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镇尸天官 > 第三十六章:人皮古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我考虑,杨九斤立马趁热打铁。

    “小玄,相信我们,我们绝对会保证你的安全,就算你不相信上面,也总得相信兄弟我吧?”

    靠,不提这个还好。

    一提,我立马就气不打一处来。

    就你这个坑爹的家伙,没把老子的人头给送了,我就谢天谢地了!

    “那个李轩辕,也是你们的人?”我问道。

    其实我现在更好奇的是这个人,从昨晚的情况来看,若能得此人庇护,那么百鬼道人的威胁,自然也就不成问题。

    “当然!”杨九斤一听顿时知道有戏,立马又开始吹捧李轩辕起来。

    “不是我吹,就这百鬼围村的局,普天之下能在一夜之间解决的,绝对不超出一掌之数,而老李,恰巧就是这一掌中人。”

    说完,杨九斤昂了昂头,那傲娇的模样,跟说的是他自己似的。

    我狐疑的看了他一眼,一夜解决?这有点扯吧。

    杨九斤似乎是看穿了我的心思,嗤笑道:“切,你还真别不相信,昨晚你也看到了,那身手那实力,开玩笑的嘛,想当年这位,可是一夜连斩三名鬼王,打得十大阴帅哭爹喊娘!”

    我一听顿时瞪大了眼。

    虽然杨九斤极其夸张,甚至还有些不靠谱的成分。

    但这种敢干阴帅鬼王的狠人,我曾经倒也是听爷爷提起过。

    因为这阳间的确是有不少高人,就如杨九斤所说的那般。

    斩鬼王,斗阴帅,大闹地府,就没有他们不敢做的。

    只不过那也仅仅只是传说中的人物。

    可我万万没想到,那传说中的狠人,我居然能有幸见到。

    “只要你跟我们回去,我一定让局长安排让老李给你做贴身保镖,怎么样?这回你放心了吧?”杨九斤笑嘻嘻的看着我。

    我仔细的琢磨了一番,最终点头答应。

    “好,那就这么定了,我先去汇报,待会再帮你处理老爷子的身后事。”

    直到我确定杨九斤走了之后,我这才关上房门。

    爷爷留给我的东西,其实早在昨天下午就被我藏了起来。

    百鬼道人一定没有料到,这么重要的东西,我居然没有随身携带,反而就明目张胆的放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

    随后,我直接走到家里的水缸前,蹲下身子,将塞在缸下的物件取了出来。

    我将爷爷留给我的东西捧在手心,由那么一瞬间我感到恍惚。

    究竟这里面包着的是什么东西,居然值得爷爷用生命去守护!

    怀揣着一颗沉重的心,深呼吸几口气后,我终于揭开了这上面的黑布。

    当所有的黑布揭开,一叠满是记载古文字的物件,顿时呈现在我眼前。

    我用手轻轻的抚摸了一下,赫然发现这好像是某种动物的皮!

    只不过这皮很薄,且光滑无比,感觉犹如人皮一般。

    我被这个想法吓了一大跳,暗道这怎么可能。

    随即,我走到桌子前,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物件摊开。

    当这物件完全摊开之后,我顿时惊的目瞪口呆,且心底发寒。

    因为我也要留给我的这东西,还真是一张人皮!

    这张人皮几近完整,摊在桌上就犹如人躺在上面一般,让人触目惊心。

    而在人皮的最中间,还静静的躺着一本泛黄的古籍和两封信。

    我立马伸手拿起那两封信,我知道,这多半就是爷爷留给我的信。

    我定睛一看,果不其然,其实一封署名就是留给我的。

    而另一封,则是爷爷给一名叫做苏中华的人写的。

    届时,我沉重的打开了那封给我的信,开始阅读起上面的内容。

    信中写道:小玄,当你看见这封信的时候,说明爷爷已经不在人世了。

    你别难过,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谁也逃不过。

    爷爷死后,肯定会有仇家寻上门,到那时,就苦了娃你。

    不过你别担心,爷爷早就为你准备了后路。

    到时候你只需带上那封信,去首都文物局找一名叫做苏中华的人,他看信之后自会明白,到时他自会给你最好的庇护。

    爷爷给你留的那本书,是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风水玄术,你若是感兴趣,那便学,若是不感兴趣,那便好好收藏。

    另外这张人皮密藏很重要,是爷爷早些年从西边藏省得来,除了苏中华,谁也别让他知道,切记。

    另外,在柴房的柴垛里,有一把比较大的烧火棍,你将它一并带走,若是遇上“危险”,此物能保你周全。

    但切记,此物比那张人皮更为重要,取走之后无论何时,务必随时携带,切记,切记!

    最后,在信的末端,便是我爷爷的署名。

    陈太极,绝笔!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将信收好,继而看向桌上的那本古籍。

    这是一本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岁月的古书。

    其书的材质,我起先看不出深浅。

    直到我将它仔细研究一番后,这才得出结论。

    这应该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植物纤维纸,名为灞桥纸!

    众所周知,炎夏国一直存在“东汉蔡候发明造纸术”的传统说法,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早在1957年,在陕省西安一处西汉墓葬中,就出土了将近80多片西汉时期的植物纤维碎纸。

    只不过,这些植物纤维纸,纸质比较粗糙,结构也较为松散,不能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纸。

    我手上的这本古书,摸上去的感觉就是这样。

    至于我为啥能认出,全因我父母是考古人员的原因。

    他们留在家中的书籍资料,基本上概括了整个炎夏文化历史。

    小时候我爷爷就经常“逼”着我去看,虽然我不知道爷爷此举何意,但我还是照做。

    久而久之,我对一些历史知识,那是了解的相当透彻。

    而如今,我结合种种猜测和手中的实物触摸。

    我判定,这就是一本由“灞桥纸”所编织成的古书籍。

    想到这里,我顿时心头狂跳。

    乖乖,能从西汉时期保存这么完整到现在,简直就是个奇迹。

    书上的内容先不说,单单是这本书的价值,啧啧啧……

    下一刻,我伸手翻开书面。

    入眼所见,这第一页,赫然用小篆写着三个大字。

    连山易!

    见此,我呼吸都不由的急促起来,想起了炎夏历史上一本失传的玄学古籍。

    《周礼》有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中的连山,所指的就是这《连山易》,相传此书为远古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是三易之首。

    我曾经也听爷爷提起过此书。

    他说此书与所有易书皆不同,它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辨别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

    完全不同于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客观论,来指导概念论的辩证方法。

    而且《连山易》的先天八卦图,更是以艮(山)为首,主要讲阴阳对峙。

    “难不成爷爷的风水玄术,就是传承于连山易?”

    我目瞪口呆的看着手中的这本《连山易》。

    要知道,倘若此书若是流传出世,天知道会引起怎样的惊涛骇浪,毕竟这书在历史记载中,可是早就失传的了。

    我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翻开了第二页。

    只见书上写着:凡眼看山终是山,肉胎岂料山本相,翻身入眠三千载,梦醒方知十万年。

    这……这什么意思?

    我盯着看了许久,却始终不明白,只好作罢,继续翻阅下去。

    大概十五分钟后,我粗略的看完了书上的所有内容。

    届时,我感到这本书几乎颠覆了我以往的所有认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