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熟络地走进后院里,大声喊道:“孙大夫,孙大夫,你在吗?”
孙大夫掀开门帘从屋子里出来,“行了,行了,别喊了,老夫的魂都快被你喊没了。”
孙大夫走进柜台里,岁岁站在柜台边上看着孙大夫抓药。
岁岁喜欢看孙大夫抓药,把一个一个小抽屉打开,然后从里面抓取需要的药,再放到称上称量药量,再到研磨,岁岁觉得是一个特别治愈的过程。
尤其是那研磨,看着草药在自己手中一点一点化为细末,有美妙的成就感。
孙大夫瞧见岁岁看得认真,打趣道:“丫头,喜欢?”
“喜欢?”
“要不来济世堂跟老夫学抓药?”
“可以?”
岁岁认为,这看家吃饭的本领,不是都藏起来交给弟子的吗?
比如白术这样的。
孙大夫像看透了岁岁的心般,道:“无妨,你想学,老夫就教。”
“老夫一生无儿无女,你可以跟白术一样,跟着老夫学艺。”
岁岁秉着这都万历末年了,即使崇祯过后,自己也也未过半百,没啥意外,还能看着清兵入关。
“学!”俗话说:技多不压身。
孙大夫抬眼,“好,明日起你就来济世堂帮忙吧。”
孙大夫答应得爽快,岁岁突然有种被忽悠的感觉。
但话都说出去了,也不好食言。
富贵正从牛车上把给孙大夫的食物送进来。
“富贵,你们这是?”
孙大夫看着后院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粮食。
现在是千金难买粮啊!
“孙大夫,这是我们钱家村种的。”
“蝗灾之下还能种出食物?”
“能。”富贵拿了一个黄澄澄的土芋递到孙大夫手中,道:“这是土芋,生于地下,且在冬日能长,冬日里,蝗虫就少了,春来收了这土芋。”
“做成土芋淀粉,做成面条都很好吃。”
岁岁在心里补上一句:还可以做成炸薯条。
在钱家村时,岁岁做过几次炸薯条,美名说是做给年年吃的,其实是自己嘴馋罢了。
孙大夫收下粮食,对着富贵和岁岁道谢。
小山般的粮食可不止土芋,还有甘薯,叶子菜之类的。
岁岁觉得,别的都可以不吃,但叶子菜是不能少的。
她便和富贵去山上砍下竹子,弯曲地插在地里,然后在上面套上一些网纱,冬日夜里盖上棉布,白日打开。
就这样,让他们种出了叶子菜。
岁岁离开济世堂后,便到了自家的辣酱铺子,这辣椒铺子在蝗灾刚开始时,里面的辣酱就卖光了。
现在的时日,也不好种植辣椒这样的作物,岁岁便把铺子关上了。
好在,她现在不缺钱了。
镇子逛了一圈后,往日里路边的小摊子,热闹的叫卖声,讨价还价的声音都不复存在。
只有两旁穿着破烂,瘦弱的流民。
岁岁和富贵也无心再逛,便回了钱家村。
翌日,岁岁便来到济世堂。
孙大夫让岁岁从认药学起。
“拿着。”孙大夫递给岁岁一本破旧的药书,道:“先把里面的药记全了。”
岁岁拿着药书,药书里面保存得完整,只是被翻看多了,所以显得破旧。
孙大夫直接把岁岁领到药房里,道:“先认药,现在新鲜的草药少,你就这药书先认了。”
“等过些日子,再去柜台上认药,切记,学认药时,万万不可给病人抓药!”
岁岁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岁岁上辈子学农科的,因为自己有兴趣,也看过不少药书,植物,草药她认识的不少,但抓药,她明白,自己还没有这个能耐。
岁岁一头扎进药房,如一块海绵般,不断地吸收着知识。
午饭过去了,她毫无知觉。
知道快到晚饭时,孙大夫见岁岁没有出来,便进了药房。
只见岁岁还在认真地看着药书,是不是拿着药房的药对着书上的辨认。
见她学得认真,孙大夫便悄悄退了出去。
知道夜里,济世堂的病人都离去了,孙大夫走进来,道:“丫头,吃饭去。”
岁岁抬头,透过窗户才发现夜已黑了。
还好早上时跟年年说好了,如果晚饭时,自己不去林和堂接他,他就住在那里。
岁岁跟着孙大夫走到偏厅,桌子上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饺子。
“丫头,吃吧,吃完记得把碗洗了。”
孙大夫打着哈欠离去。
岁岁坐下来,勺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口,是番麦豚肉馅的,她爱吃。
吃完饺子后的岁岁觉得恢复了元气一般,精神满满又一头扎进药房里。
挑着灯,灯下的人儿认真地看着药书。
那股认真的劲儿,岁岁偶尔晃伸,然后忍不住自嘲一番:自己当初学农有这个劲,说不定研究生早考上了。
油灯上的灯芯摇曳,岁岁直接睡在药房里。
等天明时,她吸着鼻子走出来。
孙大夫瞄了她一眼,转身从药柜里抓出一副药扔给岁岁。
“去煮了喝吧,别得了风寒。”
此后,岁岁开始了在济世堂吃住的日子。
那能吃的样子让孙大夫和白术侧目。
孙大夫心想:这,是不是该向这丫头要些吃食的银子,小小一个人儿,还挺能吃。
一年后。
岁岁站在济世堂的柜台里,熟练地看着孙大夫看的单子抓药。
孙大夫看着手脚麻利的岁岁很是欣慰,没想到这丫头学得那么快,除了抓药,望闻问切也学得不错。
再过些时日,就能独自看诊了吧。
果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天,在济世堂来了一位孕女子。
她相公搀扶着她进来,女子穿着宽松的衣裙,肚子稍微凸显,脸上还带着面纱。
“大夫,大夫呢?”
岁岁见状,上前迎道:“两位请往这边来,孙大夫在里头看诊。”
男子脸上有些不耐烦般,然后拉着女子往里面去。
看诊的病人刚出来,那男子便领着女子进去。
女子坐下,把手放在脉枕上。
孙大夫正要搭手去诊脉,那男子一把抓住孙大夫的手,不悦地道:“听闻大夫都可以通过丝线诊脉,我家娘子素来不喜外人接触,还望大夫丝线诊脉。”
岁岁站在一旁一头黑线,这奇葩的要求。
到底是那娘子不喜,还是那相公不喜呢!
孙大夫也不气恼,笑道:“公子,我这正好有位女大夫,不如让她一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