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梦国 > 第七十五章 鲲鹏所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兴港在文兴走廊东北部,乃是一个天然海港,其处于鲲鹏湾之中。

    在文兴港旁边有一个所城,名为“鲲鹏所城”,原是文兴卫的卫所之一。鲲鹏所城不许平民进入,所以卫所旁边倒也起来了一个小镇子,名为鲲鹏镇。

    琼州的经济中心乃是海通府,文兴所产,主要卖去海通府,需要从鲲鹏镇中转;一些大型货物,走海路会更加划算,这些货物也会从鲲鹏镇出港。所以以前鲲鹏镇甚是繁华,人口也有万余。

    只是前几年鲲鹏所城被海寇攻破之后,城内和城外的房子都被海寇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鲲鹏镇也不例外。后面海寇横行无忌,这里再也没有军队驻扎,陆路贸易路线转移到了文兴山脉之中,鲲鹏所城和文兴走廊都成了无人区。

    自己在海通府的时候,已经给吴丰写了一封信。自己在书信中请求吴家派出三百乡勇支持自己,而自己也提出了一些条件,作为交换。自己给出的条件不轻,应该可以打动吴家。

    希望三弟吴丰已经收到了自己的书信,然后协助劝说吴家同意自己的请求。如果吴家不同意,那么在鲲鹏所城等待自己的,很有可能会是海寇。

    没多久,凌风舰队便来到了文兴港,此时舰队停了下来,凌风的战船行驶到最前面。

    凌风站在船头向鲲鹏所城的城墙看过去,只见上面插满了吴字旗,很多头裹红巾,手执长枪的士兵也站在城头上。城头之上的城楼里站着几人,那不是冯广、吴丰、婉儿和朱雀,还能是谁?

    “公子,城头上无异常,可以进城。”阿良向凌风附耳说道。

    “二弟、三弟、婉儿,我来了,帮我开城门!”凌风点了点头,然后向城头上大声喊道。

    “开城门!”吴丰向下面的人命令道。

    只听到咯咯咯,城头上有十多个力士开始转动城门的转轴,将铁栅城门慢慢升起来。

    再说一下这个鲲鹏所城,鲲鹏所城名曰鲲鹏,实际城墙只有一丈多高,初期武士就可以轻松跃上。不过所城设计之初,只是用来阻挡凡人进攻的,也没有考虑到如此穷乡僻壤之地,还会有中高阶武者出没。

    鲲鹏所城入海而建,说“入海”,这是因为文兴港刚好有一个部分有陆地深入海中,形成了一个月牙形。于是当年建城的时候,直接将深入海中的陆地加固,然后在月牙的缺口处填埋沙石,修建了一个水上城门。

    城门取了精铁,制作成铁栅状,城门对外有突刺,水下也有可以左右平移的石制倒刺。这些倒刺设计成拒马状,防止敌船撞击城门。

    每次要开城门的时候,由力士用转轴将城门缓慢拉起;要关城门的时候,再慢慢放下去。鲲鹏所城废弃多年,水城城门早已锈蚀,现在的城门看起来比较新,想来是吴丰安排人新制作的。

    城内海水部分被称为“月牙湖”,乃是因为形状如月牙。月牙湖畔是个军用码头,方便登船、装卸等,可以停靠战船十余艘。北侧城墙脚下还有一个简易船坞,可以简单维修战船,不过已经破败了,只剩下几根破木头漂浮在月牙湖中。

    码头旁边以月牙湖为界限,隔水约莫五丈,再起了一道城墙,城墙中央是一个城门。

    整个鲲鹏所城一分为二,一部分是月牙湖,也被称为水城;还一部分是军营和生活区,也被称为陆城。陆城靠近月牙湖的门叫做东门,另一个朝向西侧,也被称为西门。至于水城近海的城门,自然被称为水门了。

    水城长宽约莫都是一百丈,像福船那种大型楼船自然是无法通过城门了,但是像苍山铁这样的战船,可以容纳二十多艘。

    至于陆城,则呈长方形,长约二百丈,宽同水城边长,乃是一百丈,可容纳五百户人家居住。

    靠近东门是一个操练场,平时士兵操练便在此处进行。挨着操练场,正对着东门城楼的便是千户府了。

    文兴府处于边陲之地,以前也是少有战事,所以一直没有设立卫指挥使司,只是有一个千户所,驻地便是在鲲鹏所城。

    所城最高长官便是千户,千户府乃是他平时办公居住之地。不过前任千户早已战死,府中满是杂草,如今被吴丰打扫了出来,以后会给凌风这边的核心人物居住。

    千户府后面是各种军官的住所,左右两侧则各有一条宽度一丈的青石大街,一直连通到西门去。两条青石大街将千户府等环抱其中,呈扁平椭圆形。

    所城中有水井数口,医馆、军械库、粮仓、银库等都在所城中央,被兵营拱卫着。

    两条青石大街的另外两侧,则是军户、杂役住所了。文兴卫隶属大虢官军,实行的乃是军户制度,所以上到千户、下到普通士兵,都是一家人住在所城内的。士兵的家眷在城内从事一些杂役,不过大部分都在所城外开垦了土地,进行耕种。

    十年前海寇初犯的时候,还只是劫掠渔船和商船。后面见琼州卫无能,便愈加无所顾忌,终于在五年前攻打了鲲鹏所城。

    当时正是深夜,所城士兵毫无防备,怎么都不会想到海寇胆敢攻打有正规军把守的所城。是夜,鲲鹏所城三千人尽数战死。无论男女老幼,不论官阶高低,无一人临阵逃脱逃!他们只是放出了大量信鸽向文兴府和琼州卫求救,给援军拖延时间。

    其实当时所城内士兵也有六百余人,要是选择突围的话,还是可以逃走部分人的,不过最终他们选择了玉石俱焚。不同于琼州卫,他们虽然是军户,但也是从文兴府征调的百姓任命的,他们在文兴府各地都沾亲带故。所以他们知道不可后退,一旦退了文兴百姓就遭殃了。

    等到文兴府和琼州卫的援军赶到时,鲲鹏所城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援军虽然极力救火,但是火势实在太大。大火烧了两天两夜,基本已经找不到成形的人了。

    后来文兴府的百姓,自发在所城南部的山腰上修建了一座衣冠冢,用于纪念鲲鹏所城战死的三千英烈。此战之后,文兴府全民戴孝一月,全府寺庙每日撞钟三千响。

    消息传到帝都,神皇也为之流涕,挨个追封了三千烈士,亲书《千烈冢》用作他们的墓名,然后命令琼州卫一月内灭敌。

    只是五年过去了,敌人是越来越强大了。

    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作者题外话】:求点免费的银票!这章很重要,希望书友们可以认真读,不然后面可能看不懂。地理是战争的很重要环节,而且城池的布局跟后面城防有很大的关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