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 第60章 商贾的终极形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刚刚送走了李文忠,陈楚站在大帅府门口,正怀疑人生,忽然见到,院子的一侧,一名马夫身后跟着十数名身着鸳鸯战袍的士兵,护送驱使着一辆马车自大帅府的门口经过。

    马车的侧边档帘掀开,朱静君正要说话,不远处一行人在胡惟庸的带领下,向着大帅府的方向赶来。

    放下帘子,朱静君手中攥着试卷,与她一同乘在车厢内的宫女轻声说道:“公主,您别想了。”

    朱静君并没有回答,放下帘子,马车的速度很快,一路向着洪武门的方向疾驰而去。

    ……

    坤宁宫。

    “嘿,你这丫头,还他娘的知道回来!咱在不让人去抓你回来,你连新春给你母后问安都忘了吧!”

    刚下早朝,正在坤宁宫用膳的朱元璋,见到朱静君进了坤宁宫,忍不住出声呵斥道。

    马皇后瞥了一眼朱元璋道:“吃饭都堵不上你的嘴!”

    “你就惯着吧,咱看你能把她惯成什么样,没事,咱养得起!”朱元璋听到马皇后的声音,心中怒火更胜先前。

    就在二人争执不下时,陪在一旁用膳的常欣,端着肉汤递到朱元璋面前道:“父皇,母后今天知道您来坤宁宫用膳,亲自给您熬的肉汤呢。”

    朱元璋就坡下驴,正要端起常欣放在自己面前的汤碗,马皇后招了招手,示意朱静君坐到自己身边。

    不咸不淡的语气说道:“亲手熬得肉汤,里边放了鸠毒!”

    汤已经放到嘴边的朱元璋,手中动作一顿,眉头拧紧道:“都这么大人,就不能安静点,食不言寝不语的道理,都丢哪去了!”

    面对马皇后的恫吓,朱元璋完全没放在心上,一口将碗中的肉汤闷了下去,抬着碗递给常欣道:“你母后下了毒,你们都别喝了,咱自己喝。”

    常欣接下汤碗,哭笑不得的看着夫妻二人。

    这时,朱标从外边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站在外厅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进屋便开口说道:“哇,这么香?你们怎么都吃完了?”

    “父皇,你让我去批奏章,你自己跑来先把好东西都吃了?有你这样当爹的吗?”

    没有丝毫停顿,朱标坐到常欣身边,端起瓷碗去盛肉汤。

    “让你查的事情,查清楚了没有,就知道吃,吃吃吃,怎么跟个猪似的!”朱元璋见朱标肥头大耳的模样,再这么吃下去,以后还不得让人扶着才能走路?

    “查清楚了,陈楚祖上八代都是务农的,那个开封的小吏,和他们家原本没什么关系,但是他祖父早些年把他父亲卖到了小吏家中,负责做一些记账的工作。”

    “后来父皇北伐,我军攻占开封,那个小吏摇身一变成了一县父母官,陈楚的父亲也成了县师爷,洪武七年五月案发,全家押至京城。”

    “陈楚的父亲在押送途中就死了,那个小吏也在上个月被勾绝的名单里,已经砍了。”

    朱标端着肉汤,将档案里的情况逐一说出。

    “无亲无故?锦衣卫那边怎么说?他没想过给他父亲报仇雪恨?”

    朱元璋开口询问道。

    “锦衣卫对他的记录是从我进入诏狱开始的,在那之前,诏狱对他的记录只有四个字,胆小畏死,至于有没有为他父亲报仇雪恨的心思,锦衣卫并无记录,我也看不出来他有这个心思。”

    “他从始至终就没提过他家人,也没问过…”

    说到这里,朱标反而陷入沉思,他是知道陈楚已经猜到他的身份了,毕竟,随意出入诏狱,随意探监诏狱犯人,还敢劫锦衣卫的法场…

    但通过这些事情,判断出朱标的身份,按照正常人来讲,不可能对自己的家人不闻不问啊…

    可陈楚,从始至终,一点没提过啊。

    如果陈楚求朱标救救他的家人,朱标反而不会怀疑…

    “挺奇怪的,在看看吧,有机会,你去探探他的口风,他要是对他父亲的死没什么介怀,这事还能办。”

    “如果有介怀的话…先让户部和工部的人把他的东西学会…”

    朱元璋面色平静,一旁的朱静君手中动作一顿,想要说话,但面对父皇和皇兄,一切想说的,只能憋在心里。

    而这所谓的人际关系,陈楚只能表示,我都没得你们父子清楚

    ……

    大帅府。

    “研究经济的初衷,要明白一件事情,经济是什么?经济的作用是什么?经济的目的是什么?”

    “在这里,我讲一下我能给你们说的,我认为的,在朝廷的角度来讲,经济是国家有多少钱,有多少粮,经济的作用是为了维持秩序,操纵物价,经济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统治。”

    “而在百姓眼里,经济是家里有多少粮食,一年结余的钱能不能给自己,孩子,添新衣裳。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而在商贾的眼中,经济应该是自由的,不应该有权力参杂其中,控制物资,左右物价,在商贾的眼中,经济目的是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用钱来摆平一切,最终形成垄断贸易。”

    “最终的最终,通过控制经济,来控制一个国家,这是商贾的终极形态。”

    陈楚端起茶盏,看着下边正襟危坐的学生们,一个个胡须白发,从最初的无所谓,到如今的聚精会神。

    能被朱元璋送来学习经济学的户部官员,翰林院侍讲,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人精中的人精。

    大明开国不过第八个年头刚开始,恩科不过三次,一次恩科能进翰林的进士学子,不足十人,可想而知,翰林侍讲虽然没有实质官位权力,但他们的出身都不寻常。

    “先生,您刚才说的商贾的最终形态是通过贸易操控国家政治,而朝廷为了统治控制经济,百姓呢?百姓能做什么?”

    户部员外郎宋冕起身,躬身作揖后,出声询问道。

    “百姓?百姓能做的就是,其实我是不想说那个词的,但是你问了,那我仔细给你们讲一讲。”

    “在不同人的眼中,经济的作用,目的,都是不一样的,而商贾和朝廷的最终目的是相通的,统治!”

    “百姓在这中间,只能作为被剥削的对象,商贾敢于剥削百姓,但他们不敢挑战朝廷,而如果商贾完成了最终形态的转变,那朝廷也会受制于人,要不然推到一切重来,要不然,听之任之。”

    “甚至,同流合污,与终极形态的商贾,剥削百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