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 第442章 要买就趁早,以后可买不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商人和官员来说,今天就是一场鸿门宴。

    但是对于科学院的研究者而言,今天却能够听到很好的消息。

    慈善基金会的建立,对于科学院日后的发展,自然是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

    而且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科研事业中。

    正好科学院自始至终都很缺人,并不建议更多的人投入到相关的研究领域。

    科学院的院长李平在现场虽然没有发声,但心底里早就已经乐开了花。

    看着在场的其他人没有说话,朱桢早就已经猜到会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说是赚钱的买卖,恐怕这些官员和商人们早就已经抢的头破血流,巴不得能够建立起合作机会。

    可现在相当于要让他们拿出真金白银来花销,而且还没有后续的收入回报,这又怎么可能?

    朱桢连忙开口:“大家可以仔细想想,若是参与到了这一次的慈善基金会,对于大家的名声提升会有大大的帮助。”

    “而且慈善基金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所以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就看你们自己。”

    但凡是加上了一些定语条件。

    人们的想法就会发生改变。

    而且朱桢说的也没错。

    现如今,大明的发展会变得这么好,主要的功劳当然是归功于朱桢。

    起初来到武昌之后,他就大力发展科学院与医学院。

    使得到目前为止,这两个部门已经成为了大明科技发展以及医疗发展最重要的支柱,没有之一。

    换句话说。

    如果没有科学院和医学院,大明现在的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绝对还会停滞不前。

    到时候,大明经济不会发展的这么好。

    也更不可能会有各个藩王海外就藩的迹象。

    此次慈善基金会,是朱桢主动发起。

    能够参与到这一次的合作中,自然能够给其成员带来不小的名誉。

    对于官员而言,这可是相当大的诱惑。

    但凡任何当官者,自然都希望能够从百姓的口中听见对他的赞美。

    因此,名誉的提升尤为重要。

    而对于商人而言,最重要的虽然是赚钱,但口碑也不容小觑。

    若是一个人的口碑良好,与他做生意的人自然会更放心。

    但若口碑极差,这生意恐怕也就做到头了。

    经过再三的思索,现场还是有人愿意加入到这一次的慈善基金会。

    “我愿意加入基金会,希望咱们的科技事业能够变得越来越好。”

    说话的人是在武昌任职的官员。

    反正只要能够与朱桢交好,不管做什么都可以。

    重点不是做什么事,而是谁要做。

    只要搞清楚了这一点,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纠结。

    紧接着,便有很多人纷纷举手表决,大家都希望能够参与到这一次的活动中来。

    虽然会花些钱,但也能够为自己挣些名声。

    而且是和朱桢一起合作,这可是十分难得的机会。

    要知道,现在大明的百姓不管质疑谁,都不可能质疑朱桢。

    在众多的藩王当中,也就只有朱桢拥有如此待遇。

    与此同时。

    正在宴会上的王安在看见这样的场景之后,整个人都惊了。

    没想到朱桢的号召力居然如此强。

    这才说了两三句话,就直接俘获了很多人的心,引得众人都愿意跟他一起合作。

    不过仔细想想。

    这可是朱桢!

    在大明拥有这样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在众多的藩王内,朱桢的人缘本来就不错。

    至少现在,没有谁会傻到愿意跟朱桢当面对着干。

    就在大家纷纷举手表决结束之后,王安主动站了起来。

    他面向朱桢,道:“王爷,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希望王爷能够同意。”

    王安的发声,让在场人都很疑惑。

    刚刚才结束了一场令人有些揪心的活动,现如今王安又跳了出来,这是准备做什么?

    在场的人都知道,王安和朱桢之间是亲戚关系。

    那么他说的话,很有可能就是代表了朱桢,又或者说本身就是朱桢的意思。

    众人将所有目光都放在了王安的身上。

    “有什么就直接说吧!”

    朱桢也不知道这个小舅子究竟想要做什么。

    不过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应该也不敢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我认为以后海上贸易乃大势所趋。”

    “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经济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商船出海。”

    “不过现在武昌的船只都是官家的,并没有民用商船。”

    “所以我们造船厂想要开展民用商船的买卖业务,这样也可以促进海上贸易的大规模形成。”

    “如果有需要,最好是可以提前预定。”

    “毕竟现在造船厂的产量还没有上来,恐怕日后等真正需要的时候,想买都买不到。”

    此话一出,瞬间就引起了一阵热议。

    王安说的没错。

    日后,海上贸易注定会成为全球的发展趋势。

    而且这也是大明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

    虽然现在已经逐渐开启了海上贸易,但目前都是由楚王府这边在主管。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民间商船队的出现。

    但又有多少商人不希望成立自己的海上贸易团队?

    因此,很多人都觉得王安说的有道理。

    不过,这一切自然也要得到朱桢的许可才行。

    现在大明的海上贸易,全部都交由朱桢管理。

    他不松口,谁也做不了。

    这时,沈万三最先开口。

    “王爷,王厂长说的有道理。”

    “目前造船厂的产量确实不多,但日后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多。”

    “要是王爷同意的话,我愿意先预定几艘船,钱可以现在就付!”

    毕竟是沈万三,财大气粗。

    全大明上下,恐怕就没有他买不起的东西。

    他这句话一出,瞬间就点燃了其他人的情绪。

    不少人纷纷表示,他们都愿意提前预定船只,就算是全款也没问题。

    这样的场面,的确出乎了朱桢的预料。

    没想到王安这小子倒是挺会给自己找到赚钱的机会。

    让他只是作为造船厂的厂长,会不会有点屈才?

    不过身为厂长,他这么做也没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