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 第416章 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爷,这些资料都是真的吗?”

    “不会是噱头吧!”

    当周连平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足以说明他在传媒方面已经拥有相当成熟的能力。

    作为大明日报的负责人。

    周连平已经深知保值对于百姓究竟有多么强大的影响力。

    消息的传播,其目的不一定是真的想要大众知道什么是真相,也有可能是一种信息认知的控制。

    至于信息的真假,对于普通人而言,其实很难辨别。

    人造玻璃水晶这个东西,是真是假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对老百姓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

    “当然是真的,这种东西骗人的话,有什么好处吗?”

    朱桢的反问,让周连平更是惶恐。

    跟李平一样,他也没想到琉璃这种稀有的东西,原来其实可以这么的不值钱。

    如果真的将人造琉璃制作出来,将会对市场有着非常沉重的打击。

    不过,也并非没有好处。

    至少也能够让普通的平民百姓用上琉璃制品。

    琉璃制品相比较其他的材质,确实要更加耐用,并且美观。

    “回去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第一次宣传。”

    “直接告诉大众,目前科学院正在研究人造玻璃水晶,并且等技术成熟之后,还会直接开设工厂。”

    周连平点点头,立刻回去准备新闻稿,准备就在第二天即刻发布消息。

    …………

    应天府。

    朱椿出发前往欧洲之后,朱标便第一时间赶了回来。

    他将朱椿海外出行的整个经过全都告诉了朱元璋。

    这让后者听了之后,瞬间无比激动。

    “希望老十一到达欧洲之行,一切都能够顺利。”

    “这个孩子的年纪还是太小,你一定要及时提醒老六那边多给予帮助,毕竟是自家兄弟。”

    虽然说整个过程有朱桢帮助,但朱元璋打心里还是有些担心自己的孩子。

    如果说是去其他地方的话,倒还没有那么担忧。

    但欧洲那边的情况朱元璋多少还是清楚一些。

    那些红毛鬼子最喜欢的就是四处殖民,攻打其他国家将其占为己有。

    所以他们在战争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

    这便是朱椿不曾拥有。

    否则的话,朱元璋也不必这么担心。

    “父皇放心,六弟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

    “而且还建立了与非洲的商务往来,可以频繁的将我们的武器运过去支援十一弟。”

    听见朱标这么一说,朱元璋倒是满意的点点头。

    不过,还有一件事情刚刚得知。

    “大明日报发布的最新新闻,你应该也已经看到了吧。”

    “老六这回又要搞什么人造玻璃水晶,听说就是琉璃,这家伙胆子也太大了!”

    至少到目前为止,游离还是比较稀有的存在。

    朱元璋当然清楚,一旦人造玻璃水晶出现之后,对于琉璃的市场将会产生巨大的打击。

    而且是大明日报报道出来的消息,绝对不会有假。

    因此,他想要派朱标仔细去探查一下此事。

    “明日上完早朝之后,你亲自去武昌问问老六。”

    “看看他究竟想要干什么!”

    若是以前的话,在得知有人造玻璃水晶出现,朱元璋肯定会大发雷霆,并且直接让朱桢回应天府说明此事。

    不过现在却大不相同。

    朱桢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

    而且他的作为对于大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朱元璋也不认为朱桢是一个会随意影响到大明气运的人。

    所以最好还是先问清楚,之后再做判决。

    翌日。

    早朝。

    当所有人全部都到齐,朱元璋大概也能够猜到今日大臣们可能会商讨的议题。

    绝大概率就是跟人造玻璃水晶有关。

    “陛下,大明日报昨日最新上报的消息,楚王殿下要照出玻璃水晶,此事恐怕会对大明的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这个时候,户部侍郎率先站了出来。

    户部作为管理经济的重要部门,自然不可能对这件事情坐视不理。

    朱元璋一听,瞬间感觉头疼。

    目前,也就只有皇室拥有大量的琉璃。

    所以人造玻璃水晶的出现,对皇室的影响最大。

    普通老百姓甚至对这件事情都不会太过于关注,反正他们本来就买不起。

    反倒是真出现了人造玻璃水晶,他们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这件事情我已经派太子前去调查。”

    “等他回来之后,在进行商议也不迟。”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还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汇报?”

    听见朱元璋这么一说,其他大臣也没有再继续追问。

    不过还是能够看得出,对于此事充满遇见的人还是挺多的。

    毕竟,各个朝中大臣家族难免也会有琉璃制品。

    “陛下,全国各地上奏。”

    “自洪武十一年推广种植土豆红薯和玉米以来,各地粮食的产量翻了好几倍。”

    “截至目前洪武十三年,全国各州府已经实现了全部播种,整体粮食产量也已经翻了七八番不止。”

    “现如今,各地难民逐渐减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鱼粮。”

    “这可是华夏史上第一次出现所有老百姓都能够吃上饱饭的情况。”

    “现在民间为陛下歌功颂德,都称赞陛下是千百年来难得一见的明君。”

    此话一出,瞬间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而高兴。

    能够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吃饱饭,这本就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国泰民安,老百姓们安居乐业,日子过得都很好。

    并且目前大明的整体国力也在逐步上升,甚至连海外翻地都多了很多。

    这可是华夏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的情况。

    不少官员们纷纷献策。

    “陛下,现在老百姓们都觉得您现在的功绩完全可以媲美上古三皇五帝。”

    “臣以为,陛下应该前往泰山封禅,向上天宣告功绩,以求天神继续必有我大明千秋百代。”

    不少大臣都这样认为。

    毕竟大家确实看到了一个真正国泰民安的社会。

    而且老百姓们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不仅能够吃饱饭,甚至有很多都能够吃得很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