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寒门将相 > 第九十六章 许州第一家举丰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博后和无良对视了很久,前者忽然笑了起来。

    “瞧把你紧张的,我要动手,刚才就不会迟疑了,我只是想看看,被嫣儿看中的男人,是个什么货色?”

    无良也一脸笑容:“我也知道你不会动手,否则刚才就把你拦在路上了,只是我家张大人不放心,非得差我来看着。”

    赵举左看看右看看,合着这两人都知对方底细啊。

    三人离许家大门远了一些。

    “介绍一下,赵举,我结拜兄弟,你以后对他客气点嗷!”

    南博后微微点了点头。

    “这位,禁军步军都虞侯,南博后,你也应该听说过吧?”

    赵举也点点头。

    “其实南博后和我是旧识,刚入禁军时,我们都在步军,可后来我就被调到了马军,再后来又到了殿前司。”

    南博后发黑的脸上也笑了起来:“说来惭愧,无良已经是副都指挥使了,我见你是不是还得客客气气的?”

    “哈哈哈……”

    当兵的行伍,都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主,感情都是打出来的,况且他们还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并没有仇怨,转眼间就搂着肩膀大笑起来。

    重逢后的喜悦很快就过去了,南博后看了看赵举。

    “你很不错,临走之前能见你一面,也算无憾了。”

    “客气了,南大人也比我想象的和善许多。”

    南博后挠挠头:“我也很纳闷,不少人都以为我是那种逼良家妇女成婚的恶霸,其实我很尊重嫣儿的。”

    “见过她了?”

    “嗯……情绪不好,施家人已经散的差不多了。”

    赵举有些沉默,这件事有现在的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但是吧,明明是施文公和施玉良自作自受,可结果却要连带着施嫣儿受苦。

    “唉……那你们的婚事?”

    “别提了……嫣儿说要亲手把施家再做起来,我答应她三年不提婚约之事。”

    南博后虽然答应的爽快,可这一会儿,心里就有些后悔。

    赵举瞧他也不高兴,就说道:“嫣儿若是想重振施家,也并不难,施文公利用她和我商谈合作之事,虽然是阴谋,但是如今他不在了,我倒是愿意和施家合作一二。”

    无良一听就两眼放光。

    “那岂不是说……我和张大人以后在许州城就能吃到举丰楼的美味了?”

    “唔……大概是这样子,无良大哥,你不要表现的像一个吃货好吗?”

    南博后听无良介绍了一下赵举的手艺,心里也放心了不少。

    “那如此以来,施家很快就……”

    “嗯很快啊!用不了三年,就让你们顺利完婚!”

    赵举给他打了个包票,这可把南博后激动坏了。

    三人又聊了许多,可是南博后连夜就要往回返,也不好多留。

    回到许家,凤鸣儿就找了赵举。

    赵举也把想和施家合作在许州城里做生意的事说了说。

    凤鸣儿问道:“可我们自己经济也还宽裕,你要和施家合作,是不是还是因为可怜施嫣儿?”

    赵举想了想。

    “怎么说呢,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吧,但是我是这么想的,这次要做就做大的,许州城人口是阳澄的十倍多,举丰楼一开最好就是遍布城里的东南西北中,这还不算是红黛的生意,这是招商引资合本的最好时候!”

    凤鸣儿有些不理解,如果钱不够了合本是正常的,若是宽裕,为什么还要让别人插一手呢?

    “姐,合本引资一定要在你发展最好的时候,商人逐利,没有人会在你快不行的时候砸钱,他们只想着如何分一杯羹,所以啊,找施家做合作,一举两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钱他们出的起,我们也按分红走。”

    赵举想把举丰楼的生意和“红黛”分开,不能厚此薄彼。

    举丰楼的生意与施家合作,“红黛”的生意跟许家合作,两不得罪,两都较好。

    如果赵举自己在许州扎根了,势必会遭到本土商家的报复,可一旦把许家和施家拉进来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

    “好事不可能让一个人全占了,而且除了这两门生意,我确实还需要一些资金去忙活别的事。”

    “嗯?什么事?”

    赵举嘿嘿一笑:“马场……”

    “马场?”

    马场生意赵举很早就准备开始了,可是马匹价格昂贵,单靠赵举一人难以马上做起来。

    宋朝缺良马,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现在未和北边开战,正是积蓄良马的好机会。

    陕县的马场,上次去买马时李大山发现了几处不错的地方还没人占用。

    赵举准备从他国商人处买一些良马,拉回来和本地马交配获得良种。

    这最初在汉武帝时期就有过。

    当时匈奴骑兵强盛,汉武帝为了与其作战,特意购买了几千匹汗血宝马改善汉朝马匹。

    如果能趁着和北边数十年不开战的良机发展民间马场,既能以备不时之需,也能在平时卖出高价。

    史料记载,北宋的马匹价格最高可达百贯,如果能培育的差不多,充军马用的话可能卖个六七十贯钱。

    不过这生意还是要等眼下的事稳定以后再说。

    第二天上午,赵举去施家跟施嫣儿谈了谈,施嫣儿也同意了。

    “明日待我把阿香下葬了,再谈具体细节吧。”

    赵举点点头:“明日我一定到场。”

    阿香的葬礼风光操办一场,许家也派人来了。

    可是施家已经不复往日了,更何况还是一个下人的葬礼,来的只两三桌人。

    赵举还是亲自做了一顿白事饭,这也是当地的规矩。

    红白喜事都要摆桌。

    施嫣儿看了一眼秘制红烧肉:“还记得那日阿香说,最爱这道菜……”

    说完她擦了擦泪:“来来,都吃吧。”

    阿香的后事办了,赵举出钱安顿了阿香家里人。

    只隔了一日,施嫣儿忽然在城东一处宣布举丰楼开业。

    这次开业没有事前通知,准备的很悄然。

    不过满城人都知道,举丰楼和赵举离不开关系,所以开业之后,瞬间就围的水泄不通了。

    举丰楼的招牌打的很响,李大山传信回阳澄县,让小幺和李嫂嫂也来许州城帮忙,生意重心转移到了许州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