设计自治领的发展。自治领船小好调头,而且工商业更为发达,所以对于土地,也就不是那么看重。

    虽说也会分地,但更多的人其实都留在城市务工。毕竟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务工者,一家几口都能找到事情做,没必要去种田。

    而且婆罗洲很年轻,包括人口结构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其实就能避免国内存在的问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