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 第28章 平平无奇的朝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洪武七年,十月十七。

    在诏狱住了两天的胡惟庸,已经离开诏狱六天。

    身为中书省右丞相,兼领文武百官,奉天殿早朝。

    经过六日的深入研究,解析,再剖析,胡惟庸将陈楚说的那些,整理成了自己的东西,带来今天的早朝。

    “臣,中书省右丞胡惟庸,有本启奏!”

    胡惟庸躬身出班,今天的奏章,他是和老朱通过气的,毕竟他这个丞相不能拿个改制奏章出来。

    皇帝茫然,同意的话,皇帝没面子了,不同意的话,丞相没面子了。

    丞相可以没面子,皇帝不能没有啊。

    精通此道的胡惟庸,自然不会给朱元璋难堪。

    “奏。”

    朱标站在龙椅旁,一身衮龙袍双手背在身后,这段时间可是让朱标忙的脚不沾地。

    朝廷废除了盐业的繁重,不再使用盐商运输粮食,而为了来年开春,汤和能如期启程。

    朱标一直在操劳要送往北疆的百多万石粮食。

    好在如今秋收刚结束,收集粮食的难度并不大。

    “启禀今上,东宫,我大明开国已七载有余,官仓富足,商贸渐兴。”

    “臣感念上苍好生之德,朝廷为天下人之朝廷,君父为天下人之君父,经数年休养,民力渐丰。”

    “商贾富甲,各地减免赋税之策,依然在洪武五年落下帷幕,然田税繁重,百姓劳苦,以百姓而养天下,虽可取,然不足也。”

    “君为父,民为子,然君父非是农民之君父,亦是天下士子,商贾,工匠之君父,臣请圣上,重订商税。”

    胡惟庸一顿彩虹屁,拍的朱元璋极其舒畅。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神色平静道:“既然相国提出,那想必是有了妥善章程,呈上来让咱瞧瞧。”

    朱元璋面色平静。

    朴不成快步走下高台,从胡惟庸的手中双手举着一份奏章,走到朱元璋身旁,将其放下。

    “历朝历代,以百姓恩养天下,此百姓,农也,农为国之基石,然全靠农,且也劳也。老农一年耕耘,不过几石产出。”

    “然历朝历代,视商贾如无物,弃之如敝履,食之同鸡肋,此不可取也,臣谏言,商税当废除三十取一,采用十取一标准,除粮给予免税外。”

    “盐为官营,此等天下稳定之基石,不可重税外,丝绸,茶叶,瓷器,应当采取五税一之标准,此等高价货物,百姓无力使用。”

    “即便税赋再高,也不影响民生,不影响百姓生活。”

    “除高价货物外,一律采用十取一为准,提高商税,增加朝廷收入,减少百姓负担。”

    “另臣建议,由县衙官府牵头,建立民间商会组织,商税缴纳额度达到五万两之县城,可组建商会。”

    “商税缴纳额度达到二十万两之府州可组建州府商会。”

    “商税缴纳额度达到一百万两之布政司可组建布政司商会。”

    “另请今上成立大明皇家商会,指导管理各地商会。”

    “县级商会之会长,由缴纳赋税最多者担任,同时县级商会之会长为州府商会之成员。”

    “州府商会之会长,由州府内缴纳商税最多者担任,同时州府商会之会长,为布政司商会成员。”

    “布政司商会会长由布政司内缴纳商税最多者担任,同时布政司商会会长为大明皇家商会成员。”

    “各级商会,设立会长一人,副会长两人,州府商会除会长同副会长外,设御史一人。”

    “同时,大明皇家商会,会长由圣上指派,副会长两人由商会成员推举,御史由御史台指派。”

    “并且在商会组织设立之初,严正声明,凡违反大明律,违反朝廷实时禁令,走私之家,罪加三等,商会成员,知情不报者,以从犯论罪加一等。”

    “凡有地区商会,一经查明有走私,违反朝廷贸易禁令之事发生,商会撤销,三十年内不得在设,参与者世代奴籍,不知情者,流放三千里。”

    这条控制限制,严查走私贸易的条例,自然不是胡惟庸提出来的,是朱元璋在看过商会组织架构和职能后,提出来的连坐制度。

    哪里的商会搞走私,那你们这里不用搞商会了,商会成员的家族都去塞外,海外,参与犯罪,明正典刑。

    而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商会组织,朝廷,皇帝对于商贾的控制力度将会空前强大。

    控制欲极强的朱元璋,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胡惟庸在朝中党羽众多,隐隐已经成了淮西领袖,他开腔说话,自然不会有人出来反驳。

    至于刘基等浙东党,早被朱元璋抛弃了,被胡惟庸弄死了。

    “这个条例不错,既能更好的控制商贾,又能维护朝廷的茶马禁令,在加一条,凡商会成员,许见官不跪。”

    朱元璋嘴角上扬,他怎么不知道商人渴求什么,但可惜,他不能给啊。

    不过就这一条,商会成员,许见官不跪,这就足够让无数商人挣破脑袋要进商会了。

    毕竟…大明朝的商人地位真的是极其低下的,两个商人去告官,一个可以见官不跪,一个要跪着答话,这区别不就来了?

    而就是需要这种区别对待,才能让更多商人争抢着进入商会,成为朝廷控制商贾的一员。

    “另外,日后朝廷无论北伐战争,大型宴会,除皇庄自供外,一应采买,以商会成员为采购对象。”

    “只是不知,这商会,要在哪里施行才好?”

    朱元璋只是稍稍开口,给点尊严,给点小利,这在朝廷上并没有掀起轩然大波。

    如今的勋贵朝臣,对于商贸并不看上眼,而商人?他地位在提高,能和朝廷命官比吗?能和勋贵比吗?

    这根本没有触及到衮衮诸公的利益,至于见官不跪,他娘的,站在这里的这些人,谁没事去见商人?

    “臣建议,苏杭商贸繁荣,应当先从苏杭施行,逐步向京畿推行,直至五年后,让商会组织在大明境内完全成型。”

    胡惟庸躬身道。

    “你是中书省右丞,这事你来办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