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具体发现了什么?”葛苏向李名扬教授问到。
“我们对这里的建筑进行了年份测量,发现这里使用的材料,很多都超过了10万年以上!”
李名扬教授说出一个让众人再次惊讶的数据,
“如果说这里是亚特兰蒂斯文明的遗迹,是否说明,他们整个文明存续的时间超过了近10万年?”
众人:……
葛苏很明显也无法作出很好的判断,只能作出一个大体的分析:
“应该不太可能,如果他们的文明存续时间如此之久,我想现在整个太阳系内应该都很容易发现他们存在过的痕迹,但是实际上这种证据几乎没有。”
“这也是我疑惑的地方,如果这里是在亚特兰蒂斯文明之前就建好的,那么又是什么文明建造的呢?”
听到李名扬的话,葛苏马上想到了,慕晓晨很早之前就说过,在现在的人类文明之前,还有两个文明存在过。
一个是亚特兰蒂斯文明,也是人类文明之前的一个文明,而另一个文明似乎久远到连慕晓晨也不知道它的名字,会不会是这个文明建造的呢?
葛苏用询问的眼神,看了一眼一旁的慕晓晨,对方立刻会意。
“这里最初的建造者应该是早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存在,而后亚特兰蒂斯文明发现了此处,并且进行了适当的改造,就像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一样。
不过这个文明具体是怎么样一个文明,现在已经无法进行考证了。”
慕晓晨的话让大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不过却让在场的几位专家教授再次产生了疑惑。
“你怎么确定事实是你说的这样的呢?”李名扬教授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
不等慕晓晨作出回答,葛苏立刻打岔,“哈哈,李教授,她也也不过是猜测而已,不过我觉得这种猜测应该是可能性比较高的。”
说话的同时,还向着慕晓晨打眼神,提示她不要透露太多。
“确实,与亚特兰蒂斯文明存续了十万年以上却没有留下任何证据相比,这一个说法确实从理论上来说更容易让人接受。”
李教授也不过是好奇疑问,并没有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听到葛苏这样说,倒也不再多问,反倒是自己先认可了这种说法。
随后,大家便各自忙着手里的工作,并没有对刚刚的讨论太过关注。
毕竟整个穹顶内就在这里,是亚特兰蒂斯人建造的,还是更早的文明建造的又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不过都是古迹而已。
以人类的感知,一万年以前的古迹和十万年以前的古迹,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如果不是这里依然保存完好,所谓的古迹,可能也不过是一?g砂石而已。
但是葛苏却再次陷入了思考当中,他发现,这座穹顶给他带来的信息量超乎想象,他也完全无法想象十万年之前的地球文明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他们建造的设施,直到现在依然能够使用,以他们的技术水平,是否意味着,在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中,也会存在这样的遗迹?
想到这里,葛苏开始兴奋起来。
如果真的如他所想的这样,那就意味着,在未来进行进行星际探索的时候,会节省不少的成本和时间。
不过想到那条延伸到地底的通道,以及墙壁上遗留下来的文字提示,葛苏仍然感觉到一丝隐隐的不安。
虽然经过探测,洞的底部并没有其他空间和通道,但是还是给他一种感觉:
这个洞中随时会跑出星兽来。
他把这种不安告诉了慕晓晨,之后他二人又多次前去探测,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在最后一次探测之后,慕晓晨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这个洞的底部,可能存在一个节点,而这个节点是可以联通其他星域的。
当初应该是有星兽通过这个节点入侵,所以亚特兰蒂斯人最终才放弃了这里。”
“那岂不是这里还有可能随时会跑出星兽来?”
“这个可能性很低,这个节点应该已经被亚特兰蒂斯文明破坏掉了。
而空间节点被破坏了,是很难修复的,而星兽也不具备修复的智慧和能力。
即使从另一边进入了通道,也无法找到联通的出口的。”
慕晓晨再次作出了解释。
“既然节点已经破坏了,那亚特兰蒂斯人为什么还要撤走呢?”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而且空间节点本身也是很少见,且一般都是存在于太空之中的,很少有听说出现在星球内部的。”
听完慕晓晨的这一通解释,葛苏暂时放下了悬着的心,但是他知道,这件事并没有彻底解决。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努力,整个空间的探索和检查工作总算是初步完成了。
李名扬教授带着他的学生和工人,已经把所有的支撑机构进行了检查,得出的结论是:
这里的结构,即使再维持10万年时间也不成问题。
并且他们把每一个支撑柱都进行了编码,同时把整个空间按照表盘的形式,分为了12个扇形区域。
靠近中心湖区域的建筑,工人们也已经重新整理出来,已经可以用于居住。
不过大家暂时并没有住进去,依然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中。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建筑也算是文物了!
此外,在全面检查整体构造的时候,李名扬教授和秦明华教授共同发现,这座穹顶其实还有另外三个进出通道,大小与他们之前通行的一模一样,只是位于不同方向。
按照他们现在的划分,分别位于12点、3点、6点、9点扇形区域。
为了在方便,通常大家都以xx号区来代替xx点扇形区,9号区就是他们执行登录所在的区域。
令人意外的是,在12号区旁边还发现一个特殊的通道,也是直达月球表面的。
连通的是一座巨大的望远镜平台,可惜的是,现在望远镜已经不能运行,不但集满了灰尘,整个结构都已经破坏了,只能从残存的部件,推测这里是用于天文观察的。
此次并没有邀请天文研究方面的人员同行,看来可以考虑下一次把相关人员和设备一起带上来。
而王玉昆、徐茂山两人也已经对所有区域内的植被完成了标本采集,以及数据统计。
发现这里的植被和动物都是地球上没有的,而且因为跟地球生态圈脱离的关系,已经走上了一条独立的进化道路。
至于江文山,则带领这他的团队依然在着手解决能量的问题,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再过几日就可以让整个系统从新正式运作起来。
虽然现在穹顶内的生态依然维持着,不过据王玉昆、徐茂山两位动植物学家判断,目前这种状况只是一种很低限度的平衡,处于一种随时崩塌的边界上。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华夏航天局也发射了一颗通信中继卫星,以保持月球和地面的实时通讯。
当穹顶内的直播画面投放到航天局的大荧幕上时,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
看着穹顶内干的热火朝天,并且不用佩戴任何防护设备的场景,大家似乎感觉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更近了。
以往月球只是一颗冰冷的卫星,孤傲的游荡在地球的周围,既不过分靠近,又不太过远离。
现在,月球变成近在眼前的穹顶,变成了也有光亮和温度的世界,月球一词,不由得变得多了一份温度。
在中继卫星发射成功之后,葛苏和慕晓晨回了一趟地球,顺便带回了一批星陨石,堆放在了正在建造主体大楼的工地附近。
这里有专人看守,葛苏到不担心这些星陨石被盗,而且外人也不知道这些石头有什么用处。
随后联系了张立,告诉他目前的进展情况,顺便让他安排了几位安装天文望远镜方面的人员以及需要的设备。
想到能够尽快把天文望远镜安装好,在星兽入侵的时候,也能够进行提前预警,葛苏对于穹顶的天文设施自然又看重了几分。
眼看时间已经来到了1月份,再过一个月左右,就要过年了。
葛苏在把公司事务交代给诸文耀之后,带着天文方面的几位专家和设备,再次飞向了月球。
他希望大家能够在过年之前,把任务都完成,这样大家就能回家团圆了。
几位天文学方面的专家来到穹顶之后,表现的和其他人到来时差不多,然后便迫不及待的登上了穹顶的观星台——这是其他人给这里取的名字。
整个观星台面积极大,几乎达到了5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在这里只要打开头顶的天幕,就能看到明亮的星空。
可惜这里的防护装置已经破坏了,打开天幕就需要关闭后方通道,并穿上宇航服,否则根本待不了人。
很快几位专家便和李名扬教授一起设定好了观星台的修复方案。
按照效果图显示,修复后的观星台,将会维持现有观星台的外观和面积,不过会在天幕下安装上高强度的透明玻璃。
这样的话到了观星台,大家就可以随行所欲的观看星空,而不用穿戴宇航服。
此外,还会安装上最新的天文望远镜,便于进行天文研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