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 第62章 没有底层就创造底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各位讲一个新的名词。”

    “能量守恒、”

    “这个天下,一切资源,物资,都是有限的,而有限的物资,资源,是无法供养无限的人类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天下的所有耕地,草场加在一起,只能供养一百个人的时候,这个天下却有一千个人要供养,要生存,那会发生什么?”

    陈楚在木板用黑炭画出一个金字塔。

    “物资是有限的,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剥削,无处不在,新的利益集团取代旧的利益集团,新的剥削刚刚开始。”

    “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毋庸置疑是皇帝,也可以延伸成皇族,宗室。”

    “在皇族的下边,官员,士绅,地主。”

    “最下边的则是苦哈哈的百姓们。”

    “而这个阶级划分,是三段式的,以此分析皇帝,官员,士绅,地主,属于统治阶层,其中皇帝领导官员,士绅捆绑官员,官员,士绅领导地主,地主统治百姓。”

    “这条线由上至下,是不可能打破的,而压迫,剥削到了一定限度,超出了最底层的百姓承受能力。”

    “形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经过旷日持久的攻城掠地,民众,官员,死伤无数,新的利益集团诞生,如此反复,周而复始。”

    “这个是用经济学的剥削去将社会划分阶级,为什么会诞生阶级,如何打破这种周而复始的阶级问题。”

    “如何跳出所谓的历史循环,周期论。”

    “如果能够跳出去,最终的走向会是如何,没有人敢打包票,但最差的结果,也是国祚延长,如果跳不出去,还会陷入循环的怪圈之中。”

    “你们考虑考虑,如何能跳出去?”

    陈楚擦了擦手上的黑灰,边走边说,时不时的看着刚刚屡次提问的马贵,这是个人才啊。

    不过转念一想,能爬到户部高位的,在对官员严苛到亘古未有的皇帝手下,他不是人才也爬不上去…

    路过一名翰林编修的身边时,陈楚忽然停下了脚步,看着左手抓着头发,右手举着毛笔,迟迟不知如何下笔的青年。

    “我画了三个阶梯,你画四个,是有什么想法吗?”

    陈楚一脸惊讶的看着眼前的青年人,他把陈楚画的三段阶级临摹了出来,又在下边画了一个空框。

    这代表着…

    他迟迟不填笔,原因也只能有一个,他不知道应该填什么进去…

    “先生,学子王钝,早年为猗氏县尹,见过元朝的四等人制度,学子也学习过,四等人制度,听说这个制度是元人从天竺国带来的。”

    “一等蒙元,二等色目,三等北,四等南,四等人制度对比先生的三段阶级,虽不相同,但也有着同宗之事。”

    “可是百姓已经是三等,那这四等…学生绞尽脑汁也无法…”

    “而且,如此将人分成阶级,是否会引起天下动荡?此非圣人所为…”

    王钝起身作揖,行师礼。

    “圣人之道,谓之大同,然而大同世界只是美好的畅想,刚刚我讲的,能量守恒,一切的东西,都是有限的。”

    “你们见过的高丽人,蒙元人,还有唐史中记载的昆仑奴,辽东的女真人,跟随蒙元来到中原的色目人,回回人,你们听过但没极少见过的红毛鬼。”

    “如果圣人的天下大同,是用大明的子民供养红毛鬼,蒙元人,色目人等,那这何尝不是新的压迫,剥削?”

    “硬要说那样的世界是大同世界,那有只是红毛鬼,蒙元人,色目人的大同世界,而不是汉人的大同世界。”

    “而汉人的大同世界,想要达到汉人的大同世界,就只能在这下边,写上高丽人,蒙元人…甚至在他们的下边,写上红毛鬼等。”

    “你们多拿一分,别人就要少拿一分,别人多得一尺,你们就要少得一尺。”

    “你不压迫别人,别人必然来压迫你。这难道不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吗?”

    陈楚听到王钝说的蒙元四等人制度,如果说四等人制度是从天竺传进来的,似乎也有迹可循…毕竟那边的种姓制度…但说到底,种姓制度只是被放到明面上了。

    那些没有放到明面上的,鬼也不知道是不是存在!

    “刚才闲话说多了,王学员先坐,刚才我说的话,你们大概率是用不上了,我们重新讲,务实的经济…”

    “所谓经济游戏,就是把生存的必需品,生活的必需品明码标价,而想要得到生存生活的必需品,就要去努力攫取财富。”

    “普通百姓,就只能通过辛勤劳作,去创造微薄的财富,想要让经济发展起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务实的干真事。”

    “兴办作坊,打通商贸,让物资和财富流动起来,让国库里的钱投入到大明的建设中去,让百姓在农闲的时候,有其他的收入。”

    “至于刺激经济发展,刺激民众花钱,这些学问,你们暂时没有必要去学,因为如果百姓有钱,且对未来充满希望,全无后顾之忧,他们比你们更懂得怎么花钱!”

    “税收,工程,民夫,商品。”

    “朝廷用国库的钱粮去开发工程,例如修桥铺路,水利设施,基础建设,民夫参与到工程之中,赚取除田地外的其他收入,有了钱的百姓购买商品,朝廷从商品收税。”

    “将财富在循环到朝廷手里,继续开发新的工程,如此循环往复,这是通过朝廷的大力投入,基础建设必然有无数的百姓赚到钱,从而拉动内需。”

    “提高百姓的财富,提高百姓的购买力。”

    “但无论大明有多大,哪怕整个世界都是大明的,基础建设也有建完的一天,这只能作为初步拉动内需的手段,而不能永远依靠它。”

    “拉动内需后,作坊工厂会迎来产能不足,作坊主为了赚更多的财富,必然会扩大生产,知道朝廷无法拉动内需,作坊主产能过剩,形成一个经济名词,经济危机。”

    “百姓无力接盘过剩的产能,而作坊主就要血本无归,朝廷的税收出现问题,走到这一步,需要面临的挑战将会是全新的。”

    “而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寻求外部需求,将大明的过剩产能,卖到其他地方,赚取财富,作坊主继续扩大生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把这个蛋糕做到最大,大到这个世界无法承受,这场盛宴,也就结束了。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不得而知。”

    “但这场盛宴狂欢,以大明的生产力,至少能支撑七百至一千年,而这就是我所说的,蒙古,女真,高丽,安南,缅甸…”

    “用经济学的名词,大明走到最后,会把全天下变成产能倾销地,掠夺全世界的财富,来满足大明随着时间而与日俱增的内部矛盾,阶级矛盾。”

    “而如果不按这条路线走,没有产生新的被剥削阶级,让大明的百姓变成剥削阶级,那大明的百姓处于食物链的最低端,只能是被剥削的,等到剥削极限,大明的百姓就会造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