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去夏末,偏安一隅的南方,对北方各地的变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朝会上热烈的讨论一番,并无一丝实质行动,也许是汉人中自诩聪明的人才太多了,他们认为管你几个赵国,两个赵国争斗起来才是好事,到时候两败俱伤,我们南方可以坐山观虎斗的同时,还能见机行事.……
也就是这年,梁州刺史周访病逝,他一直都在梁州秣兵历马,蓄积粮草,结果一丝一毫都没派上用场,一场疾病下来,名将周访陨落……
陈郡谢氏,官为太常卿的谢裒喜添一子,取名谢安……
正移动到襄阳的卢政等人,接到青城山的信件,范长生归天了.……
“啊?师傅死了?”卢政由于文字功底相当的差,信件内容还是崔冰清读出来的。“信中还说什么?算了,不用说了,我得马上赶往成都……”
“哎呀,卢公子,信中并没有交待你去啊,你伤还没好呢……”
“不行,师傅死了,我这当弟子的当然要去,不是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么?就这样.……崔小姐,麻烦你把大伙都叫来.……”
众人听完卢政的安排之后,都沉默不语,傅巧瑛第一个表示自己不会去,然后就自顾自的离开了房间。
卢政继续说道:“这是本人的私事,而且益州安定,我结义兄长也在那边,个人安危没多大问题,所以我也不用带多少人,高粱,还是你随我一道吧。”
“又是我?行吧,反正就当游玩了.……呵呵”
“还有.……媚儿姐,瑞雪你们也跟我一道吧,其余的都暂回会稽,杨娘自会安排……就这样吧。”
寇媚儿一直都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反正也不说话,靳月华就不干了:“卢世友,我要单独和你说。”
卢政挥了挥手:“都散了,散了吧,明日就由庞淳带队,乘船东去……”
“卢世友!!”
“好,好,你留下来.……”
众人都满含笑意的离去,把房间留给了他们,寇媚儿也没走:“公子此去奔丧,把妾身捎上这是何意呢?”
靳月华马上说道:“是啊,你带她都不带我?难道你看上她了?”
寇媚儿娇滴滴的笑了起来:“妾身可成昔日黄花,公子若是看得起妾身,当然求之不得。”
卢政正色道:“我带媚儿姐只是工作需要,你看看媚儿姐也说了,她比我老这么多,我怎么能有非分之想呢?”
“什么?工作需要?”靳月华一愣“什么称为工作需要?你这都是说的哪里话?”
寇媚儿脸色也变得很难看:“卢公子,妾身不过三十过几,你我就算有些恩怨,也不用出言嘲讽吧.……”
卢政不由笑了起来:“好了好了,我是故意逗你们玩的,这样说吧,媚儿姐本是与瑶娘一路人,为何流落到了平阳,恐怕你心知肚明吧,我带着你也是想多多了解,正好呢,路上也有个伴。”
“那我呢?你就打算让我一个人去会稽?”
卢政看了看两个娇媚的匈奴女子,不由哈哈大笑:“好吧,一起,正好也让你们结识一下我那结义兄长,保准你们喜欢……”
命中注定卢政就是一个劳累命,伤都还没好全的情况下又千里迢迢跑去成都奔丧,卢政带上寇媚儿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过不好对人明说。
夏季涨水,一般船只过不了瞿塘峡,只有沿着陆路往益州进发,过南郡宜城时,卢政看到很多民夫顶着烈日在修建一座大型的庄园,其实这样的事情卢政是经常看到,只不过他看到其中有一个很熟悉的身影.……
“高粱,你去问问,这些民夫都是哪里聘来的?”
“是……”
不多久,高粱回来了:“公子,打听好了,这是那个gr的荆州刺史王?M修建的别院,用的人大多都是囚犯。”
“哦……王?M?王敦的人.……这就不好办了。”
“公子你打算干嘛?”
“你认识吴啸么?是我从川中带回的一个猎户.……”
“吴啸?不是很熟……”
“嗯,今日我们就在宜城住下吧,顺便打听打听南郡的郡守是谁,哎……这到哪里都得找关系才行啊。”
之后一打听,卢政根本不认识什么南郡郡守,再一问应詹其人,被人告知应詹被朝廷任命为镇南将军,益州刺史,根本就不管这块地了。
卢政叹了口气:“吴啸本是猎户,有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是我带出山的,没看见则罢,这都看到他了,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救出来,高粱你去打点一下,看为一个囚犯赎身需要多少银两.……”
高粱很诚恳的说道:“公子义气,小人这就去.……”
吴啸掩护荀灌被杜曾抓获,成了杜曾的兵,没多久杜曾又被周访的部队打败,成了阶下囚,可怜吴啸是一个人都不认识,他提过卢政,提过荀崧等人,那些官衔较为低下的将官会听他的一面之词么?他是战俘,又是叛贼,那就更没好果子吃了,这些年来不是在监牢关着,就是在下苦力,很多囚犯受不了繁重的苦力,死去的很多,吴啸硬是咬着牙坚持了过来。
给一个囚犯赎身,等于用钱释放一个囚犯,本来司马睿称帝是大赦天下,地方上阴奉阳违的人,特别是琅琊王家的某些人,根本就不把司马睿当一回事,吴啸也是倒霉,遇到那个为人倨傲的王?M.……
对于这种没有户籍的乱民囚犯,如果没有人救他们,那他们就只能是累到死,卢政不是圣人,他没能力把这些人都救出来。
“那领头的官吏怎么说?”
高梁比了比一个指头:“一个人犯一百贯,还要零散的一枚.……”
“这么贵?狗官是在抢人么?什么叫零散的?就是一文一文的零钱?”
高梁耸了耸肩:“公子,我们一共才两百贯,公子平日不计钱财,自然不懂民情.……”
一个五铢钱相当于一文,一千文为贯,三国时连连征战,各国财政都十分紧张,刘备攻打益州时,为了解决军饷,用两枚五铢钱的原材料铸成一枚,名“直百五铢”,就是一枚钱当一百倍使用.……后来孙权弄了个更离谱的,搞了个“大泉五百”和“大泉当千”,其铸造出来的大小也只比普通五铢钱大一点点而已……刘备,孙权都不是发明者,发明这种虚值大钱的始作俑者是王莽,名曰“大泉五十”,不过王莽比那二位厚道多了,起码还是用了十二枚五铢钱的材料……
西晋百业凋零,主要是沿用汉,魏和其他各种古钱流通,没有造新钱,东晋同样没造,跑到江南来立足后,就沿用孙吴时期的旧钱,这也是沈充富可敌国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家就是铸钱的,一百,五百,一千随便造.……
政府搞这种通货膨胀,民间的人也不是傻子,以至于很多地方都不收大额的五铢钱,或者干脆恢复了物物交易,金银是属于硬通货,不属于市面上货币,也就是说,金银用来作收藏品,或加工饰品,或赏赐物,或大额交付,没有一个具体的兑换准则,有时高,有时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