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 第424章 太子,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到了会议的后期。

    所有规则以及需要商讨的事情基本都已讨论完。

    朱桢这才对众人说:“之前发给大家的守则里面也已经提到过,咱们的商会需要有人来管理。”

    “所以在此将会挑选出第一任的商会管理人员。”

    “首先,有我担任名誉会长。”

    “由沈万三担任商会会长,为期两年。”

    “若是在这两年之内做不到相当的业绩,两年之后将会选取下一任会长。”

    海上贸易商会肯定是必须要在朱桢的掌控之下运行。

    但是他又不可能直接亲力亲为,毕竟还有许多事需要处理。

    所以担任一个名誉会长,就相当于是个幕后老板。

    平日里商会交给沈万三来管理,除非是有非常重大的问题,朱桢不需要出面。

    而给沈万三安排任务目标,也是为了能够让他有动力,也有危机感。

    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沈万三尽心尽责,也更有利于长期发展。

    只是贾有财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头瞬间凉了一截。

    虽然他早就已经猜到商会会长的位置大概率会是沈万三的,但好歹他也是大明富豪榜排名第二,也想要竞争。

    可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个机会,那就只能自己创造机会。

    “王爷,在下觉得这么大的商会,而且以后规模还会继续拓展,如果只有一个会长,会不会管不过来?”

    “所以我建议最好在任命副会长,万一以后会长太忙,也能够给予充分的协助。”

    此话一出,瞬间就能在场的人都觉得非常的有道理。

    毕竟成立初期就有五十多位成员,而且都是江南一带有一定规模的商人。

    随着日后的发展,势必会增加更多的成员。

    一个人就要管理几十个人,这未免过于困难。

    确实应该再多提拔几位管理人员,这也是为了商会的发展好。

    朱桢听后,沉思片刻。

    随后便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再挑选两个副会长。”

    “会长我已经任命,那副会长就由各位自己投票选举。”

    “大家在一起都是为了赚钱,就不需要匿名投票,直接举手表决。”

    “或者大家有推荐的人直接说。”

    朱桢说完之后,便看向了在场的所有人。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还拿不准主意。

    倒是贾有财,他推荐了自己作为其中一名副会长。

    考虑到贾有财好歹也是大明富豪榜排名第二,而且还是江南一带非常出名的商人。

    就凭借这样的身份与背景,作为副会长也算是绰绰有余。

    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至于另外一位副会长,其他几个人争夺比较激烈。

    这么难得的机会,谁都想要好好的展现一把。

    几乎所有人都推荐了自己,最后也只能够举手表决,当然,不能够投票给自己。

    等到将所有职位全部都任命结束之后,朱桢给大家准备了晚宴,以庆祝海上贸易商会正式成立。

    不过他清楚。

    华夏自古以来重农一商。

    商人虽然有钱,其实社会地位认可度并不高。

    但是为了经济快速发展,商界必须要得到重视。

    特别是随着海外就藩变得越来越多,全球经济化势在必得。

    只有将商人的地位提高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引起重视。

    于是,朱桢便写了一本奏折上交给应天府。

    翌日。

    朱元璋在御书房看到了这本奏折。

    他将朱标叫了过来,并且让他仔细看看里面的内容。

    这其中,提到了朱桢想要将杀人的地位提高,至少和农民一样是同等水平。

    并且还要调整其他几个阶级的地位。

    将社会阶级由原本的士农工商排序,变更为士大夫为首,农与商并行,工人地位有待提高的局面。

    这件事情虽然看起来只是为了能够大力发展经济。

    但其实关乎到了整个社会的运行问题。

    原本商人地位最低,现在直接提升到了中档位,绝对会让普通的老百姓对此颇有微词。

    社会也有可能会因此变得动荡,万一引起百姓们的不满,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暴乱。

    让原本就比较稳定的社会阶级状态瞬间瓦解。

    因此,朱元璋将朱标叫过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老六这次的提议,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

    朱元璋想要看看朱标身为一国储君,在这种涉及到政策大改革的问题上,究竟会做出怎样的举措。

    毕竟这次的事情可不是小打小闹。

    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大明之后的走势。

    朱标也是十分头疼。

    他没想到朱桢居然会地上这么一本正经。

    平日里,朱桢赚钱、发展经济,无论怎么弄都无所谓,反正都是为了大明好。

    可这一次有可能会造成社会动荡。

    只能说朱桢的胆子真挺大。

    换做是朱标,他可从来不敢往这方面想。

    沉思片刻,朱标还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儿臣以为,目前正是大明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

    “不管做什么,都要花掉一大笔钱,特别是几位皇弟海外就藩,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否则的话,国库也不会变得有些紧张。”

    “所以六弟这样的提议,也不一定就是件坏事。”

    “特别是现在已经建立起了海上贸易线,大明以后会与其他地区有着更多的往来。”

    “这也说明海上贸易将会成为日后整个世界的重要串联线。”

    “为此稍微提高一点商人的待遇,只要不是特别高,儿臣觉得也并不过分。”

    朱标也并非什么都不懂。

    否则的话,也白费当了太子,跟着朱元璋一起见识这么多。

    他还是以大明的整体国力发展考虑。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上来之后,国库将会变得十分充裕。

    到时候不管想要做什么,都能够很好的展开手脚,也不至于会因为钱导致迈不开步伐。

    更重要的是。

    大明以后需要跟越来越多的国家打交道。

    情况无非两种,要么友好交流,要么发生战争。

    友好交流还好说。

    但如果发生战争,那就需要用钱来制造更多的武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