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用现代的浇灌技术,那前期投入大,后面只需一人仅可。
可谓是一本万利。
“圆子,你又蹲在这玩泥巴!”
圆子扔下手中的小树枝,看来人是虎子哥,惊讶道:“虎子哥,你今天不是要跟金翠婶去园山寺礼佛吗?”
“本来是要去的,然后我娘听冯婶婶说你在陈家村,便把我撵了回来。”
虎子抬起手挠挠头,脸上泛起红晕,不好意思地道:“听说今天那刘员外家的小姐也去园山寺呢…”
圆子看着虎子害羞扭捏的样子,瞬间就明白了,这是看上刘员外家的闺女了。
得找个时间让娘透点风给金翠婶婶,一家一家有女百家求,不早点下手,媳妇就被别人求走了。
圆子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山上摘蘑菇的时候,总听到流水的声音,便想向虎子求证:“虎子哥,我们小时候经常摘蘑菇那座山是不是有闷泉?”
“有啊,小时候上山摘野果,我经常喝那闷泉的水。后来听你说那脑袋长虫子的故事,我就没喝过了…”虎子说到后面声音越小,他有些后怕,小时候喝了那么多,现在打开脑袋,会不会虫子都在里面…
联想到那些又细又长,白花花的蛆虫,虎子感觉脑壳发凉,似乎虫子马上要钻出来…
看着虎子这模样,圆子乐了。这样的机率在现代社会都很低,哪有那么容易脑袋就长虫子。
“虎子哥,你放心,那虫子到肚子时就死掉了,爬不上脑袋去。”
虎子听了圆子的话,感觉更渗人了。
“虎子哥,能带我去那闷泉眼看看吗?”圆子开口问道。
虎子点点头,撒腿就往前面走。
直觉告诉他,不能经常跟圆子聊天,她总爱讲些奇奇怪怪的事,只有林熠才喜欢跟她待在一起。
两人在布满落叶的森林里穿梭,在圆子快走不动时,虎子停在一块大石头旁边,对圆子道:“圆子,你看,就是这。”
圆子走过去,看到石头下面有个洞正往外面喷水,水流也不算小。
闷泉是可以经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都不干涸的。
既然是大自然给的法宝,那她就收下吧。
“虎子哥,你去帮我问问村长,这座山是分给哪户人家的,我要买下来。”
虎子摆摆手道:“不用买,你爱用就用。”
“虎子哥,那可不行,这山我可能会动得有点大,到时候跟村民起冲突那就不好了。”
“不会起冲突,你放心,这山是我家的。”虎子笑得咧开了嘴,露出洁白的牙齿。
真是天助我也,想不发财都难。
“那好吧,虎子哥你去让陈宽给我请点帮工,我走累了,想回家休息一下。”
虎子看看圆子,记得娘说过,要把圆子当妹妹疼,便随口道:“那我背你下去?”
圆子摆手,古人云,男女七岁不同席。
要是让村子里的人看到了,不得怎么说呢。
虎子看圆子不愿意,只能慢慢地跟在圆子的后面,以防她摔了。
第二天,陈宽把帮工都带到圆子家门口等吩咐。
圆子刚睡醒,揉擦着眼睛,打着哈欠走出来,见帮工都到了,便道:“陈宽哥哥,你让几个人去山上砍竹子,竹子越多越好。”
圆子还特别地嘱咐一句:“要砍自家山上的竹子啊。”
平常山上的竹子,随便砍几根做个簸箕,村民都不会说什么,但圆子这次要的竹子有点多。
“哥哥,你就带着几人人把竹节打通,然后统一在竹子的一边钻孔,大概这么大的孔,多钻几个。”圆子说着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树枝比划一下,“就这么大的孔。”
“要是不好钻,就先用火烤一下,这样钻孔时竹子不会裂。”圆子补充说道。
“虎子哥,记得我昨天跟你说的吗?”
“你带几个人,带着石头和泥土,去泉水下来的地方,山脚下找个高处砌个蓄水池,要砌大一点的,记得不要让它漏水,还要留一个口子下水,口子用木板拦起来。”
“等这些东西都做好后,我们就带着竹子上山,让泉水通过竹子留下来,先到蓄水池,要浇灌作物的时候,打开蓄水池,水就会自己流向作物。”
圆子突然想起点什么:“对了,陈宽哥哥,引泉水下山那段的竹子,记得不要打孔,不然水都漏完了。”
陈宽抬手擦汗,好在圆子提醒,不然…
天时地利人和,圆子吩咐完,就回家睡觉了。
自从林熠离开后,圆子总感觉身边缺少了什么,可能缺少一个认真倾听的人吧。
几天后,引水工程完成,圆子带着虎子和陈宽站在山脚下的蓄水池旁边,对虎子竖起手指,夸赞道:“虎子哥,这蓄水池砌得真不错。”
虎子砌的蓄水池不是平的,而是靠近泉眼那处是高的,倾斜的蓄水池会让水流得更快,更多。
虎子不好意思摸摸自己的头,腼腆地笑了。
“陈宽哥哥,你把那木板拉开。”
陈宽几步走到蓄水池旁,用力扯住木板上面两个把手,用力一拉。
水像被吸进一个漏斗般,快速往洞口拥去。
圆子怕巨大的水力会冲垮竹子和蓄水池之间的接口,所以在蓄水池开口那用几个打穿的大木桶连接,从上往下,木桶越来越小,通过缓冲来降低水的压力。
这时就听到地里的人大喊,:“快看,有水啦,真神奇。”
“快看,地里湿了。”
圆子很满意这个高山流水。
水田会开垦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可以直接饮水,但永业田不得买卖。
圆子这全是旱地,如果要人力去河边挑水浇灌,就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现在有了这个高山流水,只需要一个人看管着就好。
这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接下来,可以开始种豆了。圆子把事都交给陈宽,自己回县城去了。
村子里都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种地实在比她强多了。
这边,苏氏进京…
时隔四年,苏氏站在忠义王府门前,心生五味陈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