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出马仙往事 > 第 378章 自己动手扎纸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到一下来了这么多老仙儿,而这些老仙儿当中,又是黄三太奶位份最高,我就说道;

    “既然惊动了这么多位仙家,就请三太奶您老人家说一下这盘头女的根横吧。”

    黄三太奶手中拐杖轻轻点地,就说了一下崔红的事。

    中途,我一句也没有打断,就这么闭着眼睛感应着黄三太奶传给我的信息。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黄三太奶才说完了崔红的事。

    这时,我就对崔红说道;

    “崔姐,你原来不是特别不信鬼神这些事吗!现在怎么想起来找我们顶香弟子了?”

    听我这么一说,那崔红一脸的不可置信;

    “唉呀妈呀!都说你是吴神仙,你这可是真神了呀!就连这个都能看出来!我现在可是信了,实打实的信。”

    原来,这崔红以前对于鬼神之说,那可是丝毫都不相信的。

    不管是谁,只要在她跟前说起这类的事情,她都会跟人家犟嘴:

    “都说有鬼有神的,我咋没看见过呢?要是真有能耐,让他们来找我一个试试!”

    每到此时,一般也就没有人在跟她抬杠了。

    要说这崔红对老母亲孝敬,那也是真孝敬。

    就刚刚她说的那些她对老太太怎么怎么好的话,都只是她做的事的一部分。

    其实在老太太咽气前的一个月,她就辞职回老家照顾老太太了。

    那时候老太太就病重了,只是阳寿没到,就这么一直拖着。

    老人岁数大了,让儿媳妇给做点可口的饭菜,崔红的弟妹还是能做到的。

    可要是贴身伺候,儿媳妇就不那么可心了。

    儿子毕竟是大老爷们,照顾母亲吃喝还没什么,可是照顾老太太解手,就很不方便了。

    于是,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唯一的女儿崔红身上。

    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崔红不但要给老母亲洗衣服擦身子,还要收拾屎尿。

    老人上了岁数,本来睡眠就少,还一会儿要拉,一会儿要尿,一会儿又想吃这个喝那个的。

    一个月下来,险些把崔红也给拖垮了。

    等到老人咽气以后,崔家开始办葬礼。

    老太太是阴历初六早晨咽的气,阴阳先生是中午到的。

    在东北民间,素有“七不埋八不葬”的说法,于是阴阳先生看好了日子,宣布停灵三天。

    这崔家的儿子花了不少钱,也算是把葬礼弄了个风风光光,不仅买了当时最好的寿衣寿材,还请了鼓乐班子,搭了二人转戏台,足足唱了三天《二十四孝》《哭烟魂》《哭七关》之类的大戏。

    就在停灵的第一天,阴阳先生就告诉崔红,让她去给老太太买一头纸牛。

    关于男人死后烧纸马,女人死后烧纸牛的事,前面详细解释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要说这崔红大姐呀,也真是那个!

    老太太活着的时候,她是无微不至的伺候着,生怕有个什么闪失。

    可是老太太咽气的时候。她却连一个眼泪疙瘩都没掉。

    拿她自己的话说:

    “死了(liǎo)死了,一了百了!老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孝敬比啥都强,死了以后再哭鸡鸟嚎滴,有啥用啊?还能把人给哭活了咋滴!”

    虽然心里这么想,可是阴阳先生让她去买纸牛,她还是去了乡里的纸扎铺子。

    到了纸扎铺子一打听。

    唉呀妈呀!

    一头纸牛居然要两百多块!

    那不就是几根高粱杆子,外边糊上一层纸吗!这玩意咋卖这么贵呀!

    后来又在附近的几个镇子上打听了一遍。

    结果不管是哪家纸扎铺子,一头纸牛都卖两百多,就连那种纸活儿手艺差的师傅扎的纸牛,也要卖一百多!

    这时,崔红就寻思,走了这么多家纸扎铺子,这纸牛啥样我都记住了,这玩意这么贵,我回家自己扎一个,那不就省下两百多块吗!

    说干就干,在乡里买了两捆大白纸就回了家。

    在长春的外五县中,双阳的高粱米饭水豆腐,一直在省内都很有名。

    长春也有不少家饭店,主打的就是双阳高粱米饭水豆腐。

    有高粱米饭自然就少不了高粱。

    崔红自己家就种了不少高粱。

    她回到家,来到高粱柴垛,挑了一些能用的高粱杆子。

    又回屋弄了半盆白面,打了浆糊。

    之后开始自己动手,扎起了纸牛。

    东北有句老话,“看花容易绣花难”。

    很多事情,看起来很简单。

    可是真正动手去做,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崔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一天的时间,终于扎好了一头纸牛。

    可是最后轻轻一搬动,却“啪”的一下,就散架子了!

    这时崔红的倔脾气又上来了,我就不信这么简单的一头纸牛,我就扎不出来!你不是喜欢散架子吗,这回我拿铁丝给你绑上,我看你还散不散架子了!

    还好这崔红买回来的大白纸足够用,不用再去买了。

    接下来,她就重新挑选高粱杆子,又去仓房把家里盖房子用剩下的细铁丝拿了出来。

    这回扎纸牛骨架的时候,每一处关节,还有高粱杆子的连接处,她都用细铁丝给绑了个结结实实。

    最后取过浆糊,用大白纸把那个纸牛骨架给里三层外三层的糊了好几层。

    把糊好的纸牛晾干以后,她又取出了孩子练书法用的毛笔和墨汁,给老牛画上了蹄子嘴巴鼻子和牛角,最后还给老牛点上了眼睛。

    大功告成!

    她把扎纸牛造的皮儿片儿的屋子收拾了一下,这才来仔细端详自己扎的这头纸牛。

    一边看着那头纸牛,她心里就琢磨,虽然看起来不怎么像牛,可是老母亲都死了,这玩意不过是烧给活人看的,能把老母亲的葬礼对付过去就行了。

    最后,实验了一下纸牛的结实程度。

    果然,这回就算是推倒了,纸牛也不会散架子了。

    她扎纸牛完工的这天,已经是老太太停灵的第二天了。

    其实她也知道,自己扎的纸牛看起来很丑。

    所以,去弟弟家的时候,她也就没有把那头纸牛直接带上,而是放在了家里,想着等到用的时候再拿出来,那时候人少,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笑话她手艺不行。

    结果,等到老太太下葬的当天,阴阳先生带着他们家人第三次报庙,指明路的时候,她才把那头纸牛给拿出来。

    阴阳先生一看,就是一脸的惊讶:

    “崔红啊!你这整的是个啥玩意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