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 第554章 全国最没有存在感的藩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次将你叫来,我准备将你派往开封。”

    “我和周王已经商量好,要在开封郊外成立蔬菜培养基地,而且要研究新的种植技术。”

    “你去那边当负责人,专门研究大棚种植。”

    “只要这项技术研究完成,以后全大明的老百姓都能够吃到反季节蔬菜。”

    胡宗尚并不是很懂大棚种植。

    但反季节蔬菜比较容易理解。

    身为治农官,他当然知道哪个季节适合种植哪些蔬菜,而哪些蔬菜又不可能在其他季节生长。

    顾名思义,反季节蔬菜就能够突破季节的限制。

    “王爷,天气因素实在是人力不可违。”

    “为何这大棚种植能够种出反季节蔬菜?”

    “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显然,胡宗尚对此十分感兴趣。

    他的双眸中透露出了对知识的渴望。

    如此看来,朱桢没有找错人。

    “蔬菜种植需要哪些必要的因素条件?”

    朱桢反问。

    “气候温度、湿度、土壤养分、水分还有阳光这些都必不可少。”

    这种基础的问题,又怎么能够难倒胡宗尚。

    若是回答不上来,那他这个治农官也没必要继续做下去。

    “既然都知道这些必要的生长条件,那我们就按照这些给予农作物就行。”

    “所谓的大棚种植,就是在土地上建立起人工大棚,将整个田地全部笼罩在内。”

    “然后再对工棚内部的环境进行控制,已达到蔬菜种植的条件。”

    “这样一来,便可以种植出反季节蔬菜。”

    这种理念,就连胡宗尚听了之后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居然还能够人工控制环境!

    这可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如果说只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或许也并非做不到。

    “想要完成大棚的搭建,并不是简单的将土地笼罩起来。”

    “最主要的还是要保证大棚建材的隔热性以及透光性。”

    “否则的话,大棚不牢固,就算控制内部的环境因素也会被外界所影响。”

    “材料方面你不需要担心,我会让科学院那边尽快搞定。”

    朱桢已经将所有流程都说的非常清楚。

    胡宗尚就算并非是搞科研的人,也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朱桢只给他一天的时间回去做准备,明日便跟着傅甘一起出发前往开封。

    只不过不知道这一去,究竟要多久才能够完成朱桢给出的任务。

    早上见完胡宗尚,下午便安排见了齐王朱?_派过来的端木蘅。

    端木蘅是专门负责帮朱?_管理财政的官员。

    朱?_能够派他来到武昌,想必也是对他极其信任。

    只不过朱桢对此人并没有太多的印象,也没有怎么接触过。

    端木蘅是所有藩王派过来的人当中第一个来到武昌的。

    直至目前为止,他已经在武昌待了半个多月。

    终于见到朱桢,却没有朱桢所想象中的激动。

    “直接说吧,齐王这次派你过来,究竟想要做什么?”

    “帮助发展的话就不必多说了,只说这些没意义。”

    “倒不如说一些具体的。”

    还没有等端木蘅说话,朱桢便率先开口。

    齐王朱?_在老朱家的所有兄弟当中排行老七,也是目前留在大明当中年纪最小的藩王。

    朱桢与朱?_之间的关系算不上很好,但也不差,只能说是泛泛之交。

    “回楚王爷,我们王爷说了,只要您能够帮忙一起发展青州,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

    “只希望楚王爷能够让青州摆脱目前的困境。”

    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要求,这倒是让朱桢有些意外。

    不过仔细想想,朱?_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倒也能理解。

    就目前大明的情况而言。

    所有的藩王当中,应该就属朱?_的存在感最低。

    他所管辖的青州,虽然临近海域,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发达。

    再看到西安的发展如此成功之后,肯定也会坐不住。

    更何况,本身就有一条路是直接从武昌修建通往青州。

    只不过由于路途遥远,还需要些时日才能够修缮完。

    一时间,朱桢还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够帮助青州发展起来。

    “说实话,我对青州了解不多。”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想到能够有效帮助发展的办法。”

    “不过你可以先回去告诉齐王让他放心,等我过些时日亲自去钦州一趟拜访他,再和他好好聊聊。”

    不是朱桢不愿意帮忙。

    只是青州和朱?_太过于没有存在感,以至于就连朱桢都想不到可以发展哪些产业。

    只能是等到亲自去查探一番,再做打算。

    端木蘅听见朱桢这么一说,瞬间有些失落。

    “还请楚王殿下帮帮忙。”

    “青州的老百姓生活确实凄惨。”

    “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人都还过着苦日子。”

    “每天必须早出晚归,才能够吃饱饭。”

    端木蘅此时所说的早出晚归,可不仅仅是听上去的那么简单。

    虽然说现在全大明的老百姓都能够吃上饭。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不需要为吃饱饭而发愁。

    还是有一部分比较落后的地区的老百姓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劳动,才能够满足一家人的温饱。

    在大明举全国之力发展之际。

    青州应该是继西南地区之外,发展的最艰难的地区。

    毕竟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等因素。

    西南地区发展困难,那是因为路途遥远难以管理。

    青州虽然距离武昌也远,但距离应天府可要更近一些。

    发展成现如今这个模样,确实不应该。

    “不是我不帮,是我还没想到更好的办法。”

    “就算可以套用其他城市的模式,但如果不找到自己发展的特色,也很难维持下去。”

    “要不然这样,我交代给你一个任务。”

    “你先回去和你们王爷商量一下,看看青州有哪些当地的特色产品可以售卖。”

    “我可以先帮你们卖货,至少也不用坐以待毙。”

    无论一个城市究竟要如何进行特色发展,卖货总归是可以活跃经济的一种手段。

    特别是当地有而其他地方没有的东西。

    外地人自然会因为新鲜感选择去尝试一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