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象升,别闹!你家女儿我不要 > 第57章 崇祯皇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紫禁城外。

    传驿兵翻身下马,从背后取出装着奏折的桶囊,双手高举。

    飞快向宫门跑去。

    “卢督师紧急奏报,快呈与陛下!”

    宫门口把守的军士、太监、官员见奏报上系红缨,知道这是十万火急之事,也不敢阻拦。

    其中一官员接过奏报,从门缝中塞入。

    门内值守的的官员、太监接到奏报后,也是疾步向东跑去。

    紫禁城,城东部便是文渊阁所在。

    今日负责值守的是刚上任内阁首辅的刘宇亮与刚入阁的杨嗣昌二人。

    两位帝国的掌舵人,此刻已在下人的服侍下穿戴整齐,

    再过半个时辰就是早操的时间,二人虽贵为阁臣,但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值事房内,两人开始用饭。

    饭食比较简单,一碗清粥,一碟咸菜,仅此而已。

    崇祯皇帝即位以来,到处开源节流,严令缩减宫中用度。

    相应的,在京的各部大臣也只能跟着紧衣缩食,至少在明面上不敢有丝毫浪费。

    但私下里...

    花天酒地,胡吃海喝的不在少数。

    “文弱兄,就这白粥,百姓一年之劳作,又可食几何?”刘宇亮拿着调羹在碗中翻拌,意有所指的说道。

    对面的杨嗣昌哪能听不出他的意思,这是借粥来说秦晋两地大旱之事。

    昨日朝中多人上书要免除两地税收,其中主使之人便是刚上位首辅的刘宇亮。

    他想借此机会刷刷名望。

    原本这是常规操作,一旦哪地有了旱灾,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人上书,皇帝都会做做样子,免除一些税收。

    但刘宇亮脑袋不知是不是被门挤了,在提出秦晋两地税收减免后,还不知足。

    竟然还安排他的亲信门生上奏崇祯免除天下百姓的剿饷、辽饷。

    这下捅了马蜂窝了。

    崇祯皇帝当场变色。

    开玩笑,现在的大明朝财政艰难无比,就靠着这两项饷银撑着呢。

    真要是免除,那庞大的军费从何而来?

    你刘宇亮家里吗?

    昨日崇祯虽没有当堂发火,但散朝之后,还是找了些由头,把上书的官员统统免职外放。

    这下刘宇亮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说名望,有没有增加。单就说他政治力量减弱不少倒是真的。

    此刻刘宇亮借说米粥之事,就是想要探探杨嗣昌的口风。

    明白其中原委的杨嗣昌哪肯轻易表态:“首辅所言极是。”

    我是在问你,农民能吃几顿粥?

    你回答的这是什么?

    认同我?我说啥了?

    “老滑头。”刘宇亮在心中暗骂杨嗣昌。

    但他深知想要从那人口中得到些许口风简直难如登天,当下也不再纠缠,端起清粥一饮而尽。

    对面的杨嗣昌也三下五除二吃完了粥。

    之后,两人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干坐着。

    这时,门外传来紧迫的声音:“阁老,八百里加急。”

    二人面色一惊。

    八百里加急,建奴入关了?

    大内乾清宫。

    此时已是寅时初刻,崇祯皇帝早早的就起了床。

    这会正在几名宫女太监的服侍下穿戴朝服。

    御极十一年来,崇祯没有一天懈怠。

    每日处理完国政都已是深夜,草草浅睡两个时辰,又到了上朝的时刻。

    昨日关于刘宇亮门生免除辽、剿两饷的提议又让他心烦意乱,更是一夜未眠。

    看着铜镜中日渐衰老的容颜,崇祯皇帝不由的生出一种无力之感。

    十一年来,自己宵衣旰食,夕惕朝乾,自问不是亡国之君,但现在的大明却有亡国之象。

    外有异族反叛侵略,内有流贼叛乱四起。

    上天也不体恤黎明百姓,屡下天灾于大明。

    好不容易有些熄灭的流贼,又因为这次的秦晋大旱,隐隐又有复苏之象。

    难道真是自己德不配位吗?

    如果是,就请上天示警,为了大明江山,朕...可退位让贤。

    “哎...”崇祯深深叹了口气,双手摆动裙摆,遮掩住裤脚的补丁。

    “摆架吧...”

    “陛下,陛下,两位阁老已至门外,说是有紧急事件禀报。”王承恩从外殿小跑而来,急冲冲道。

    崇祯闻声,脸色有些难看。

    早朝在即,如果不是大事,两位阁臣绝对不会在此时觐见。

    只是现在会有什么大事呢?

    旱灾?还是流贼?亦或者是建奴南下?

    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钱,而自己这个皇帝根本就没有钱。

    沉思了片刻,崇祯坐到了大殿正中的宝座上:“宣吧。”

    “是。”王承恩躬身退下。

    “臣,刘宇亮、杨嗣昌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崇祯强打起精神挥了挥手:“平身,赐坐。”

    两个小太监轻轻搬来两个软凳放到二人面前。

    按常规,面见皇帝,只有内阁首辅才有资格赐坐。

    但崇祯帝对杨嗣昌有着说不清的偏爱,按别人的说法就是圣眷正隆。

    一旁的刘宇亮虽然不喜,但也不敢表现在面上。

    “谢陛下!”

    两人谢恩后,轻轻坐下,但屁股只敢临边,不敢坐实。

    崇祯见二人脸色平静,不像有军情大事的样子,不禁疑惑道:“两位爱卿这个时候来找朕,是有什么紧急的事吗?”

    这时候,殿内出奇的静。

    身为首辅的刘宇亮理当出班回答,但已知奏报内容的他决定恶心一下杨嗣昌。

    “咳咳咳,”刘宇亮轻咳两声,起身道:“宣大总督卢象升,于今日丑时八百里加急送来奏报。”

    “但老臣昨夜偶感风寒,今日一早便头晕目眩,不能视事,这奏报便全权交给了杨阁老...”

    说到此处刘宇亮又故意咳嗽两声,然后眼睛轻扫一旁的杨嗣昌。

    嘿嘿,你不是和卢象升有私怨吗?你不是不赞同本辅的主张吗?

    今日,你死对头的大功,我还就让你来报。

    小样,我还恶心不死你。

    “哦,刘卿可有大碍,需不需御医诊治。”崇祯出言安抚道。

    刘宇亮受宠若惊,连忙表示自己无碍,休息一会就好了。

    崇祯这才又望向了另一边。

    杨嗣昌看着崇祯殷切的目光,叹了一口气,起身回奏。

    “陛下,兵部尚书、宣大总督卢象升所奏为山西秋收事宜”

    秋收,看来还是旱灾之事。

    崇祯瞥了一下入神的刘宇亮,这老家伙还真会拉人

    罢了,既然杨卿开口,就择几地免除一部分税收吧。

    “大同左卫道中路红土堡,深耕精种,亩产已达两石五斗。”

    “什么!”

    崇祯瞬间失了身份,轻声惊呼道。

    “爱卿你再说一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