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谢氏荣华 > 第327章 议论纷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朝会,李景珏当众大发雷霆,把户部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你们就是这么替朝廷效命的吗?大好年景,收成还不如往年,你们征收的时候都不用脑子的吗?枉我如此信任你们,一应大小事情,都让你们出主意,结果呢?你们就是这么糊弄我的吗?竟然也同意降低税赋,混账……”

    群臣不敢吭声,任由他发脾气,户部的人集体低着头,跪在那儿,也没人辩解。

    等李景珏骂得差不多了,于乾道,“太子息怒,边关一直战事不断,户部的大人们一直为此事操心,故而疏忽了,”

    李景珏冷哼一声,“既然能力不济、处理不周,那就回家去吧。”

    现在的户部尚书严和,是个中间派,他磕头喊冤,“太子殿下,微臣冤枉啊,臣从下属手中拿了帐册看过,确实是收成不好,从里长起,一层层确认的,这才按照灾年的惯例,降低了税赋,臣自己家里的收成,也不及往年。”

    李景珏冷笑,“哦,那就奇怪了,我在京城的庄子,收成倒是不错。”他转身,从案上拿了几本册子,扔到他跟前,“让你也好好瞧瞧!”

    严和不敢辩解,拿着册子细细看了一会儿,面色诧异地看着李景珏。

    李景珏道,“如何?庄子里的佃农、管家都签了字的,数量也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与你的一样?”

    严和嘟囔,“殿下的地,是京郊最好的,微臣的自然比不得的,”见李景珏面带寒霜,他又急忙道,“殿下,下官真的有去四处巡视,京郊一带,光景都说不好,下官、下官——”他也挺无奈的。

    其实,严和不是完全的中间派,他是皇帝的人,只是不在几位皇子间站队而已,以前太子未立之时也是如此。这一次,皇帝带走了许多自己的人,留着空缺让太子的人上来,户部是个肥缺,他没有调走,做事比以往更上心了。

    陈晋平冲李景珏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站出来道,“殿下,严大人要为边关战事物资准备,没空去民间走访,特地吩咐臣前去巡视的。”

    李景珏脸色好看了些,“以前都不做事的吗?非到这个时候才发现?无论怎么说,户部都是难辞其咎,本宫命你们把这事查清楚,看是有人想要浑水摸鱼还是有人想要通敌叛国。”

    话到最后,便说得言重了,他又威严地扫视了殿中的众臣一眼。

    于乾道,“殿下先不要动气,现在只是京郊的光景,各地雨水不一样,收期也不同,且再看看其他地方吧!”

    李景珏一向对这个声名清好的于夫子很是客气,听得他说话,脸色也好看了许多,“夫子说得是,是我着急了,边关战事,打的就是粮草和武器,哪能不急?”

    于乾道,“也不能排除玉岭人派出细作捣乱的可能,臣建议,加强各地的排查和巡防,再派出专人去田间考察,既不要冤枉了百姓,也不能让别有用心的得逞。”

    有些不明就里的大臣糊涂了,永和王朝一直强调‘仁’,在位的皇帝看到灾年,都会让户部降税赋,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而且,少报粮食产量的不是没有,查出来,罪首斩头、从犯重罚,恩威并施一番也就过了。

    怎么这一回竟然说到叛国了?

    李景珏也不管别人怎么想,发了一通火,就让各人去办差事了。

    朝堂有了议论,百姓也从别处得了风声,纷纷议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胖大婶信誓旦旦,“我远房表舅的女儿的小姑子就嫁在离元县。哎呦喂,今年这收成啊,真是让人没有活路啊,比灾年还收得少呢!看那沉甸甸的穗子,可实际上却没多少!”她一脸痛惜,似乎亲眼所见。

    有人就问了,“看着多怎么会实际就少了?难不成一夜之间少了?切!哗众取宠!”

    胖大婶四下看了一圈,低声道,“你们不知道吧?听说啊,庄稼长出来可喜人了,结出来也不少,可是要收了,却是一天比天少,等收的时候,已经!”她两手一拍,“没什么了!”

    人群中没有人信她,纷纷笑道,“这人平时说话就不靠谱,肯定又在糊弄人玩呢。”

    胖婶一脸认真,“我要骗你们了,让我天打五雷轰,真的,他们都没银子生活了,都找到我们家来借了,听说啊,找了个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说是主上不力,伤!”

    一听说是看风水的断言,众人又来了兴致,“伤?伤什么?”

    “什么都伤!听说是最初杀孽太重,有违天和,看看,之前哪一年不是灾?又是水又是火又是旱,什么时候好过了?这两年,眼看着过了几年太平日子,然后呢?玉岭打过来了,小小的一个玉岭,竟然占了玉门关,现在又一直在打,哎呀,我们老百姓,苦啊!”胖婶一把鼻涕一把泪。

    围观的人群也纷纷点头,“是啊,好像真是这样啊,”

    “胖婶这回倒没有说错,这几年啊,真是多灾多难啊!”

    “可不是,隔壁李大爷家里,三个儿子,两个战死,一个残废,唉!”

    “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室、大臣子弟们,哪里知道咱们老百姓的苦啊,听说,太子大发雷霆,说是刁民作祟,唉!真是伤人呐,哪有百姓不想过好日子?分明他们这些当官的逼的啊”

    ……

    不说这些百姓,就是士子们也都议论起来。、

    “思远,听说太子生气了,骂百姓?还说若是他们闹事就要株连九族?”

    “我伯父有幸入了金銮殿,听说太子还要杀户部的严大人呢!是不是真的?”

    “听说太子怀疑有玉岭的细作,还派了刑部的人去拷查,真的吗?”

    李思远面露苦笑,“各位仁兄,不要为难小弟了,王府没有人在朝堂,这些消息,我都不知道,”他又低着声音,“不过,听说都是真的!”

    这些士子们则有些气愤,“太子怎能如此?此乃天灾,人又能如何?”

    “是啊,怎么能怪到百姓的头上,明明是那些当官的想中饱私囊,不去问责罪魁祸首,却拿无辜百姓撒气,这还能算是明君吗?”

    ……

    “嘘!”李思远以手止唇,作了个手势,“各位仁兄慎言,小心祸从口出,这些事情,自有那些在朝为官的大人们操心,我等既追逐风雅,就不要为这些俗事缠身。”

    士子们声音小了些,心中义愤之情却难平,还在口诛笔伐,“抗议,大家联名上书,朝廷这么做,会伤了百姓们的心的,一定不能让太子的人抓百姓!”

    “对,不能让他们拿百姓们开刀,若是想立威,找那些贪生怕死又目无法纪的大人好了,”

    “对,大家回去也与各自的家族说,让在朝的大人们也上书!”

    大家气愤填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言辞或诚恳或激烈,都是针对李景珏派人去清查、找百姓调查的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