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 第75章 朝廷穷你儿子更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距离水泥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六天之前。

    而原本是实验性质,十丈来长的水泥路,如今也已修出了接近原本的十倍。

    也就是数百米的长度。

    自水泥路现世后,并在武昌城引起轩然大波,到现在还热度不减。

    朱桢开始着手,趁着百姓们冬季农闲,而招大量的人来修建水泥路。

    这个冬天能修多少就是多少。

    如果不是水泥的产能有限,他甚至恨不得年底之前,就能修到应天去!

    但显然是不现实的。

    首先还有个数十来天就要过年了。

    年后不久,又要准备春耕事宜。

    对于农耕封建社会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也得给种地让路。

    这天,朱桢视察水泥路的修建,看到工人们有条不絮的进行着。

    无数水泥从建在石灰石矿旁边的水泥工坊,运到武昌城跟前。

    马车、牛车,输送着大量鹅卵石。

    以及连用水,也是靠人和牲畜的力量,一点一点的,从远方汇集到武昌城,东门之外的官道上。

    朱桢骑着马,在已经可以行走的水泥路上,看着工人们劳作。

    周围有十余护卫警戒。

    而他们身后,就是武昌城所在。

    人来人往,哪怕已经过去好几天时间,而且百姓们也都能脚踩在水泥修建的路上。

    但无一列外,不管是什么样的人。

    都会由衷的对水泥之神奇,感到赞叹不已。

    朱桢也满意,心底估算,随着各项分工趋向成熟,石灰石产出、煅烧、水磨等产能持续扩大。

    他觉得到明年春耕之前,少说怎么也得修个十几里的路来!

    这还是在水泥等基础物资,处于初期扩产能的时候。

    如果待明年,或者后年。

    只要农闲时节一到!

    朱桢完全可以不计成本,靠人堆,也能把武昌境内,到应天府方向的官道给用水泥覆盖!

    就在他心里豪情壮志,想着未来全天下都修建完善的水泥公路网络时。

    有一骑,从前方道路尽头,飞奔而来。

    骑士来到近前,第一眼就看到了,在武昌只能是朱桢才有的阵仗,好似没反应过来。

    但遂即立马控制速度,小跑的来到护卫之外。

    并大声道。

    “卑职见过王爷!”

    “有应天府的旨意到达,正欲送往楚王府府上……”

    朱桢不明所以。

    传旨这件事不应该是由太监来做吗?

    怎么会是驿卒?

    这么潦草?

    内心有些吐槽,觉得事实永远与想象中要有很大的差别。

    但很快,朱桢就明白为什么,传旨意的不是太监了。

    “十一月十五?这不是三天前?”

    “好家伙……”

    三天前的旨意!

    结果从应天,此时到了他的手上!

    朱桢难怪会用驿站加急传送旨意。

    暗道恐怕不是八百里,也至少是四百里加急了……

    没有传说中宣旨场面,甚至朱桢连马鞍都没有下来。

    由护卫从人那里取来用盒子装着的圣旨。

    朱桢打开的第一眼,就是看到了上面记述的时间。

    随后,他往下看。

    “大明秉承天意立国,至今已十年有二……”

    大段没用的废话,朱桢走马观花的略过。

    看向重点。

    “然,十年间,天下九州,夷人作乱,匪军不止……虽逐年减少,又有外患加剧……”

    内容的意思,就是这十年来,各地叛乱不断。

    虽然在每年减少,可是北边的蒙元又开始南下。

    而哪怕朝廷兵马能如数扑灭叛乱,以及反击蒙元的侵略。

    可是每当朝廷大军一到,很多时候都已经为时已晚了。

    不是城破百姓被屠杀,就是原本能坚守下来的,也因为没能有及时的支援而自行告破。

    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因为军情传达,以及行军时间太过于漫长所导致的!

    读到这些的时候,原本有些不以为意的朱桢,此时内心很突然的,有了一抹不好的预感。

    继续看下去。

    “十月下旬,朕之六子,楚王朱桢献上水泥,曾言之凿凿,若用水泥修建官道,可极大改善这一现状……”

    “初时,朕不以为意,但现在朕却改观,既于民无害,不如一试?”

    “然,朝廷户部捉襟见肘,实不能有钱银以作修建水泥之用……”

    “朕有六子,常有孝举,以为,应天始,而至九边,楚王可用以水泥修建官道贯通,所费先行垫付……”

    看完,朱桢整个人都麻了。

    合着你前边铺垫那么久,就是为了等最后一句:

    修路用你小子的钱,先垫上!

    最重要的是!

    还钱的事你是一句也不说哇!

    朱桢有种想要仰天长叹的冲动。

    果然啊果然!

    不出他之前所料,朱元璋真的在打他这个儿子的主意!

    幸好他早有心理准备。

    不然,看到这份所谓旨意,恐怕朱桢得怄到饭都吃不下的地步不可!

    一封朱元璋从应天发来的旨意,瞬间让他没了继续看工人修水泥路的兴致。

    领着手下,回到王府。

    随后直奔书房。

    应天府,紫荆城,御书房内。

    朱元璋坐在炕上,老神在在的端着茶碗。

    而对面,手捧折子,站立的朱标,对着折子口述道。

    “父皇容禀,非儿臣不听父皇旨意,实则朝廷穷,儿子更穷也!”

    刚第一句。

    朱元璋笑了。

    顺便教导朱标。

    “老大看到没?不要以为是咱的亲儿子、你的弟弟,就什么都听之任之,以为他们也会对咱们视如尊长。”

    “天高皇帝远的,人凭什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咱们越相信他们,他们就越是不把咱们放在眼里!”

    “所以啊,该狠心的时候,一定不能妇人之仁!”

    “哪怕他是你的亲人!”

    朱标愣愣不语,他分不清该坚持自己,还是听朱元璋的。

    但从六弟朱桢这么快,就发来拒绝执行圣旨的信件。

    这不由得又让他有些意动。

    难道父皇说的都是真理?

    可六弟是自己的弟弟啊……

    朱元璋暗自摇头,觉得老大这个太子当得,哪哪都好,所有人都信服,但就是性子有时候太淳厚了!

    这不好!

    相对于朱标的身份,这种不利索的性格,让朱元璋极为不喜欢!

    要是朱标能有老六那两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