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隋主沉浮 > 古代国公和王爵封号含义(转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中国古代国公和王爵封号有什么含义?爵位封号和地位排序有关吗?》

    ————————转载

    中国古代封爵的制度早在商朝就有了。爵的意思本来是一种用于祭祀的礼器,各方诸侯要经过天子的同意才能使用它来祭祀。后来它演变成了分封的一种象征。每一个朝代的封爵制度都或多或少有点区别的,比如周朝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秦朝二十等爵,汉朝加上王爵,三国时曹魏改九等爵,之后南北朝各一套,然后隋朝基本有了一个稳定的制度,一直到元朝都变化不大。明朝进行了皇族和外人的分流,而清朝同样也分流,而且整合了一部分勋官的封号,下面我会详细说。

    同等爵位,理论上是平级的,但根据具体封号的不同,事实上也有贵贱之分。汉朝以后、隋朝之前的爵位封号,多为郡县名,具体尊卑和郡县的大小、人口、经济有关;而隋朝到明朝这一长段历史中的爵位封号,亲王和国公大多数是参考的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好坏和东周列国的大小有关;其余封号仍然是郡县名,其具体地位和郡县大小、经济有关。

    春秋战国的诸侯国,来源是周朝的五等爵位,但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时周朝有两套系统,除了公、侯、伯、子、男这套列国诸侯的爵位系统序列以外,还有公、卿、大夫、士这个官员的等级序列。春秋战国的那些诸侯国,它们的国君就是对应五等爵位中的某一等,比如:商朝王室的贵族被封到宋国,爵位是公爵,所以宋国是公爵国,宋国的君主是公爵;姜子牙他们家被封到齐国,爵位是侯爵,所以齐国是侯爵国,齐国的国君是侯爵;郑国他们家出身不好,但护驾有功,封为伯爵,所以郑国是伯爵国(《郑伯克段于鄢》里的郑伯就是这么来的);像南方的越国、楚国、吴国、巴国等,中原人觉得他们是蛮夷,他们的爵位比较低,属于子爵国。这些诸侯君主,不管爵位高低,都不是官员,而是贵族、国君;相对的,公、卿、大夫、士这个体系评价的是官员的等级。比如辅佐周成王的周公旦(姬旦),就是这个体系里的“公”,是周朝中央政府的官员,而在五等爵位体系里他是侯爵,封在鲁国;地方诸侯国的官员就是“卿”这??级别的,大国比如晋国,有六卿,小国比如鲁国,有三卿,等等;往下的大夫和士,也是诸侯国的官员序列,也可能是卿下面的臣属。当时的情况还比较原始,爵位没有发展成熟,有时候官和爵并没有分家,因此在施行分封制的时候,才产生了这样两套系统平行的混乱。

    春秋战国这些诸侯国,其爵位的尊卑和后来的强弱并不一定相关,比如到最后统一全国的秦国,最初就是个伯爵国;春秋时期首先崛起的郑国,不过也是个伯爵国;虞国和虢国这两个尊贵的公爵国,被侯爵的晋国一勺烩(唇亡齿寒、假途伐虢的故事);另一个公爵国宋国还算不错,撑到了战国中后期,但也没撑到之后。并且,战国的时候发生了像五国相王这样的僭越之事,诸侯们之间的爵位从名存实亡到真的亡了。因此,后来人们评价春秋战国的国家“大小”的时候,很多时候参照的不是周朝的爵位,而是实力,像秦国、楚国、晋国、郑国这些表现出色的诸侯国,即便开局的爵位不高,后世仍称为大国;那些公爵国,比如虞国、虢国、戴国这样的酱油角色,甚至像权国、原国、甘国、尹国等等这种连露脸机会都没有的公爵国,哪怕最初的爵位再高,许多时候也没被当作大国了。而这里的大中小,就奠定了后来隋朝以后的爵位封号(隋、唐、宋、元、明)的基础。

    战国的时候,秦国搞了商鞅变法,把爵位跟军功挂钩,于是就出现了军功爵的萌芽,到秦朝发展成二十等爵制度。二十等爵的名字是规定好的,一等公士、二等上造、三等簪袅,一直到十九等关内侯、二十等彻侯(具体的可以自行百度),因此这时候不存在封号含义的问题。以前,爵位是给贵族的,秦国这么一搞,平民就有机会拿到爵位了;并且,爵位的用处很多,不仅是身份和待遇问题,还和地产、劳役等关联,甚至可以用来抵罪。正因如此,秦军杀敌奋勇,战斗力超强,为后来秦国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汉朝最初继承了二十等爵制度,但也有了一些创新:在汉朝,第一等到第十九等爵,在授予的时候,严格说不应该叫封,而是叫赐,只有到了最高的第二十等彻侯,才能叫封,这才标志着被授予的人正式进入了“封爵”体系。而汉朝的“封爵”体系,在列候之上,还有王爵。汉朝初年,刘邦封过异姓王,比如楚王韩信、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等,但后来又被他自己给抹掉了,从此,王爵只能封给和皇帝同姓的宗室成员。汉朝的时候,王爵就一个等级,所以理论上也不存在封号含义的问题,封你到哪里,你就是哪里的王。

    比如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里,造反的有楚国、吴国、赵国,也有淄川国、济南国、胶西国、胶东国,它们的王没啥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一方诸侯。这些王的所辖范围,都是汉朝郡国并行制度里的“国”。初期,王国下属有数个郡,但七国之乱之后,多余的郡被朝廷收回,每个王国只有一个郡,因此这里的国在行政上相当于一个郡,可以自己设立官员,自己收税。但事实上,由于汉朝的王爵是真要去管理各诸侯国,封到好的地方或富的地方,当然是更好的,你被封到河南、山东这些发达的地区,比如齐王、梁王和赵王,就肯定比被封到靠近匈奴的偏远地区,比如代王、燕王,要强得多。总之,汉朝王爵被封的国家地理位置越好、经济越好、或者包含的户邑数越多、管的县越多,那自然是越好的。

    在西汉后期以及东汉,军功爵因为门槛把关不严,被用滥了,变得不再值钱,所以逐渐就被废弃了;与此同时,封爵体系更加严格化,分为同姓和异姓,同姓可以封王,叫“诸侯王”;诸侯王的儿子可以封侯,叫“诸侯”;异姓最多只能封侯爵,而且不叫诸侯,叫列候(就是以前的彻侯,但汉武帝叫刘彻,为了避讳,改叫列候)。到了东汉,封爵体系又进行了更新,诸侯王改称郡王(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汉朝施行郡国并行制,在七国之乱以后,诸侯王所辖区域,在行政上相当于一个郡),这也是郡王这个名称的来历,但此时的郡王是头等的爵位,和后来人们所谓的“二字王”郡王不是一回事;列侯细分为县侯、乡侯、亭侯。比如张飞当过西乡侯、关羽是汉寿亭侯,可见张飞其实比关羽的爵位稍高。这时候的侯爵,就有封号的讲究了,原则当然也是和王爵类似的,在同一级别内,封号对应的地方越富越好。

    魏晋时期人们普遍比较奔放,流行复古,爵位也一样,周朝那一套五等爵位被重新请了出来,加上汉朝的四等封爵,于是就出现了曹魏的九等爵制度。比较有意思的是,五等爵位是被插入到王爵和列候之间的,因此在曹魏,侯爵和县侯,其实差别挺大的,中间隔了伯、子、男三级。晋朝的时候,在曹魏的基础上又做了发展,开始有皇族和外族分流的意思,如果是分封给皇族,则该怎么封就怎么封;如果是给外人,那就要在封号里加上“开国”两个字。同时,公爵被分为郡公和县公,后面还加上了关内侯和关外侯,所以晋朝的爵位一共有十八等,十分复杂。这时候的封号以郡县名为主,具体封号规则和好坏,和汉朝的列候一样,地方越富裕,封号就越好。

    南北朝的时候,南朝基本继承了晋朝,而北朝的北齐则废除了列候(县侯、乡侯、亭侯),剩下六等爵位,也就是王、公、侯、伯、子、男;北周在此基础上,根据古代的周礼细分,于是有了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共十一个等级;隋朝和唐朝继承北朝的系统,并做了一些优化调整,取消了县王和乡男,为后来唐、宋、元、明时期的爵位序列奠定了基础。

    辽朝和宋朝的爵位和唐朝大致一样,但是宋朝王爵和公爵分得更细一些,包括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一共十二级。金朝和元朝也有一些细微的调整,但总体来说变化不大。爵位到了明朝,宗室和外族的爵位系统实现了分流。亲王和郡王还是只给宗室,并出现了诸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新的爵位,封给宗室贵胄。它们的名字其实是借用的勋官的名字(这是另一套系统,下面会简单提一下)。公、侯、伯的爵位被保留封给外姓,但是子爵和男爵被废除。具体的封号选择的规则,和隋、唐、宋、元是一样的。

    题主的问题,在时间上最相关的,就是隋朝到明朝这一长段历史区间。唐朝的爵位比较有代表性,我们可以详细说一下,来谈封号的选择。

    唐朝正式爵位的等级分为九等:

    亲王:正一品,食邑万户。

    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户。

    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

    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户。

    县公:从二品,食邑一千五百户。

    县侯:从三品,食邑一千户。

    县伯:正四品上,食邑七百户。

    县子:正五品上,食邑五百户。

    县男:从五品上,食邑三百户。

    亲王、郡王都是王爵,原则上只给宗室成员,别的爵位大家都可能得到。食邑在这里比较有意思。如果在封爵位的时候,有“食实封”这么几个字,那么这个人就能得到相应封户的租调税收。然而一般情况下这是没有的,因此这些食邑只是虚的,并不能给这个人带来什么实惠。爵位名称的来历比较多样。例如王爵,大家一般比较关注单字王和二字王的差别。这个差别在隋唐以后体现得比较凸出。

    先说亲王,亲王一般是以州的地名或东周列国的国名来封授。因为州或东周列国的名字一般就只有一个字,所以亲王的封号一般只有一个字,民间俗称一字王或单字王。戏曲小说里所谓的“一字并肩王”,估计就是这么来的。比如,题主说的朱元璋的这几个儿子:燕王、赵王、楚昭王、齐恭王,实际上都是亲王,而且是地位不错的亲王,因为燕国、赵国、楚国和齐国都是战国七雄,是很好的封号。有人说不对,单字王是亲王,而楚昭王、齐恭王是两个字呀,难道不是郡王么?不是,因为“昭”和“恭”在这里不是爵位封号的一部分,而是他们死后,后人给他们上的谥号,相当于齐桓公的“桓”以及汉武帝的“武”。再比如说,唐朝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同时给了个还不错的谥号“隐”,因此后人称李建成为息隐王。后来李世民把“太子”之位还给了李建成,因此李建成也叫做隐太子。电视剧《贞观长歌》里魏征一出场就说隐太子怎样怎样,这是不科学的。同理,李元吉被追封为海陵王,后来追升为巢王,谥号是个恶谥叫做“剌”,因此后人就叫他巢剌王。还有他们那个传说中会抡锤子(仅限传说中)的老三李玄霸,死后追封为卫王,谥号叫“怀”,因此也叫卫怀王。实际上这里的息隐王、卫怀王和巢剌王也都是亲王。

    然后至于名称的选择,一般来说除了太子之外的其它嫡子,或者皇帝非常喜爱的庶子,会被封为大国的王,例如秦王、赵王、齐王、楚王、晋王、魏王、郑王等等。皇帝的兄弟以及地位较高的嫔妃的儿子,会被封为中等国的王,例如越王、吴王、蜀王、代王、卫王、岐王、鲁王、宋王、梁王等等。其他的庶子的封号就不那么好了,都是些小国的王,例如霍王、密王、滕王、荆王、凉王、鄂王、徐王、蔡王等等。

    郡王是以郡县的地名来封授,而郡县的名称是两个字的居多,因此民间俗称它们为二字王,例如常山郡王、零陵郡王、琅琊郡王、中山郡王、北平郡王、河间郡王、江夏郡王等等。他们也可以简称为例如常山王、零陵王、琅琊王、中山王、北平王、河间王、江夏王等等。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对于一些功劳非常高的宗室成员,或者一些归降过来的义军首领或少数民族领袖,中央王朝有时候会给一些非常好的郡王封号,来拉拢人心。例如唐初的赵郡王李孝恭和燕郡王李艺(其实就是罗艺,赐姓李),他们的简称就是赵王和燕王,看起来和亲王一样,实际上他们是郡王。

    国公这一级的封号来历就多了,至少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和上面一样,按照这个人的功劳和威望来选择封地,例如功劳很高的可以封为魏国公、赵国公、楚国公等等,功劳较高的可以封越国公、代国公、鲁国公等等。

    第二种可以是受封者的老家,比如你是山东人就封你作鲁国公,你是河东人就封你作晋国公,你是南方人就封你作越国公或楚国公,你是河北人就封你作赵国公,等等。

    第三种是取美称,一般人没这个待遇,只有功劳极高的人才能得到这种封号,特别是集中在唐朝和清朝,例如唐朝的卫国公李靖(所以世称李卫公,有兵书《李卫公问对》)、英国公李?蓿ň褪切焓?蓿?猪?Γ?⑺薰??桃Ы穑ê蟾奈?????⒁砉??厥灞Γê蟾奈?????????沃拘?⒀???罂?降鹊取?す?韵碌姆夂拧4蠖嗍?际且韵氐拿?掷捶馐诘模?比幌刂?湟灿胁畋穑?癖冉细蝗牡南匾话愀?吮冉现匾?娜恕

    一般来说,爵位是和军功挂钩的,因此历代开国的时候,文武功臣都可能拿到国公的爵位,往后再拿国公,在正常情况下就很难了(尤其是文官),比如前面提到的唐初这些开国功臣,上了凌烟阁的24人里,除了宗室李孝恭(郡王)和纯文人虞世南(县公)以外,别的都是国公;没上凌烟阁的开国功臣,像于志宁、陈叔达、宇文士及一类的文官,因为有开创之功,也都封为了国公;但那些没赶上开国的人,再有本事也不行,像岑文本只是个子爵,欧阳询和阎立本都是男爵,许敬宗本来也就是个男爵,因为帮武则天除掉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才好歹混了个郡公;哪怕是薛仁贵、程名振、梁建方这样的在边关屡立战功的猛将,最后也只是郡公。这些人,能力一个个都很出色,但想当国公,那真是太难了。再比如明朝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封了一大堆公爵,像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信国公汤和、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等(虽然后来朱元璋自己又处死了其中的很多);但到了后来,哪怕是文武全才王阳明,在世的时候只封到伯爵,去世后才追封个侯爵。清朝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到头来都是侯爵而已,曾国藩的“曾文正公”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像张之洞和林则徐这样的重臣,连个侯爵也没得到。没赶上开国还想封到国公这种级别的爵位,就得趁着大的变故,立下类似郭子仪那样“手提两京还天子”的绝世奇功才有可能了(郭子仪甚至被封为了郡王),比如两宋之交有保驾南迁、延续国祚之功的中兴四将,除了提前冤死的岳飞以外,另外三人在世的时候都获得了极高的爵位,刘光世是国公,韩世忠和张俊是郡王,后来主张北伐的宋孝宗把四个人都追封为亲王。同时期的其他名将比如杨沂中、刘?、吴?、吴?等也都被追封为王。当然,像唐末藩镇那种不正常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另外,南北朝的北周还发展出另一套“勋官”系统,和“爵位”系统平行,都是彰显荣誉的,包括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护军、都尉等等,一共十一级,本来是北朝府兵的军衔名号,但后来虚名化,成为了象征荣誉的虚衔,后来这套制度一直传到明朝,中间修修改改,名称变了不少,但总体来说性质变化不大。勋官制度和爵位制度以及唐代形成的散官制度有一点相似之处,但都互相不同,不要和爵位搞混了。与爵位不同的是,勋官制度虽然出自府兵制,但不一定要和军功挂钩,文武百官都有机会得到,甚至到了明朝,还出现了单独的文勋官序列。

    清朝的制度和前面的朝代们相比差别比较大,同样是宗室和外族分流的,但比较有满族的特色。清朝宗室的爵位有:和硕亲王、世子、郡王、长子、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一共十二等,俗称“宗室世爵”;对于外族,爵位有: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一共九等,俗称“民世爵”,其中后四级是直接来自明朝的勋官序列;而勋官序列本身在清朝被废弃了。这里面的镇国、辅国和奉国都是固定的,并不是国名,这和隋唐的国公封号不一样。而所谓的“不入八分”,简单说就是不享受某些优待的意思,与“奉恩”(即“入八分”,享受某些优待)对应。清朝的具体封号也比较特别,在封王爵、公爵的时候,多取美称而淡化国名,比如恭、怡、端、奕、忠、庄、勇、瑞等等,其中公爵在清前期没有名只有爵位,比如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后来少数有了名字,也是取美称。侯爵也一样,比如曾国藩是一等毅勇侯,就是等级加美称。

    既然前几位说的是明代,就说一下宋代的,宋代国公分为三等,大国,次国,小国,它们的名字来源于春秋战国的封建国家。大国国公比如说魏国公,鲁国公这样的,次国国公比如说卫国公,郑国公这样的,小国国公比如说舒国公,温国公这样的。当然还有更尊贵的两国国公,高宗皇帝曾经就想任秦桧为秦,魏两国公。当然还有一些是不会封给臣子的,比如说赵国公(国姓不封),宋国公(国名不封),梁国公(国都不封)还有一些就是皇帝之前任过亲王的郡国不封。当然,如果还想要深入了解这些的话,推荐看一下《玉海》卷十八里的郡国,这是景佑三年章得象上疏确定,再经后世发展形成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