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象升,别闹!你家女儿我不要 > 第72章 红土堡军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十一年九月中,距离清军破关只剩十余日。

    苏武已开始做最后准备。

    首先紧急召回外出剿匪得所有军队。

    其中包括许二壮率领得一百多老兵,张五、卢二各自率领的两百多新兵。

    几队人马返回时,带来了许多钱粮、牲畜,单是板车就有上百辆。

    堡内外的百姓、灾民早已对此司空见惯,没了往日的激情。

    他们简单的打了招呼,便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了。

    和第一次牛心山剿匪,夹道欢迎的场景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许二柱耷拉着脑袋。

    第一次剿匪他没参与,自然没享受到堡内百姓的热情。

    第二次剿匪,许二柱满怀期待...

    可惜迎接者寥寥。

    恩,估计是缴获太少,下次再来,许二柱为自己打气。

    第三次,还是没人...

    第四次...第五次...

    直到这一次,出征最远,缴获最多,许二柱期待最高。

    奈何...

    “哎...”许二柱叹了口气。

    “几位大人,军屯大人在议事房召开会议,赶紧去吧。”李大牛着急忙慌道。

    张五、卢二两人闻声,相视一笑。

    会议?

    不着急,俺们磨叽半个时辰再去,大人也不一定能到。

    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太阳还在东边呢,什么时候升到头顶再说吧。

    李大牛见几人还在悠闲自得的指挥军丁卸车,立马急了:“赶紧的吧,军屯大人一大早就在那等着了。”

    “其他几人都到了。”

    “真的?你没骗我?自家大人这么勤奋了吗?”

    卢二还是疑惑,毕竟从在卢府开始,这位爷就懒散的很,说什么他也不信。

    “真的,赶紧走吧,大人这次和以往不一样。”李大牛拉着几人就走。

    待到了议事房,苏武果真沉着脸坐在主位。

    底下还有王洋、许广、许强以及其它官吏。

    卢二等三人看到房内气氛有些压抑,也不敢打诨,连忙找位置坐下。

    “人齐了,会议开始。”

    苏武率先开口道:“上月二十二日,奴酋皇太极下达动员令,准备南下入侵我大明。”

    “奴酋已命伪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贝勒豪格、阿巴泰两人为副,率满蒙汉三万人为左翼兵。

    又命伪贝勒岳?为扬武大将军,贝勒杜度为副,率满蒙汉两万人为右翼兵。”

    话毕,满堂震惊!

    建奴又要入关了,,,

    自崇祯年来,建奴这已是第四次入关了吧。

    特别是发生在崇祯九年的第三次入关,房中各位还记忆犹新。

    当时,建奴劫掠主要为宣府、京畿一带,自家王总兵率军驰援。

    还取得了斩首一千,俘虏过百的傲人战绩。当然,事后勘验,其水分颇多。

    不过这些都不是主要的。

    建奴的凶恶,百姓的苦难才是众人心中的痛。

    此役,建奴共克城12座,连战56阵无一败绩,俘获人畜17万9千8百,至于被屠杀者不计其数。

    总兵,参将、游击等中高级武将战死不下数十位,府州县等各级文官自缢者也有十几位。

    神州大地犹如人间炼狱,九州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此役损失是历来之最。

    这次入关,建奴派军三万,兵势更胜以往,岂不是祸害更大。

    议事房内,凉气阵阵。

    他们不由的坐直了身子,等待苏武示下。

    “陛下已下圣旨严令九边严防,但万里长城,关隘众多,防不胜防。”

    “因此,我红土堡军士也要早做准备。”

    底下众人连连点头。

    不管建奴从何处破关,四处劫掠那是必然的,不是京畿,就是宣大一带。

    这是历年来总结的规律。

    “卢二,你先把堡内军丁训练情况作下汇报。”

    本来训练总负责是张五,但这家伙不识字,只能到校场操练,至于文案工作苏武只能让懂些文墨的卢二兼任。

    卢二深知事关重大,当下起身道:“本次训练从灾民中招募军士共有九百余人”

    “加上原有老兵,红土堡及下辖火路墩共有军丁一千一百余人。”

    “其中长枪兵三百,刀盾兵三百,火枪兵三百,骑兵一百,各类炮手,弓驽兵约有一百余人。”

    “能上场战斗的有多少?”苏武问道。

    “回大人,,两百老兵和已参与剿匪见血的四百新兵,共计六百余人。”

    苏武闻声点了点头,短短数月时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不错了。

    “武器装备如何?”

    “刀枪盾牌、弓弩箭矢完全够用,甲胄、火铳装备不到三成。”

    苏武微微皱眉:“这么少?”

    他转头看向许强。

    许强会意,这是要汇报详细数量,这我记不住。

    然后他又看向王洋。

    王洋清咳两声起身道:“这几月以来,工匠坊的匠人已招募近百。”

    “匠人更是加班加点,不敢有半点怠慢.,但...”

    “你说重点。”苏武催促道。

    王洋闻声黑脸,卢大人都说装备不够了,自己不解释一下原因吗?

    刚开始,你咋说的,堡内军丁不多,慢慢来。

    好家伙,话还热乎着呢,你转脸就在灾民中招募了近千名军丁。

    那么多人的武器装备打造,不要时间?

    “重点是,全堡甲胄共计三百七十余幅。”

    “其中明甲五十余副,青甲百余副,棉甲最多,二百二十余副。”

    “鲁密铳共计一百三十余杆,其余各类火铳两百余杆。”

    王洋迅速汇报完毕。

    苏武听完也不说话,默默在心中盘算。

    按历史走向,崇祯会命卢象升率三镇兵马入卫。

    其中就有大同总兵王朴。

    但自己这个外来者,会不会在入卫的名单里,还不得而知。

    如果不在,自己就只承担防守之责,只是防守的话,手中兵力绰绰有余。

    但如果自己想在那场大战中救下卢象升,那自己就得想尽办法,领兵上阵。

    上阵的话,自己手中这千余战备不齐,经验不足的军队能不能在战场上存活下去还在两说之间。

    苏武一下子又纠结了。

    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才发现自己多么的渺小。

    不说历史大势,单就是这场战争,

    面对五万如狼似虎,几乎无败绩的满清八旗劲旅,自己这千余人,就像波涛中的小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议事房外,传来卢淑舞剑之音。

    自卢老太爷病故,卢淑一直闷闷不乐,人也日渐消瘦。

    除了外出赈济灾民外,几乎都呆在房间内。

    长此以往下去,她的身体会闷坏的。

    苏武不是没劝过她,奈何每次这妮子都被绕到老太爷病故上去。

    这下好了,原本还只是闷闷不乐,让苏武这一劝,反而变成嚎啕大哭了。

    苏武不敢想象几个月后,卢象升战死,卢淑会不会也会伤心过度,随他而去。

    “就算是为了她,自己也该放手一搏。”

    苏武暗暗下定决心。

    “传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