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隋主沉浮 > 第436章:表兄,又见表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集看了杨广一眼,缓缓的说了一句:“捧杀,来自内外的捧杀。”

    杨广这个皇帝嚣张跋扈是有的,急功近利亦是后世共识,但若说他昏聩无能,那就谬以千里了,他在位期间,  也做了很多利国利民、影响深远的壮举,除了秦始皇、杨坚之外,便是鼎鼎有名的汉武帝、唐太宗也远远不如。

    之所以留下万世唾骂、一无是处的恶名,一方面是史书由胜利者书写;另一方面是杨广不想当摆设、不甘心当一个任人摆布的泥菩萨,但也因为他做了太多事、得罪太多人,所以失败后,哪有什么好名声?

    像他这种情况,上有商纣、下有雍正。

    他们三人都是想做实事的皇帝,但不管是国破家亡、身死道消的商纣、杨广,  还是国祚继续的雍正,在史上都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

    “捧杀?也对。”杨广不知杨集之所想,他听了杨集这句话,笑着说道:“大隋之强盛,说句前所未有,毫不为过,可是许许多多的人在强大中沉沦了,这对异族而言,是好事,可是对我大隋来讲,可不是什么好事。”

    杨集细细想来,还真是如此。

    杨广登基半年以来,很多改革都有他的思想,由于很多事情都在凉州试验过、总结过,故而开始胜利、进展稳健,  这些就算是杨集也意料不到,但杨广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  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金刚奴,不知是我疑神疑鬼,还是怎的,我总认为大隋变化太快,也未必是件好事。”

    “为何?”杨集一时间无法领会到杨广的意思。

    “我原以为要五年时间,我大隋才能再上一个台阶,但是以今日气象来看,至多两年时间就走完这个过程;少了三年的时间的积攒、消化,我担心大隋出现外强中干的虚胖等等问题。而我烦心的,也是在这里。”

    杨广皱眉道:“你知道秦朝为什么能一统六国?汉武帝凭什么驱逐匈奴,成就不世伟业?”

    杨集毫不犹豫的说道““自然是秦皇汉武雄才伟略,有着人所未有雄心魄力、高瞻远瞩。”

    “这是次要的!”杨广沉声道:“关键是秦始皇之前的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都是杰出帝王,后来的秦孝文王、秦庄襄王虽然有所不如,可也不是什么败国的庸主。当秦始皇登基为帝,秦之国力,足以和六国总和媲美,当时除了秦国之外,又有哪个国家随手就拿出六十万大军?秦国两次攻赵,李牧两度歼灭了十几万秦国强兵,  如此巨大的损耗,  尚且不能让秦国伤筋动骨。秦国之强盛,  可见一斑。反观其他六国,早已在醉生梦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堕落了,就当时的情况,休要说是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了,便是任何一个明君,都能摧毁烂到骨子里的六国。所以单独拿统一天下来说,根本就体现不出秦始皇的伟大。”

    “汉朝通过汉高祖、文帝、景帝休养生息,府库货财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此外,天下民心皆在汉朝。这一切,都让汉武帝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汉武帝哪怕连年征战,打得海内虚耗,汉朝也得以延续。”

    “我大隋财富方面,绝对超过秦汉巅峰时期,但我们立国二十余载,民心和底蕴等等无形的资产却是远远不如人家。”说到这里,杨广叹息一声,说道:“不是我危言耸听,就我们大隋这样子,如果我把天下打成汉武帝那种海内虚耗,这个天下绝对大乱。”

    杨集说道:“照你这么说,我大隋倒像是一夜暴富那种人。”

    杨广瞪了杨集一眼,沉吟半晌,说道:“虽然很难听,不过倒也贴切。暴富之人虽然富足了,可是根基浅、人脉少,为人妒忌,若是不停下养望、蓄势,否则必将遭人撕碎。人如此,国亦然,所以你那什么将百万大军拿去送死的馊主意,根本不现实,若是死了这么多人,大隋必乱。”

    “我也是没有办法,恼火之下说说而已。”杨集笑了笑。

    既然杨广什么都明白,史上为何还那般去搞高句丽?杨集只能归咎于事态变迁!毕竟当下形势,与几年以后肯定是不同的。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杨广子嗣单薄、后继无人;当杨昭死、杨?┓弦院螅?土?桓黾坛腥硕颊也坏剑?缓媒?抗饷橄蛄搜钫训娜?龆?印?伤?馊?鏊锒?倘淮厦鞴?耍??昙吞? ⑼??蛔悖?蘸蟛还苁撬?涛唬?颊虿蛔∫靶牟??娜恕K?匝罟阄?舜笏宓靡匝有??ㄒ坏陌旆ň褪窃谟猩??辏?雌阶罹咄?驳氖屏Γ???乃锒?搪贰

    如果杨昭不死、杨?┎环希?罟阍偈羌惫????膊恢劣谙袷飞夏前惴杩癜桑

    不过心中虽有计较,但是杨集不好说出去,此时的杨昭虽然胖得厉害,可是看起来,也只是胖而已;健康问题好像不存在。而且就算杨昭有病,他也没丝毫办法,说了反而给杨昭增加心理压力,如果他天天认为自己要死了,迟早被这个念头折腾垮。

    “你这想法很要不得,想都不能想。”杨广叮嘱了一句,又说道:“今之大隋,繁荣得不正常,令人心惊,但是我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自然无从解决了。”

    杨集沉默半晌,说道:“我有一番见解,或许可以助阿兄破局。”

    “哦?说说看。”杨广顿时来了兴致,连忙坐正身子,注视着杨集。

    杨集说道:“中原王朝的主体经济是农业,历朝历代看重的也是农业,可农业得到大力发展就撑得起国家所需吗?我看未必。这个压力要有助力来分摊方可,而商业便能填补这个空缺,甚至带动农业的发展。”

    “虽然一些人总是说商贾逐利,但趋利避害乃是人之天性,难道种田的百姓就不逐利了吗?我看未必。至于商贾聚敛财富之说,也不完全对,在他们交易过程中,难道获得收益的仅仅只是商贾?百姓就不曾从中受益吗?同样未必。”

    “但是往往有人认为有赚、必有亏。其实,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论调。只因买卖是各取所需,百姓用自己多余的物品卖给商人,再拿钱去买到自己所需的锅瓢碗盏、油盐酱醋,这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而工业人员有了钱,又从商人手中买到粮食……如此循环,便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皆大欢喜的关系。”

    “也许有人疑惑,既然大家都高兴了,那么究竟谁亏了呢?其实谁都没有亏,假设钱币的购买力始终稳定,朝廷根据市场需求铸造钱币,投入市场,那么商业就会持续繁荣。简单来说,朝廷的使命是把控大局,商贾的作用是购买民间剩余物品作为货物出售,他们赚了钱,就会继续从老百姓那里购买;百姓赚了钱,做工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各行各业的产量也就会源源不断的提高,国家钱粮丰沛了,国力自然就强盛起来。”

    杨集望了杨广一眼,面容严肃的说道:“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准,不是朝廷所拥有的财富来决定,而最好的评断标准便是百姓的生活水平:某个国家的百姓如果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家有余钱,那么这个国家根本不用看,就知道是个开明强盛的国家,反之,如果百姓贫困潦倒,朝廷有再多钱也不能说明什么。”

    “一个国家是由千千万万名百姓构成,百姓富强、则国家富强;百姓孱弱,国家哪怕再强盛也是根基不牢,一旦出现不测风云,百姓为了活下去,也只能聚啸山林了。若是烽烟处处,这个国家离死也不远了。”

    杨广眼中露出了赞许之色,不愧是自己最看重的人,这么短短的时间之内,就把错综复杂的关系得失梳理得这般清楚,实在不简单、实在是宰辅之才。他颔首道:“你说的这些,我知道。那你觉得我大隋国富民强,还是国强民弱?”

    “从整体上来看,我大隋是国富民强,哪怕是贫穷的百姓,也在温饱的水平线上徘徊,比起以前的王朝来说,算是独一无二的水准了。”杨集想了想,又说道:“但是百姓衣食无忧、家有余财后,就会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比如说希望穿上漂亮衣服、希望餐餐有肉吃、希望住上好房子、希望有马车出行、希望孩子有书读、希望出仕为官等等。”

    “后两者,朝廷可以给他们提供条件。但衣食住行,则需要民间的商人带过去了。”

    “而现在的情况是如同一潭死水般,富足的百姓为一仓仓卖不出去的粮食为愁,既担心被漏下的雨水淋湿、又担心老鼠吃,想买精美的工艺品却又买不到;而从事工业的人员,空有无数精美的工艺品,却没有人买走,更换不来粮食吃、衣服穿。所以两者都富,但两者都穷。”

    “我大隋要的是不是畸形的虚假繁荣,而是综合国力的全面强盛!我认为农业为主、商业为辅、工业为骨,才是发展民生的最佳方针。”

    杨广沉吟半晌,说道:“我大概明白了,那么你在凉州,又是怎么做的?”

    杨集说道:“我在凉州的做法,就是农闲时雇百姓修路,路通了,百姓就能把余粮运到县城,卖给商人,再从集市中买到自己所需之物。这样一来,便皆大欢喜了。如果全天下百姓都皆大欢喜、心满意足,又怎么可能不拥护朝廷?朝廷有了民心、民望,又有什么好怕的?”

    杨广皱眉道:“照你这么说来,关键是路,朝廷还是继续花钱修路、修运河?”

    杨集说道:“理论是这样,但不能误了农时,更不能头脑发热就上马,而且朝廷也要储备钱币、以防万一,所以最好是作出周详的计划后,一州一地的来。”

    “不错!”杨广目光灼灼的上下打量着杨集,好奇的说道:“你好像没有学过这些吧?怎么你就样样来得了呢?真是奇了怪了。”

    杨集讪讪一笑:“阿兄,我说我下知一千年,你信不?”

    杨广很干脆的摇头:“我不信!”

    杨集也不再说话,突然想到一事,问道:“阿兄,不知承影剑能否节制豳州军?”

    杨广诧异的看了杨集一眼,仿佛觉得他这个问题很不可思议:“承影剑是天下剑,当然可以节制豳州军了!”

    “豳州军主将是谁?”杨集又问。

    杨广的脸色更为古怪了起来:“豆卢宽。”

    杨集惊呆了:“又是表兄啊?”

    这个豆卢宽是北周南陈郡公豆卢通之子,杨坚外甥,母亲是昌乐公主。杨集先是在幽州收拾了另外一个表兄窦抗,如果再把豆卢宽收拾,那就弄倒两个表兄了。

    “不错!”杨广脸色一正,冷冷的说道:“我们把他们当表兄、当亲人,可人家却不是这么想的。益钱造反的时候,豳州军空有七万大军,可豆卢宽却不出一兵一卒,为何?不就是他们和益钱亲厚么?不就是希望打赢朝廷么?”

    杨集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说道:“我知道怎么做了。”

    豆卢氏和杨谅的关系不可谓不紧,豆卢宽是杨谅的表兄、杨谅的正妻是豆卢妃,他的妻舅豆卢毓和豆卢懿皆是心腹重将,一旦杨谅成功上位的话,豆卢家的前程可想而知。他们两边有着如此深厚关系,那么豆卢宽在朝廷平叛过程中,故意拖后腿,自是理所当然之事。

    但是对于杨广、始终支持杨广的杨集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杨广很欣赏杨集的态度,微笑道:“豆卢宽执掌豳州军已有七载之久,豳州军各级将领,几乎都是他和关陇贵族的人,这些人凑到一块儿,能有什么好事儿?我手上也有豆卢宽的一些罪证,稍后一并给你。”

    说到这儿,又沉声道:“至于豆卢宽,他纵然再不满,谅他也没有造反的胆量,你只需依律惩办即可,至于别的,不必担心……但他毕竟有我们杨家一半血脉,切勿伤他性命。”

    杨集点了点头,问道:“阿兄,你给我多少人马?”

    杨广笑了:“又不是打仗,要什么兵卒?况且,单凭你卫王之名,就值几十万精兵,你只要往那一站,那么士兵还不得服服帖帖的?”

    “将领呢?这个总该有吧?”杨集说道:“一旦查下去,肯定有些败类受到严惩,我如果没有将领,怎么维护军队的日常?”

    “校尉及其之下,你从军中提拔,之上,我来安排。”杨广想了想,道:“我从禁卫之中挑些将领供你调遣,明天,嗯,顶多后天,他们就到你府上报到。”

    “行!”杨集应了一声,又试探着道:“越公的儿子,个个都擅长领兵,可他们,好像没有一人从军。”

    “我知道,也提过。可越公不答应,他希望他的儿子从政。”杨广停了一下,意味深长的说道:“你知道的。”

    杨集眨了眨眼睛:“我不道啊。”

    “切!”杨广身子微微后仰:“别跟我装糊涂,你杨文会没蠢到那地步。我就明说了,越公认为他在军中风头太劲、人脉广阔,于国不利、于己不利,是以让玄感、玄纵、玄挺他们从政,与军方撇清关系。虽然越公过于谨慎,但老实说,他这个决定,对他的子弟、对朝廷都是百利无一害。”

    杨集默然点头,忽然拱了拱手,一本正经的说道:“阿兄,我觉得我已经功成名就,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杨广见他小小年纪,居然说起了“告老还乡”,差点笑死:“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偷懒,我告诉你:你做梦去吧!”

    杨广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挥手道:“滚吧、滚吧。看着都烦!”

    杨集听得一头黑线,都说功高震主,怎的到他这儿,都不管用了呢?

    难道,他的功劳还不够?

    他站了起来,默默的行了一礼,默默的离开。

    “记着,虽然你是去整军了,可《三国演义》不能断。这是两码事。”

    “……”杨集顿了一下,走得更快了。

    阿颖也真是的,没事将《三国演义》的稿子寄给皇后作甚。

    哼哼!

    到家以后,看本狼君怎么收拾你。

    70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