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 第87章 新路修成,朱桢名传四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武昌。

    楚王府。

    朱桢用新募捐的银子,再次扩大修路队伍。

    同时,又源源不断地买进原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修路已经迈上正轨。

    就像是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正在奔向它的目的地。

    这个时候,朱桢终于清闲了下来。

    每天的任务就是收收钱,数数钱。

    虽然枯燥,可却非常充实。

    不对!不枯燥!

    楚王府上,十余位妻妾日日夜夜,成群陪伴。

    一点儿都不枯燥。

    这样的生活,着实羡煞旁人。

    只是,有些人不由感叹,换做自己,这样的幸福生活,恐怕当真有些承受不住。

    每日行房,纵然是铁打的身子,也遭不住啊!

    可楚王,偏偏一点事儿都没有。

    反而生龙活虎,格外精神。

    这一日。

    朱桢如往常一样,在后花园中与王绮梦交流人生。

    “楚王,小女有话跟你说。”徐妙锦迈着细碎的步子款款走来。

    听到声音,朱桢把王绮梦的玉手松开。

    站起身,笑着说道:“何事之有?直接说便是。”

    徐妙锦行了一礼,而后开口问道:

    “前些日子,楚王答应小女,若有返回应天的队伍,便叫他们带上小女,可多日过去了,为何还没有消息?”

    朱桢微微一愣。

    糟了!

    这段时间每天光顾着数银子。

    把这茬儿给忘记了。

    尤其是,人家他爹的人还来送过钱啊!

    “妙锦,实在是不好意思,这段时候公务繁忙,本王又给忘记了……”

    “啊!”徐妙锦显得有些诧异。

    楚王正值壮年,什么时候记性变得这么差了?

    然而,下一秒钟。

    徐妙锦俏脸一红,忽然想到一个另一种情况。

    难不成,楚王看上我了?

    这才故意把我留在楚王府?

    不过,楚王英明神武,风趣幽默,颇有智慧。

    对人又温柔细腻。

    如果作为夫君的话,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霎时,羞涩的红晕一直蔓延到徐妙锦雪白的脖颈。

    看到徐妙锦这幅样子,朱桢有些人傻了。

    本王什么都没说。

    更什么都没做。

    可这徐妙锦,怎么就像是本王轻薄了她似的?

    一时之间,朱桢不禁感到有些尴尬。

    没错!虽然有十几个老婆,可某些情况下,仍旧会感到尴尬。

    他扭过头,连忙朝王绮梦使了一个眼色。

    王绮梦抿嘴一笑,梨涡轻陷。

    同为女人,徐妙锦心里的想法,她一眼就看出来了!

    “徐妹妹,楚王掌管楚境,日理万机,有些事情一时忘记,也在情理之中。”

    徐妙锦微微颔首,双颊依然一片晕红。

    “你呀,就安心在王府住着,把这儿当做你的家。”王绮梦拉住徐妙锦的手,显得非常热情。

    徐妙锦无奈,只得继续在楚王府里住着。

    ……

    ……

    斗转星移,岁月轮回。

    京城来的朝廷大员和世家大族,不断地为修路捐钱。

    朱桢再用这些钱,不断地扩大修路队伍、购买原材料。

    春去秋来,水泥路越修越长。

    从几百里,到几千里,再到武昌与京城两地彻底连通。

    这一天,武昌与京城喜气洋洋。

    两地同时点燃鞭炮,庆祝水泥路竣工。

    此时此刻,最得意的一批人,莫过于一开始捐钱的那些商人。

    通过纪念碑,他们的名声已然传播出去。

    收获声望的同时,也让自家生意变得蒸蒸日上。

    当初捐的那些银子,早就挣回来无数倍。

    至于第二批捐钱的朝廷大员和世家大族。

    他们心中追悔莫及。

    后悔没能成为第一批捐钱的人。

    因为,不论再补捐多少银子,新建的纪念碑从大小、材质、精细程度,都比不过第一块纪念碑。

    不过,总算是亡羊补牢。

    只要碑上有名,总归还是能史上留名的。

    剩下一些没来得及捐钱的人,心中只剩下无穷的遗憾。

    每次路过纪念碑,眼中都充斥着强烈的向往。

    那可是名流千古的绝佳计划啊!

    就这样在自己的眼前溜走了。

    一想到这,他们顿时悔得肠子都青了。

    水泥路连通了武昌和应天府后,对朝廷和百姓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对朝廷来说,有了水泥路,可以使政令更快的传达到楚地。

    从而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统治。

    对沿线的百姓来说。

    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做生意,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比以往缩短了数倍。

    这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朱桢还颁布了一条政策。

    对这条水泥路,派专人管理,进行收费。

    类似于现代的高速过路费。

    这么做,也是为了后续的保养做打算。

    毕竟,人流量大了,时间久了,水泥路总会损坏。

    到时候维修,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然,水泥路是分层次收费。

    官位越高,收的钱就越多。

    对于富商,按照所拉货物的价值进行收费。

    如果是寻常百姓,则一分钱都不收。

    这条政策一出,有如一时惊起千涛浪,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老百姓人人称颂。

    只要一提起楚王,便竖起大拇指。

    那些富商,则对朱桢又爱又恨。

    不过总的来说,在水泥路上运货,速度能比以前快上许多倍。

    效率提高,节省了时间,自然能多跑几次货。

    此消彼长之下,交的那点过路费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对于朝廷官员来说,都不差钱。

    水泥路能节约时间,提高赶路效率。

    他们当然愿意交过路费。

    就这样,朱桢的名声一时响彻武昌、响彻京城、甚至响彻整个大明。

    消息传至京城。

    朱元璋震惊的无以复加。

    他忍不住叹道:

    “老六可真是神了!”

    “没用国库一两银子,单单凭自己的力量,竟然将武昌至京城的水泥路修完了。”

    “这件事就算换了咱去做,也不一定能有老六做得好!”

    太子朱标站在一旁,心中稍稍有些鄙夷。

    父皇啊,换了你去做的话,都压根没有水泥路这件事!

    马皇后的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原本以为老六顽劣。

    谁曾想,他竟是最神通广大的一个皇子。

    只靠自己,硬生生把水泥路修完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